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讨论了接器的布置方法及其保护范围的确定方法,并针对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接闪器 保护 应用
  • 简介:利用高频次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闪电定位仪及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1年6月9日湖北暴雨过程的闪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CS不同生命阶段地所处位置不同,正、负同时跃增至峰值是MCS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地密集区和MCS中移速较快的强回波位置基本吻合,MCS强回波区域出现的正、负和45--55dBz回波后部区域对应较好,强降水发生在MCS成熟后趋于消亡阶段。

  • 标签: 西南涡 雷达回波 地闪
  • 简介:利用2011—2013年安徽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皖南山区地的发生频次、强度、时间及空间等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安徽省的地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皖南山区地发生频次占安徽全省地发生频次的28.2%,皖南山区地的平均密度为3.21(次/km~2)·a~(-1),明显高于安徽全省地的平均密度2.51(次/km~2)·a~(-1)。安徽全省和皖南山区地的主要类型为负地,6—9月为皖南山区地活动频繁期,此时段的地发生频次约占全年地发生频次的90.8%。皖南山区地活动主要集中出现在午后至傍晚,14—17时为雷电活动最频繁时段,与安徽全省闪电日变化特征基本相同。皖南山区地闪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kA,在雷电流强度高值区,正地比例略增加,皖南山区正地平均强度为45kA,负地平均强度为36kA,均略低于安徽全省的平均值。

  • 标签: 地闪频次 雷电流强度 地闪密度
  • 简介:应用包括湍流粘性和散的新的Reynolds平均动量方程,分析了边界层的垂直风速廓线,发现包含湍流散的地面层的风速廓线对经典的风廓线指数规律有一个对数规律的修改;而且在不稳定层结下比在稳定层结下,湍流的散效应更为显著;在中性条件下,指数规律退化为对数规律并且Karman常数被另外一个常数所代替,而这个新常数也可以通过相似理论来获得.

  • 标签: 边界层 频散 湍流 风廓线 不稳定层结
  • 简介:Ajax是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的web应用开发方法。web页面不用打断交互流程进行重新加裁,就可以动态地更新。使用Ajax,用户可以创建接近本地桌面应用的直接、高可用、更丰富、更动态的Web用户界面;在“陕西气象网”改版过程中,在首页中大量使用了Ajax技术,如:新闻版块,分“本站要闻”、

  • 标签: 技术实现 气象信息 AJAX 陕西 WEB服务器 刷新
  • 简介:文章对呼和浩特市每日24观测频次和每日4观测频次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风向频率及对应污染风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平均风速、风向频率及主导风向污染风方面具有比较一致的变化特征;而在最大风速、最大污染风、静风污染风上相差较大,差值分别达2.1m.s-1、1.4%、3.0%.说明两者在定性判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专项研究和定量分析上,每日24观测频次较每日4观测频次风资料更具客观性.

  • 标签: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风向频率 污染风频
  • 简介:浙江省2009年秋季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日照偏少。至10月,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南海夏季风结束偏晚,东亚冬季风爆发早,与此对应,浙江气温变化幅度大,极端天气发,深秋罕见的强对流天气,11月8-18日的低温连阴雨(雪)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 标签: 秋季 厄尔尼诺 夏季风 冬季风 极端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