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应用包括湍流粘性和Reynolds平均动量方程,分析了边界层垂直风速廓线,发现包含湍流地面层风速廓线对经典风廓线指数规律有一个对数规律修改;而且在不稳定层结下比在稳定层结下,湍流散效应更为显著;在中性条件下,指数规律退化为对数规律并且Karman常数被另外一个常数所代替,而这个新常数也可以通过相似理论来获得.

  • 标签: 边界层 频散 湍流 风廓线 不稳定层结
  • 简介:耿文侠、冯春明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从教师职业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性分析,教师工作标准具有同一性,工作效能具有不确实性、内隐性和滞后性,并且具有非实证意义上科学性。教师作为一个专业性职业,其特性表现为以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教育,具有教育性理解能力和教育机智。社会对教师专业地位知识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教育,

  • 标签: 特性表 教师 职业 教育性 工作性质 工作效能
  • 简介:目前国内大部分探空站已经启用新一代探空仪——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L波段电子探空仪。新探空仪数据率、测量准确度和可靠性都有较大提高。新探空仪使用湿度敏感元件是碳湿敏电阻。我们利用工厂添置能测到-30℃低温高精度湿度校准设备,进行了大量静态测试,进一步验证了碳湿敏元件与老探空仪使用肠衣敏感元件相比,灵敏度高,滞后小,在高空低温期间感应陕,测量准确度有较大提高。

  • 标签: 湿敏元件 L波段 特性试验 湿度敏感元件 电子探空仪 测量准确度
  • 简介:文章对呼和浩特市每日24观测频次和每日4观测频次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风向频率及对应污染风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平均风速、风向频率及主导风向污染风方面具有比较一致变化特征;而在最大风速、最大污染风、静风污染风上相差较大,差值分别达2.1m.s-1、1.4%、3.0%.说明两者在定性判断上具有较好一致性,而在专项研究和定量分析上,每日24观测频次较每日4观测频次风资料更具客观性.

  • 标签: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风向频率 污染风频
  • 简介:从现阶段气象事业处社会形态和法律状况入手,通过分析气象事业特性,对气象事业发展中法律推进和保障作用进行思考,并在气象立法建设及对知识产权法利用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法律 特性 知识产权法 社会形态 保障作用
  • 简介:浙江省2009年秋季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日照偏少。至10月,一次新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南海夏季风结束偏晚,东亚冬季风爆发早,与此对应,浙江气温变化幅度大,极端天气发,深秋罕见强对流天气,11月8-18日低温连阴雨(雪)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 标签: 秋季 厄尔尼诺 夏季风 冬季风 极端天气
  • 简介:为了研究不同增温对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影响,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以徐麦31为供试品种,设置了2种不同大田开放式增温处理:夜间增温2℃(T1)和白天温增2℃(T2),及不增温作对照(CK),研究采用FieldSpecProFR光谱仪测定了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冠层反射光谱,并研究不同增温处理对小麦光谱反射特性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下小麦冠层反射光谱反射率在拔节期大于CK,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小于CK,其中孕穗期差值为0.1。T1处理情况下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在拔节期大于CK,在孕穗期、开花期小于CK,孕穗期二者差值达到0.15,在灌浆期二者差异不明显。另外,在拔节期、孕穗期和开花期冠层光谱反射率均有T2大于T1,灌浆期后T1大于T2。研究结果对于在不同增温处理背景下,对小麦冠层光谱进行无损监测可行性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有效监测小麦生长。

  • 标签: 小麦 增温 反射光谱
  • 简介:为研究干旱农业区农耕季节气溶胶基本光学特性,2014年4月利用地面气溶胶移动集成系统在甘肃武威黄羊镇农场开展气溶胶综合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河西走廊黄羊镇农场PM2.5和PM1.0散射系数以及PM2.5吸收系数分别为98.2±38.3、74.6±29和8.8±6.3Mm-1,均小于中东部地区观测值。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为0.90±0.03,PM2.5和PM1.0Angstrom指数分别为1.31±0.29和2.10±0.24。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日变化具有明显双峰特征,单次散射反照率在散射系数出现峰值时间段出现谷值。黄羊镇农场受人为气溶胶影响较大,西、西南和东南方向来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值较大,西北方向传输过来气溶胶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产生

  • 标签: 大气气溶胶 光学特性 农业活动 河西走廊
  • 简介:针对变电站接地装置测试特殊性,对变电站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内容、测试流程、测试方法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分析,为广大防雷检测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变电站 接地装置 测试 分析
  • 简介:利用AERONET(AerosolRoboticNetwork)榆林、北京、香河、兰州四站点数据分析中国北方大气气溶胶光学和物理特性。分析内容包括: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复折射指数、散射不对称因子、Αngstrom波长指数、气溶胶体积尺度谱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光学厚度为四季中最大;沙尘源区Αngstrom波长指数和光学厚度关系较为简单,且随光学厚度增加呈降低趋势,下游地区Αngstrom波长指数和光学厚度关系较为复杂;所有站点体积谱分布均呈双峰分布,夏半年积聚态为主模态,冬半年粗模态为主控模态;粗粒子散射不对称因子大于细粒子

  • 标签: 大气气溶胶 微物理特性 光学厚度
  • 简介: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是当今大气科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概述性地回顾了气溶胶对云宏微观特性和降水影响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气溶胶对层状云、对流云等典型云系动力和微物理过程影响,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关于气溶胶对云宏微观特性影响可能物理解释。回顾外场观测及数值研究表明,气溶胶对云液态水含量、地面降水及光学厚度影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另外指出,在研究气溶胶对云宏观特性和降水影响时,应该加强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特性影响观测(卫星、雷达、飞机、地面观测等)和数值模拟综合分析研究。

  • 标签: 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 宏微观物理 动力
  • 简介:采用光声黑碳仪(PASS)2008年5~7月在黄山光明顶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对干燥条件下(相对湿度小于60%)吸收散射系数日变化明显,总体上白天大,晚上小;相对湿度与吸收和散射系数有很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80,而风速与散射吸收系数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吸收系数、散射系数与风速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和-0.78;湿清除使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明显降低;与在平原地区南京相比,黄山山顶吸收和散射系数日变化趋势与南京相反,且数值比南京小一个量级。

  • 标签: 黄山 气溶胶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气象因子
  • 简介:介绍了氢气易燃易爆特性,并针对氩气球充灌放气时静电现象,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

  • 标签: 氢气 特性 静电 措施
  • 简介:根据在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大气气溶胶观测结果和气溶胶中有机化学成分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尺度谱分布、日变化规律及其化学成分谱分布特征,并与干净地区结果作比较,进而探讨了大气气溶胶对人体健康影响。

  • 标签: 城市 大气气溶胶 人体健康
  • 简介:利用激光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奥运会期间气溶胶消光系数垂直廓线,并结合后向轨迹方法对北京地区污染来源以及污染控制措施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观测数据表明:1)2008年消光系数较之2007年在不同高度层降幅并不相同,600m以下年际降幅最为显著,1200~4000m高度范围次之。2)各类型消光系数垂直廓线出现频次统计显示,2008年影响北京主要廓线类型为边界层上部最高型,而非近地面最高型,说明2008年近地层消光系数有明显降低。另外,利用后向轨迹法对近地层消光系数降低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近地层气团中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北京周边地区时,400m以下气溶胶消光系数年际降幅可达18.1%,这说明北京周边区域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对改善北京近地面层气溶胶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激光雷达 气溶胶 消光系数 垂直廓线 后向轨迹
  • 简介:利用2010年南京夏季城市热岛三维结构试验中湍流观测资料,对南京市委党校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观测场2个观测点湍流统计量和湍流通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平均风速大于郊区;城郊2地湍流强度都呈现出Ix〉Iy〉Iz趋势,水平方向上湍强城郊相差不大,而垂直方向上,郊区Iz要明显低于城市;城、郊风速归一化标准差σu/u*、σv/u*、σw/u*都符合MoninObukhov相似理论"1/3"定律,城市垂直风速归一化标准差大于郊区,而水平方向上风速归一化标准差则明显小于其他下垫面;郊区风速归一化标准差与常熟农田拟合结果较为相似,而城市风速归一化标准差与长白山森林拟合结果更为接近;夏季城市以感热通量为主,而郊区湍流能量输送以潜热通量为主,且城市湍流热通量受太阳辐射影响更大。

  • 标签: 城郊对比 湍流强度 湍流宏观量统计 湍流热通量
  • 简介:利用2006年3~5月天空辐射计观测数据反演得到北京地区春季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参数,包括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0.5μm)、Angstrom指数、单次散射反射比和粒子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春季气溶胶平均光学厚度0.67,Angstrom指数0.54,单次散射比0.88,粒子吸收性质较弱,粒子谱呈双峰形,以粗粒子为主,粗、细模态粒子粒径分别集中在0.17μm和7.7μm左右。相比2004年此次观测期间气溶胶粒径较大,粒子体积浓度较高,散射作用在其消光特性比重略有下降。光学厚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日间单次散射比随时间逐渐递减,Angstrom指数在上午递减趋势明显,午后变得稳定。对同时观测天空辐射计与CE-318不同波长光学厚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得到光学厚度相关性很好,各波长小时平均结果相对误差小于7%。

  • 标签: 气溶胶特性 天空辐射计 北京
  • 简介:中尺度信息社会利用发展迅速,并且更多地与天气预报和气候监测技术创新发生交互。信息需求驱动,有时是因为特殊物理、动力和化学过程对于拓展用户新应用具有的重要性而发生。然而,其他需求驱动则来自运作机制改变、

  • 标签: 演变 中尺度信息 技术创新 气候监测 天气预报 信息需求
  • 简介:大爆炸之后,宇宙就像一个充满烟雾房间,这种烟雾实际上是由质子和电子结合生成氢原子,由于阻拦光线,年轻宇宙进入了"黑暗时期"。当宇宙10亿岁时候,烟雾全部消散,恒星和星系显露出来。然而,究竟是什么驱散了烟雾?

  • 标签: 早期宇宙 烟雾 消散 大爆炸 氢原子 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