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贵州磷化工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贵州磷化工须从做大做强高浓度磷复肥、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强化中低品位磷矿及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四个方面加强力度的建议。

  • 标签: 贵州 磷化工 发展 思考
  • 简介:贵州有着丰富的磷矿资源,累计探明储量为26.8亿吨,工业储量为25.56亿吨,居全国第二;目前磷矿石的开采能力约为630万吨,其中有相当比重的硅质磷矿。上世纪90年代,贵州借助于丰富的电力资源和磷矿资源,在黄磷生产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共有黄磷生产企业33家,形成了23.43万吨的生产能力。2002年的实物生产量达17.2万吨。黄磷生产的快速增长促进了黄磷深加工的发展,特别是三聚磷酸钠生产的发展,形成了在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至了促进作用。

  • 标签: 贵州 三聚磷酸钠 磷矿资源 生产能力 生产技术
  • 简介:贵州磷矿资源丰富,相关的配套资源煤、电及化学矿等组合优势在国内绝无仅有,磷酸盐产品特别是磷复肥生产技术和装置水平、生产能力及市场等企业实力在国内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国际磷酸盐行业中也享有较高知名度。

  • 标签: 贵州 磷酸盐工业 可持续发展 生产能力 磷复肥 原料供应
  • 简介:开阳县新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钟德新的脸上写满了兴奋。11月9日,就在他接受记者采访前,贵阳市市长袁周为支持磷化工尾气循环利用,刚刚在这里召开了现场办公会。

  • 标签: 记者采访 循环利用 磷化工 开阳县 贵阳市 贵州省
  • 简介:近日,贵州开阳县为做大做强磷煤化工产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由开阳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主持将黔能天和、新强化工的国有资产和股权委托中凯鑫进行管理,充分利用中凯鑫矿产资源优势,降低企业的黄磷生产成本,走出黄磷炉长时间不能开工的困境。

  • 标签: 企业整合 黄磷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贵州 煤化工产业 产能
  • 简介:据悉,由于6月30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二次煤电联动后,上网及销售电价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以火电为主的贵州,上网电价上涨了2.06分钱,销售电价上涨了3.03分钱,而每吨黄磷将会因此成本上涨约420元左右,这对于本就利润很薄的贵州黄磷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部分企业开始上调黄磷售价,以弥补成本上涨的压力。如今贵州地区黄磷出厂净磷普遍报价在10000—10100元/吨,个别企业提高到了10300元/吨,企业开工率更低,不足35%。

  • 标签: 贵州省 黄磷 价格 销售电价 上网电价 贵州地区
  • 简介:贵州开磷集团建材厂为解决磷石膏堆放难题,近期成功研发并生产出磷石膏环保彩色地砖,使磷石膏变废为宝。磷石膏环保彩色地砖其强度、耐水性、抗冻性、放射性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砖技术标准,有效解决了磷石膏堆放带来的环境难题,开辟了一条磷石膏利用的新途径。

  • 标签: 磷石膏 环保 贵州 彩砖 彩色地砖 变废为宝
  • 简介:作为我国中西部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和矿产出口大,云南在面对国家控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商品的出口政策时显得很无奈——一系列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的政策将直接危及云南有色金属、磷化工企业,“我们不得不勒紧裤腰带!”一些企业的困惑在云南相关部门得到广泛同情,残酷的现实就摆在面前:云南很可能丧失刚刚建立的外向型经济的支点。

  • 标签: 资源性 云南 受伤 出口退税 有色金属 化工企业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浙江高校开展游泳运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未来浙江高校游泳运动发展方向和实现游泳运动竞技水平提高的具体措施。

  • 标签: 浙江高校 游泳运动 现状调查 发展策略
  • 简介:为避免类似松花江污染事件在江苏发生,江苏环保厅从2月中下旬起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对分布在全省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附近的化工石化类项目进行集中拉网式排查。

  • 标签: 江苏省环保厅 化工企业 排查 江河 国家环保总局 环境敏感区
  • 简介:云南磷化工业,是指从磷矿采选到加工各种磷制品的产业,是云南化学工业的主体,云南磷化工业的企业数,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净值,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等,分别占全省化学工业总数的50%,50%,64%,56%,72%。

  • 标签: 云南 磷化工业 生产规模 发展思路 工业发展
  • 简介:日前.《辽宁镁质材料行业发展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辽宁经济委员会和辽宁人民政府镁资源保护办公室联合发布并开始实施。《目录》将引导企业坚持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辽宁镁质材料行业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

  • 标签: 辽宁省 目录 镁质 行业 材料 经济委员会
  • 简介:由浙江科技厅、财税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和统计局联合制订的《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有关财税政策及相应管理办法》于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实行技术开发费所得税前换扣政策。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允许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凡账务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均可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本刊摘)浙江技术开发费实行税前抵扣

  • 标签: 实行税前 技术开发费实行 浙江省技术开发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