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漏磁检测技术是一种检测效率较高、准确性高的无损检测技术。本文介绍了漏磁探伤的基本原理、组成和检测时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该技术在南钢弹簧棒材产品检测中的应用,针对影响现场漏磁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得到更准确的检测结果,使漏磁检测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棒材的检测

  • 标签: 漏磁检测 无损检测 缺陷 弹簧钢棒
  • 简介:通过油液检测,发现设备隐患及其原因,制定措施,及时消除设备隐患,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油液检测 故障诊断
  • 简介:本文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产生的数据进行修约探讨。结果表明:达到了实际的应用

  • 标签: 压力容器 数据修约 应用
  • 简介:1前言国外多起金属制造厂发现含有害放射性物质的事故,且70%发生在钢厂。如果放射性物质或受放射性污染的物质进入废钢等原材料进而进入钢水中,严重危害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影响产品的质量及企业信誉度,为保护客户的利益,保证检测系统的高效,确保放射性检测超标的钢材不进入市场,进行放射性检测乃当务之急。

  • 标签: 放射性物质 检测技术 钢厂 放射性检测 放射性污染 检测系统
  • 简介:节能降耗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本文叙述了根据鄂钢质检中心工艺和设备状况,在优钢检验试样的热处理流程中,运用统筹法,减少了热处理电能消耗,降低了优钢检验的成本,提高了质检工作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统筹法 质检 热处理 节能
  • 简介:直接还原法是易气体燃料、液体燃料或非焦煤为能源,在铁矿石(或含铁团块)软化温度以下进行还原得到金属铁的方法。其产品呈多孔低密度海绵状结构.被称为直接还原铁(DRI)或海绵铁。直接还原炼铁法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随着世界优质废钢资源的日益减少,直接还原生产技术受到钢铁界的重视。目前已获得工业应用的气基直接还原流程主要有使用球团矿或块矿的Midex法和HyLII法.以及煤基直接还原炼铁法(FASTMET)。但考虑到中国钢铁厂以及原燃料方面的实际情况.

  • 标签: 还原技术 直接还原法 煤基直接还原 直接还原铁 气体燃料 液体燃料
  • 简介:简介低倍和硫印检验在电炉厂的应用情况,分析说明了低倍和硫印检验对连铸工艺技术质量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在电炉厂生产实践中的主要贡献。

  • 标签: 低倍 硫印 检验 连铸
  • 简介:本文介绍了超声波检测工艺,并通过实验确定了超声波检测低压汽轮机末级叶片的工艺参数及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案对低压转子汽轮机末级叶片进行检验,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汽轮机 末级叶片 表面波 检测
  • 简介:我国钢铁工业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8年保持了钢产量世界第一,2003年达到了22234万吨.当年钢材消费量为27140万吨。根据钢铁工业协会2003年调研,预计2005年我国钢铁需求为2.4~2.7亿吨,2010年约为3.1~3.4亿吨。同样按照钢铁工业协会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我国将新增能力9400万吨炼钢能力11900万吨,

  • 标签: 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需求 中国 钢材消费 钢产量 预计
  • 简介:a.动力波逆喷塔烧结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的核心为直桶型的动力波逆喷塔。逆喷塔的技术核心为泡沫区的吸收,即吸收液与烟气逆流,并使吸收液与烟气保持动量平衡,形成泡沫区。

  • 标签: 烟气脱硫技术 发展趋势 烧结 吸收液 动量平衡 动力波
  • 简介: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转炉出钢过程钢流夹渣情况,对当前转炉炼钢工序的下渣控制及钢铁料消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红外热成像下渣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在中厚板卷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转炉 下渣检测 红外热成像 钢水回磷 钢水收得率
  • 简介:介绍了鄂钢物理检验试样的种类,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及全面质量控制在物理检验试样加工过程中的推行情况。

  • 标签: 物理检验 试样加工 质量控制
  • 简介:1.1钢铁企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增幅过高。对钢铁企业投资的第一高峰期在1995年。共568亿;对钢铁企业投资的第二高峰期在2002年,共704亿;而2003年则高达1427亿。同比增长达96.6%。

  • 标签: 钢铁企业 投资 增幅 同比增长 国内 发展现状
  • 简介:介绍了经典符合性判定和测量不确定理论,结合实例指出经典符合性判定存在"风险共担"的问题,由此提出在检测结果符合性判断中应引入不确定度理论。

  • 标签: 实验室认可 符合性 风险共担
  • 简介:介绍了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的概念、意义和该系统的组成,分析了烧结厂状态检测的现状,以及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烧结厂的应用情况。

  • 标签: 电气设备 传感器 状态检测 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