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生态浮床系统处理技术因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无二次污染兼具良好景观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污染水体的治理。生态浮床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工程系统,其对污染的去除机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填料、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概述生态浮床系统的发展状况、脱氮除磷机理、限制因素及存在问题;重点概述以细菌固定化技术和曝气等方式的外在法和以改进生态浮床系统构造形式、筛选优势浮床植物等方式的内在法,来提高生态浮床系统脱氮除磷效率;展望了生态浮床污水处理系统未来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 标签: 脱氮 除磷 生态浮床 去污效率
  • 简介:选取武夷山甜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枝落叶层、土壤层进行了贮量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不同器官的含率表现为:C皮〉C叶〉C干〉C枝〉根,灌木层不同器官的含率表现为:C干〉C枝〉C根〉C叶,草本层是地上部分含率大于地下部分,枯枝落叶层的含率表现为:C叶〉C枝〉C果,土壤层的含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0~10cm和10—20cm土层之间土壤含率的差异性最显著.甜槠天然林生态现存贮量为315.13t·hm~,贮量主要集中在乔木层和土壤层中.甜槠天然林年生产力是13.05t·hm^-2.a^-1,年固量是6.18t.hm^-2.a^-1.

  • 标签: 武夷山 甜槠天然林 含碳率 碳贮量
  • 简介:Cultivationisoneofthemostimportanthumanactivitiesaffectingthegrasslandecosystembesidesgrazing,butitsimpactsonsoiltotalorganiccarbon(C),especiallyontheliableorganicCfractionshavenotbeenfullyunderstoodyet.Inthispaper,theroleofcroppinginsoilorganicCpoolofdifferentfractionswasinvestigatedinameadowstepperegioninInnerMongoliaofChina,andtherelationshipsbetweendifferentCfractionswerealsodiscussed.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concentrationsofdifferentCfractionsatsteppeandcultivatedlandalldecreasedprogressivelywithsoildepth.Aftertheconversionfromsteppetospringwheatfieldfor36years,totalorganiccarbon(TOC)concentrationatthe0to100cmsoildepthhasdecreasedby12.3%to28.2%,andTOCofthesurfacesoilhorizon,especiallythoseof0-30cmdecreasedmoresignificantly(p<0.01).Thedissolvedorganiccarbon(DOC)andmicrobialbiomasscarbon(MBC)atthedepthof0-40cmwerefoundtohavedecreasedby66.7%to77.1%and36.5%to42.4%,respectively.IntheS.baicalensissteppe,theratiosofsoilDOCtoTOCvariedbetween0.52%and0.60%,andthoseinthespringwheatfieldwereonlyintherangeof0.18%-0.20%.Themicrobialquotients(qMBs)inthespringwheatfield,varyingfrom1.11%to1.40%,werealsolowerthanthoseintheS.baicalensissteppe,whichwereintherangeof1.50%-1.63%.ThechangeofDOCwasmuchmoresensitivetocultivationdisturbance.SoilTOC,DOC,andMBCweresignificantlypositivecorrelatedwitheachotherintheS.baicalensissteppe,butinthespringwheatfield,thecorrelativitybetweenDOCandTOCandthatbetweenDOCandMBCdidnotreachthesignificancelevelof0.05.更多还原

  • 标签: TEMPERATE GRASSLAND cultivation soil total ORGANIC
  • 简介:在全球环境状况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营造景区低环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在剖析景区低环境旅游体验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以福州永泰赤壁景区为例,尝试建立景区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检验,从而提出优化赤壁景区低环境的建议.

  • 标签: 旅游景区 低碳环境 评价指标 体系构建
  • 简介:为了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滨海湿地生态植物的养分循环机制,于2010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广西茅尾海茳芏(Cyperusmalaccensis)种群中的茳芏进行采样,并测定其有机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茳芏种群地上部分的有机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都高于地下部分的有机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其有机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和冬季低、夏季和秋季高,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季和冬季高、夏季和秋季低;茅尾海茳芏生产力主要受氮元素限制,但磷元素的作用不可忽视。

  • 标签: 茅尾海 茳芏 氮磷循环 季节动态
  • 简介:对甘肃省张掖市黑河流域中游典型退化湿地植被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湿地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研究区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分布有植物45科123属196种,其中,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包含的植物属较多,分别占研究区植物属总数的17.07%、9.76%、7.32%和7.23%。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主要以广布性的湿生、盐生和中生植物为优势种,植物群落以盐生、湿生和沼泽型的植物群落为主。提出了采用天然湿地补水、湿地封育、人工种草和栽植湿地植物恢复技术,以及实施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湿”等工程,进行湿地植被恢复。

  • 标签: 退化湿地 植被特征 生态恢复技术 黑河流域
  • 简介:转移矩阵是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出发点,但是研究者们并未能从转移矩阵中获取足够的信息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潜在过程或规律.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土地利用系统转移分析方法,以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闽东南平和县为例,基于1996、2002和2007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与过程,并探讨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平和县近10a来主导土地利用类型为自然用地和农业用地;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有加快的趋势;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存在系统转移的过程;社会经济、政策因素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 标签: LUCC 土地利用 系统转移 驱动力
  • 简介:在GIS技术支持下,以福州市鼓楼区铜盘河沿岸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污染源等相关信息,同时结合遥感影像,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空间信息的矢量化,建立起社区级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4个模块:地图显示、数据输入、信息查询和专题图制作.本研究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该数据库对于社区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环境信息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 简介:森林火灾能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发现林区火源并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系统数据主要包括1∶1万地形图、1∶1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扑火队分布数据、瞭望台站数据、扑火物资储备数据、林业局管理机构分布数据、研究区2010年landsatTM遥感影像图等;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森林火灾监测、最佳扑火路径分析、防火扑火预案制定和决策、森林火险等级评价、林火趋势模拟和预测、灾害损失评估、相关图表和报告制作等.系统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C#)作为开发语言,基于ArcEngine9.3组件进行二次开发,三维地图显示采用skylineTerraExplorer开发平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ArcSDE9.3空间数据库引擎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

  • 标签: 3S 森林防火 GIS二次开发 指挥决策 视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