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在长期的海上地震勘探实践中,收集了丰富的具有‘海上特点’的干扰波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将其划分为六大类二十种类型。分别阐述了各种干扰波产生的原因、在记录上的表面特征,以及在施工现场的一般处理方法。

  • 标签: 海上地震勘探 侧面反射波 连续干扰源 间断干扰源 重复冲击
  • 简介:由于70年代中期引入的三维地震技术取得成功,使得人们一旦在钻井获得油气后,三维地震测量已成为圈定储层边缘的最常用工具。除去三维的地下成像技术优于常规的二维方法外,该技术运用的迅速增长还在于三维测量工作的周期和成本降到最低限度。1988年,当Geco公司在使两艘地震船的作业成为一体时,给海上三维地震勘探又新增加了一维。作业中的这两艘地震船,每艘都装备了一对地震源和一对等浮电缆。这种作业模拟了一种使用四个震源的测量技术,这四个震源依次点火将信号传向四根等浮电缆,可同时产生12个独有的共中心点(CMP)地下剖面。

  • 标签: 油气勘探 勘探效率 成本 海上三维地震勘探
  • 简介:沿方向井钻井轨迹的投影切割出地震剖面,并将方向井测井资料转直后的伪直井数据集做坐标转换,形成一套新的沿方向井轨迹显示的测井曲线数据集;将斜井测井曲线和合成地震记录统一组合在IES解释站上显示,从而为地震资料解释和钻前预测提供分析手段。本文以W10-3油田为例,探讨该油田速度场的基本特征及时深转换方法。方向井测井资料的显示与就用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地震解释 油气勘探 方向井测井资料 座标转换 时深转换
  • 简介:多波地震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尚面临着效率不高,价格昂贵的问题,但它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三维地震在80年代中后期的石油工业低潮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90年代中后期石油工业新高潮的出现,已成为现代石油勘探开发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主要技术,继三维地震之后,多波地震将成为未来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技术,也许会像三维地震技术一样,成为推动石油工业走出低谷再现高潮的主要技术,多波地震技术有着光明的前景。

  • 标签: 多波地震 海上石油勘探 新技术 转换波 多波三维地震
  • 简介:在进行海上多波地震勘探时,无论采用拖拽式还是回收重放式作业,由于海流,海底障碍物的影响,检波器的位置及检波器的X、Y方位都会与设计方位有误差,文中提出利用电缆定位资料和检波器X、Y分量的能量两种方法估算方位误差,然后通过方位旋转来进行方位误差校正,用后一种方法对南海某地多波地震勘探资料进行了试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海上多波地震勘探 检波器 方位误差 校正 方位旋转
  • 简介:中国近海诸盆地发育了很多平移断层及与平移断层有成因联系的构造圈闭.过去,由于对平移断层的特征研究不够,在钻探目标选择研究时往往容易忽视平移断层对油气的封闭能力,因而放弃了许多与平移断层相关的构造圈闭,或低估了它们的勘探潜力.因此,研究平移断层成因及特征,对全面认识构造圈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 近海盆地 平移断层特征 地震解释 油气地质
  • 简介:'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经过4年多的努力,于1990年圆满完成科研任务。1991年4月24日至26日在塘沽召开评审鉴定会,由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发展部主持,经专家评审认为'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项目发展、改进、研制了一系列方法和软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海上特色的三维勘探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在绥中36-1油田等近

  • 标签: 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研究 通过鉴定 三维勘探系统工程 绥中36-1油田
  • 简介:一体化数据平台下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包括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等.该项技术在大港滩海极浅海区应用后,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和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搞清了滩海极浅海区构造带断裂结构特征,并落实了构造圈闭;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的应用为马东东地区高产富集油气藏的发现提供了地质依据.

  • 标签: 地震资料解释 大港滩海极浅海区 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 构造圈闭 油气藏
  • 简介: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使解释者通过调整透明度、设置光照方向等手段改善视觉效果,突出异常目标,观察数据体的表面特征,透视数据体的内部结构,以确定构造特征和储层的发育分布规律.以方差技术为基础,以Geoquest和VoxeIGeo软件为工具,利用层位自动追踪、砂体和地质体"雕刻"的三维可视化解释新方法.可以从三维空间整体把握构造特点和沉积特征,从而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和效率,避免解释的随意性,并使地震信息的利用率有较大提高.该方法在渤中251油田的成功应用,为三维地震解释从单纯的单剖面解释向全三维解释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标签: 全三维解释方法 BZ25—1油田 地震解释 三维可视化技术
  • 简介:基于一维层状声学介质理论,对点震源激发的三维球面波反射波叠前数据(二维)的速度反演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笔者提出了一个反演方法,并在文中发表了用这个方法从海洋石油地震数据得到的叠前反演速度剖面,但这一方法的实现(计算数学上称之为递推,地球物理勘探上称之为剥层)是复杂的,稳定性分析这一关键问题也是复杂的,所以,初步分析集中于反演计算的核心步骤,在层状介质中平面波传播方程的计算,文中给出波阻抗函数的结构繁度的定义,并提出了一个涉及反演稳定性及波阻抗函数结构繁度的定理,阐明了何时及如何利用这个反演方法得到较精确的反演速度。

  • 标签: 叠前速度反演 稳定性 石油地震勘探 速度反演 稳定性
  • 简介:为了准确落实构造,克服单一采用地震或测井解释进行构造成图的局限性,本文针对目前老油田在构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机结合测井解释地震解释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油田开发阶段的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的思路与流程,包括测井构造研究、测井层位深度建模、常规三维地震解释、全三维地震解释、研究区变速场建立、高精度变速场构造成图以及有利区块分析和井位部署等技术.该技术在大港唐家河油田构造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勘探开发程度很高的港深18-2断块东侧发现了一个圈闭面积为0.8km2的GS18-2东断块,推测为含油断块,建议部署两口探井.

  • 标签: 油田开发 全三维地震解释 应用 构造研究 唐家河油田 GSl8-2东断块
  • 简介: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多波地震勘探技术 海上气田 构造成像 应用 莺歌海盆地 地震模糊区
  • 简介:孤南垦23断块及三合村地区天然气滚动勘探开发是胜利油田第一个成功地利用地震“亮点”技术进行浅层气藏滚动勘探开发的范例。这两个区块的建成投产,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胜利油田浅层气藏的勘探开发、实现在少井条件下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经验,对其它油田浅层气藏及其它类型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地震“亮点”技术 滚动勘探开发 开发方案 编制 少井条件 “亮点”识别
  • 简介:1990年3月6—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召开了地震解释系统经验交流评比会,各地区公司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五十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落实任务,促进设备的功能开发和应用,更好地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服务。会议期间,听取了17位代表的专题发言,特邀的大港油田代表也做了报告。会议采用现场表演与专业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与会代表充分而广泛地交流了经验。最后评选出7篇优秀报告。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地震解释系统经验交流评比会 1990年3月 软件开发 测井资料 地震资料
  • 简介:煤层甲烷是一类由煤层自生自储的非常规天然气,在中国具有巨大的资源前景。煤层中的天然气主要呈吸附状态储集,煤层甲烷的开发实质上是如何有效地将天然气从煤层中解吸出来。地层水的静水压力控制了甲烷气的解吸作用,地层水的排出可为气体的解吸提供压力差和空间。煤层结构不仅影响煤层的孔隙性能,同时制约着其中天然气排出的难易程度。另外,在煤层甲烷地质评价中诸如物性、含气量等参数的求取亦需认真对待。

  • 标签: 地层水 煤层结构 影响 煤层甲烷 开采效率
  • 简介:渤海湾盆地浅层油气勘探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中期华北找油之初.数十年来,浅层油气勘探无论在储量还是产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迄今为止,浅层(上第三系)油气藏的探明储量已占到渤海湾盆地总探明储量的13%.更为宝贵的是,通过勘探实践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地质认识,从而促进了渤海海域油气勘探的发展.目前在渤海海域已有油气探明储量的9个凹陷中,浅层油气藏的储量比例高达62.4%.研究认为,凹陷主要发育期和构造活动类型是控制浅层油气藏分布的重要因素.近几年的钻探已初步揭示,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时代最新、上第三系最厚的凹陷,又是块断运动较发育的地区.勘探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渤中凹陷将会找到更多类似于PL19-3的大、中型油气田.

  • 标签: 渤海湾盆地 浅层 油气勘探 勘探方向 凹陷发育期 构造活动类型
  • 简介:印度支那国家(越南、柬埔寨及老挝)和缅甸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大部分地区未经勘探。印度支那和缅甸的沉积盆地经历过复杂的构造变动,构造和油气圈闭类型多。地层岩性和沉积相在垂向和侧向上变化大,可能造成一些地层圈闭或复合圈闭。印度支那一缅甸近海和陆上总的沉积面积大约为300×10~4km~2。以产品分成合同方式由

  • 标签: 油气勘探 油气资源 越南 柬埔寨 老挝 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