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一、地质调查装备支撑地质调查转型升级1.地质调查研究对象和服务方向的转变,给装备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地质调查服务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服务单一门类矿产资源调查向服务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转变。新时代地质调查研究对象发生了根本转型,从矿产资源调查转型为山水林田湖草多种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从传统地质科学理论向地球系统科学理论转变。地质调查装备也将相应地进行转型。

  • 标签: 地质调查 装备建设 矿产资源调查 系统科学理论 地质科学理论 综合调查
  • 简介:在分析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2004年和2008年各县市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和地方专业化指数对福建省7类装备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程度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基尼系数、优指数、SP指数对福建省装备制造业行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与2004年相比,2008年福建省装备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有所下降,其地理集中度也呈下降趋势.

  • 标签: 装备制造业 地区专业化 地理集中 福建省
  • 简介:交通干道地面热力条件对街道内部和附近建筑小区内的流场和浓度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就交通干道地面散热量对街道内部和建筑附近的流场及浓度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低风速情况下,交通干道地面散热导致街道通风量增加,有利于交通污染物向上空和下风向运移.此外,地面热力条件对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作用在街道背风区大于迎风区,在街道两侧有建筑物的区域大于两侧无建筑物的区域.

  • 标签: 交通干道 地面热力条件 污染物 临街建筑 数值模拟
  • 简介:在ArcGIS软件支持下,构建福州交通网络数据库,并结合多种数据和多种分析方法对福州地铁1、2号线路的交通进行了可达性评价.首先通过ArcGIS中的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建模等手段对地铁沿线的道路网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地铁1、2号线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通行时间,提高了城市外围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其次,利用网络分析工具计算得出地铁将平均减少市民出行时间8.88min,减少地铁沿线出行时间11.6min,在出行高峰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可减少将近20min.研究结果可为交通部门提供参考.

  • 标签: 福州地铁 交通可达性 轨道交通
  • 简介:以1996—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变差系数对我国3大地带及地带间地面交通线路密度的绝对差、相对差进行了测度,表明3大地带内部及地带间的相对差和绝对差都很大且存在扩大的趋势.区位熵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区位熵大于1的省域集中在东部,西部区位熵普遍偏低,尤其是西北地区的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域的区位熵都在0.5以下的极低水平.对主要人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表明:地面交通线路密度与经济、社会诸多因子的相关性都很强,其中与城市化水平的正相关性最强,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工业化水平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负相关性较强.

  • 标签: 地面交通线路密度 区域差异 人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