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一、概述所谓连续性暴雨是指安康地区(10站)连续两天以上出现至少一站日雨量(20~h—20~h)大于等于50mm的降水过程.按此标准统计,连续性暴雨从6月到10月在安康均有发生.且主要集中出现在7到9月,其中又以7月出现的频数最高,9月次之.本文以暴雨日为特征日,采用(0,1)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安康7月连续性暴雨的预报方程.

  • 标签: 暴雨预报 暴雨日 降水过程 预报方程 不稳定能量 南支槽
  • 简介:分析了1998年6月12~27日、7月18日~8月1日江西中北部出现的2次特强连续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环流形势特征及物理量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 标签: 暴雨 诊断 分析
  • 简介:通过对2002年6月25日至7月1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连续暴雨过程进行环流形势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认为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和中层500hPa欧亚高纬度地区两个大型天气系统的同时相对稳定,是冷暖气团长时间对峙的主要原因,中层500hPa中低纬度低压槽与下滑槽的不断东移南压是造成低层降水系统的发生发展、触发低层能量释放与再生的直接因素.同时对连续暴雨提出了预报要点.

  • 标签: 暴雨过程分析 特征 连续暴雨 预报要点
  • 简介:通过分析98.6连续暴雨过程的扰动风场与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扰动风场与非线性和线性对称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非线性和线性对称不稳定与降水强度和位置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日常降水预报中应注意扰动风场的变化以及非线性和线性对称不稳定.

  • 标签: 扰动风场 对称不稳定 降水强度 降水位置
  • 简介:利用1960~2000年共41a资料,对我省主汛期(5月30日~汛期结束)连续暴雨过程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做好我省汛期连续暴雨的预报服务提供了较好的气候背景信息.

  • 标签: 主汛期 连续暴雨 气候分析
  • 简介: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对2005年9月初庐山连续特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因北方高压脊的阻挡,"泰利"低压在赣西北停滞,导致庐山出现持续强降雨.强降雨期间,高层流线散开,低层流线汇合;"泰利"登陆后西北行时,低压西部有冷空气补充;庐山低层并未直接受冷平流影响;对应2次暴雨极值的出现,庐山高、低空的动力、热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均有利于降雨加大,高山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从而导致这次庐山降雨加强.

  • 标签: 持续强降雨 低压环流 成因分析 庐山
  • 简介:作者建立了描述在来流水平风场和由于地表热扩散产生的垂向风场联合作用下的风沙发展过程的基本方程。通过定量分析表明,地表温度引起的热扩散对风沙发展过程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此基础上,给出地表热扩散对风沙中输沙率以及风沙达到充分发展的时间等的影响规律。

  • 标签: 热扩散 输沙率 风沙运动 多场耦合
  • 简介:“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卧式釜气相聚合”连续聚合工艺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聚丙烯生产工艺。针对中国石化某工程公司聚丙烯的SPG聚合生产工艺进行了清洁性分析,探讨其清洁生产水平。结果表明:该生产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催化剂活性高、单程转化率高和物耗、能耗低等特点,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可供企业选择聚丙烯生产工艺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聚丙烯 SPG工艺 清洁生产
  • 简介:本文在分析产生“94·6”赣南连续性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急流活动的基础上,对(?)场,中尺度云图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发现:水平低层(?)增值明显,且又是(?)的高值中心所在的区域在短期内发生暴雨的可能性较大;这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是多个中尺度云团生成、合并,几乎沿同一路径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路经赣南与暴雨区吻合。

  • 标签: 暴雨 天气系统 θse场 中尺度云团
  • 简介:阐述了产生江西省2002牟6月底连续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并对这次过程进行了物理量诊断分析和中尺度云图分析.

  • 标签: 暴雨 形势 分析
  • 简介:2006年5月8日和5月11—12日呼和浩特地区连续出现了两次关键性的中雨、局部大雨的天气过程。两次降水过后,连旱两个月的呼和浩特地区彻底解除了旱情。为了弄清楚间隔2d出现的两场较大降水的物理原因,利用MICAPS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这两次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源源不断的大、中尺度水汽输送是这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而大、中尺度急流间的风向辐合加强了垂直上升运动,这是形成两次降水的关键所在。另外,通过分析发现5月8日的降水为混合性降水,而5月11—12日的降水则为稳定性降水。

  • 标签: 春季 关键性降水 对比分析 急流
  • 简介:本文对新余市十七年来连续暴雨的成因,从天气形势基本特征,卫星云图,大气稳定度以及单站综合要素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新余市连续暴雨预报着眼点。

  • 标签: 暴雨 环流特征 成因分析
  • 简介:1990年8月30日至9月10日,受太平洋登陆型台风的影响,沿海地区连续遭到三次强台风的袭击,宁波市普降大暴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在这场典型的连续洪水中,因大、中型水库的拦蓄,减轻了受灾程度,显示了骨干工程的作用。一、连续暴雨的特点1.覆盖面广,总产流量大据降水等值线图,300毫米等深线笼罩面积6233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71.2%,700毫米等深线笼罩面积1139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13%,并在西南部形成三个高值区。产流总量,以200毫米等深线笼罩面积计算,为30.51亿立方米,是全市多年平均地表迳

  • 标签: 陆域面积 沿海地区 水库防洪 产流 骨干工程 受灾程度
  • 简介:利用地面自动站和区域气象站常规观测数据、MICAPS天气图、NCEP1°X1°再分析产品以及卫星和雷达产品,对陕西北部榆林市2016年8月11日20时一16日20时连续出现的对流性大暴雨天气进行水汽条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连续出现的对流性大暴雨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期,其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与贝湖加尔双冷涡底部分裂的冷空气在榆林上空交汇,两个系统都是稳定的大尺度系统,从而形成长时间对峙,有利于切变、辐合等低值系统生成和发展,触发对流性大暴雨。(2)连续大暴雨与对流有效位能呈正相关,容易出现在CAPE高能舌附近梯度最大处,对应850hPa辐合线附近暖区一侧。(3)连续大暴雨期间850hPa辐合线一直维持,水汽通道有盂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4个来源,通过南支槽和副高外围环流输送。(4)连续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分为触发、维持和增强3个阶段,在暴雨的启动阶段,干线过境和水汽辐合抬升起触发作用;维持阶段主要依赖深厚的湿层;增强阶段表现为更强的辐合和更强的上升运动带来更大的降水。(5)大暴雨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高空槽云系上生成中尺度的暴雨云团,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降水回波内部生成低层强辐合和高层强辐散,最大反射率因子为55dB=

  • 标签: 对流性大暴雨 水汽通量辐合*目对湿度 垂直运动 陕西北部
  • 简介:从气候变化出发,介绍藏东南林芝地区泥石类型、分布及活动特征,确定泥石流形成条件和临界指标,揭示林芝地区泥石发育规律。温度和降水波动性变化以及不同水热组合影响林芝地区泥石发育。冰川泥石流在温度升高或降雨增大情况下都有可能被激发。日降雨量〈5mm时,主要为温度激发的冰雪消融型泥石;日降雨量5~10mm时,主要为冰川降雨型泥石;日降雨量〉10mm时,为降雨型泥石。冰川泥石流在升温条件下发生次数占80%以上,降温条件下约占20%;降雨型泥石流在升温条件下发生次数占60%,降温条件下占40%。从激发泥石的规模、次数和灾害大小看,高温多雨年代和低温多雨年代都有利于泥石发生。

  • 标签: 泥石流 气候变化 林芝地区
  • 简介:将GIS技术与中小区域泥石短临预报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的中小区域短临泥石滚动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凉山州泥石无缝隙的滚动预报,预报间隔为1h,预报时效为3h。模拟预报结果表明:系统可应用于预报业务。

  • 标签: 中小区域 泥石流 预报系统 研制
  • 简介:利用实况资料对江西省上饶市2002年6月底出现的连续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产生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配置和一些物理量场的特征,对今后预报暴雨过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标签: 暴雨 形势 物理量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