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6月28日-29日,自然资源部部长吴在河北省、天津市就“大棚房”非法占用耕地围填海管控、滨海湿地恢复保护等进行调研。28日,吴一行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天津市武清区,实地查看多处以设施农业为名违法占用耕地的“大棚房”清理整治现场,详细了解南于近几年对“大棚房”违法占地视而不见、监管缺位导致问题积累的原因整改措施;与基层干部、村民群众共同研究违建设施清除后耕地恢复,建立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厉查处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一线土地执法监管,加大土地督察问责力度等问题。

  • 标签: 河北省 天津市 调研 违法占地 设施农业 执法监管
  • 简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9月12日~14日,自然资源部部长吴在四川省调研。四川是我国地灾隐患最多、地灾防治任务最重的省份。吴一行来到德阳市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现场.

  • 标签: 四川省 调研 自然资源部 泥石流治理 防治任务 工程现场
  • 简介:对于大多数城里人来说,山在远处,尽管是在远处,但山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山,它是平原地区淡水的供给者,如果水是农业的命脉,大山就是水泵,是地生态系统的心脏。人应该敬畏大山,不仅因为它高大、伟岸,还因为山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框架,其存在对于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陆地生态系统 高山 人类社会 平原地区 生态环境 淡水
  • 简介: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重点明确了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建立滨海湿地保护围填海管控长效机制等四方面政策要求。

  • 标签: 滨海湿地 陆海 海洋生态保护 湿地保护 围填海 填海造地
  • 简介:盐碱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十分薄弱.松嫩平原是世界上内盐碱湿地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本文参考国内外湿地分类标准,结合松嫩平原的特点,建立了内盐碱湿地的分类体系,将该区的盐碱湿地划分为2个湿地类,6个湿地型,13个湿地亚型,描述了各类型的主要特征,并阐述了松嫩平原内盐碱湿地的分布规律.这对我国的湿地分类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对进一步实施内盐碱湿地的保护、恢复重建,促进松嫩平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松嫩平原 内陆盐碱湿地 类型 特征 分布规律
  • 简介: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督察组向广东省政府反馈例行督察围填海专项督察情况。近期,督察组还将续向天津、山东、上海、浙江等省(市)政府进行反馈。第二批国家海洋督察相关督察意见书,也将同步向社会公开。针对当前围填海存在的“失序、失度、失衡”等突出问题,第二批国家海洋督察组于2017年下半年分别进驻浙江、广东、天津、上海、山东五省(市),开展以围填海专项督察为重点的海洋督察。

  • 标签: 海洋 围填海 省政府 国务院 反馈 广东
  • 简介:针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生态孤岛问题,提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群网体系建设的设想,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群网体系的基本概念,各种尺度体系的主要任务功能,并设计了体系的初步框架,以期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外一切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域空间条件,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空间关联性不同尺度、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保护性地域的协调整合上,建构一个用地节约且效能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通过实证,从县域、省域、省际不同的空间尺度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群网体系的建构。县域尺度以福建省明溪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为例,分析了各类自然保护实体空间的协调和保护以及主生态廊道的架构;省域尺度以福建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群网体系构建为例,在增补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节点的基础上,探索了地域上分割的同类或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的网络连接;省际尺度以中国南方华南虎潜在分布区生境廊道构建为例,探索华南虎种群生存空间体系网络架构。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群网体系 生态廊道
  • 简介:绿色理念推动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趋势,本研究为了探寻欠发达地区绿色城市建设的途径,以东南欠发达城市——南平市为例,在充分结合地区实际与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构建欠发达地区绿色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绿色城市建设状况良好,社会参与度高,人居环境优异,绿色经济潜力良好,但在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及绿色经济发展状况方面则表现较差,有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若干改善南平市绿色城市建设的建议。

  • 标签: 绿色城市建设 评价体系 南平市
  • 简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近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创新研讨会。部党组书记、部长吴出席研讨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主持会议,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出席。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专业技术 科技创新 监测预警 产品集成 地质灾害防治
  • 简介:“滨海湿地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滨海湿地保护围填海管控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来看,沿海地区长期形成‘向海索地’的思维催生了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面积大幅减少,自然岸线锐减。”

  • 标签: 滨海湿地 湿地保护 围填海 管控 向海 解读
  • 简介:本刊讯10月18日,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第20届)在天津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开放新格局,合作新模式”为主题。以“一带一路”矿业国际产能合作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全球矿业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自然资源部部长吴,阿根廷矿业发展国务秘书卡洛琳娜·桑切斯,马里矿业石油部长勒朗塔·哈瓦·巴巴·巴,摩洛哥能源、矿产、可持续发展大臣阿齐兹·拉巴赫,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业部长约翰逊·图克,塞拉利昂矿山矿产资源部长莫里·贡巴·曼耶出席开幕式。

  • 标签: 矿业发展 天津 国际 中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 矿产资源
  • 简介:1月17日,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共同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传达李克强总理韩正副总理重要批示要求,总结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工作。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昊讲话。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自然资源副总督察库热西主持会议。

  • 标签: 自然资源管理 事业改革 陆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自然资源部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各计划单列市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现将《国家林业草原局2019年工作要点》(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全面完成2019年各项工作任务。

  • 标签: 林业 草原 国家 印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主管部门
  • 简介:本刊讯(记者乔思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韩正副总理的批示要求,7月21日下午,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吴调研返京后即到部属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研究部署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 标签: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环境监测 专业化 精神 批示 防治
  • 简介:泥裂在现代环境地质时期都很常见,是细粒沉积物浸水后出露于水面之上蒸发干裂而形成,泥裂的出现说明沉积物曾出露于地表水面之上,地质时期常被作为干旱化或干湿交替环境的标志。然而,泥裂可在沉积物出露水面之上很短时间内形成,泥裂本身并不足以反映其古环境,需结合沉积物特征分析。本研究详细阐述太行山中元古界红层白垩系丹霞红层中不同形式的泥裂特征,与现代泥裂形成环境对比,结合红层的环境意义磁性矿物特征,初步探讨地质时期红层中泥裂所代表的古环境。泥裂表明沉积物曾出露于水面之上,红层形成稳定需要长时间处于透水性较好的氧化环境;对红层中泥裂的磁学分析可知,赤铁矿是其中主要的磁性矿物,含量非常高,赤铁矿形成并稳定于干燥的氧化环境;综合分析认为:红层中泥裂形成后长期处于相对干燥的氧化环境,受水下还原环境影响时间较短。根据红层中泥裂代表的古环境可以推断,太行山中元古界红层白垩系红层发育泥裂所在的层位可能以长期干燥氧化环境为主。

  • 标签: 泥裂 红层 氧化环境
  • 简介:为了保护湿地,对湿地进行认证,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湿地认证工作中必须适用的法律原则法律制度,为湿地认证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研究表明:湿地认证作为中国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法之一,尚无统一的湿地认证的法律规范标准,在法律理论研究及湿地保护实践中都是空白。湿地认证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优先体现生态效益原则、弹性认定原则、综合性认定原则、申请与强制认证相结合原则可持续发展认证原则;在湿地认证工作中要适用公众参与认证制度、湿地认定补偿制度、湿地认证等级制度认证许可证制度。

  • 标签: 湿地认证 法律原则 认证制度
  • 简介:于2015年10月11日,在无锡太湖贡湖湾退圩还湖生态恢复工程区,采集苦草(Vallisnerianatans)、荇菜(Nymphoidespeltatum)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样品,将样品清洗、剪段烘干后,投入装有8L自来水的实验池中。于2015年10月28日-2016年1月15日,分别在充气自然条件下,对植物腐烂过程中水质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植物的腐烂过程中,水体中各项指标有明显变化。其中,水体pH始终比较稳定,化学需氧量总磷含量在实验初期增大,而铵态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在腐烂过程中波动变化。荇菜苦草的腐烂过程对水质指标的影响较大;在芦苇的腐烂过程中,水质指标变化规律与对照组的基本一致。充气条件对投入芦苇的实验组水体各水质指标影响很小,对投入苦草的实验组水体各水质指标影响显著。

  • 标签: 苦草 荇菜 芦苇 腐烂 植物种类 充气
  • 简介:南海地区拥有大面积的浅海和丰富的热带生物多样性,支持着一个世界重要的渔场,同时南海周边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化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心,关系着东南亚及相邻地区的政治经济的稳定.由于受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南海湿地破坏严重,退化趋势明显.虽然南海周边国家过去都实施了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然而由于缺乏区域协调措施,大大降低了这些行动的有效性.在对南海地区海岸湿地利用的现状退化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南海地区海岸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以期能在双边或区域的层面上共同协作,采取适当的措施去扭转南海的环境退化趋势.

  • 标签: 海岸湿地 退化 保护 南海
  • 简介:经济空间集聚扩散的动力机制探讨何承耕(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工业化经济发展在空间结构上的演变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种趋势:集聚扩散。这两种趋势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集聚中意味着扩散,扩散中又含有集聚。从宏观上看,当经济向少...

  • 标签: 集聚和扩散 经济空间 动力机制 生产要素 市场机制 落后地区
  • 简介: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已有的对全球各大洲泥炭地面积和泥炭储量估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有机碳含量的数据,估算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的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得到如下结果:世界泥炭地有机碳储量为2381.34×10^8t。各大洲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分布不均,北美洲最为丰富,储量为1098.64×10^8t,占总储量的46.14%;其次是欧洲亚洲,分别占总储量的27.41%22.89%。由于各国对泥炭地的界定不一致,缺乏泥炭层厚度、泥炭容重等重要指标的基础数据,或者由于这些指标统计核算的口径不同,导致很难对泥炭地有机碳储量进行准确估算。最后分析了影响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泥炭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泥炭地碳储存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炭 泥炭地 有机碳储量 世界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