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在pH=4.7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介质中(Ⅳ)与依来青R、CPB形成蓝紫色的三元配合物,其组成为1:3:3,λmax=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4L/mol·cm,在0~2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用于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钒(Ⅳ) 依来铬青R 吸光光度法 测定
  • 简介:针对合金篦条材料表面进行等离子渗碳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渗层的耐磨性能实验分析。利用等离子技术成功地在舍金篦条试样表面渗碳,使表面w(C)达到1.5%以上,渗碳层深1mm左右,表面硬度大大提高。合金篦条试样经渗碳后,在合金表面形成了碳化化合物,表面耐磨性能发生了质的变化。经磨损试验。耐磨性能较未经表面处理试样有较大的提高。

  • 标签: 合金篦条 冲蚀磨损 等离子表面渗碳 抗磨损
  • 简介:在有还原性介质的高温加热炉中测温,用铑热电偶容易被腐蚀,用辐射高温计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本文阐述了在上述情况下用普通钨铼热电偶直接连续测取0~1600℃高温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提出了在冷热态电阻比极低的情况下,如何用简易可行的方法一例如电流反馈法或电压有效值反馈法,实现软启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方案及电路图。

  • 标签: 高温加热炉 炉温测量 炉温控制
  • 简介:本文研究了用正丁醇萃取硅杂多酸,使硅与基体分离,以1,2,4-酸-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混合还原体系使硅黄还原为硅蓝,于68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变异系数3.8%,用于高纯中微量硅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五氧化二钒
  • 简介:在乙酸-乙酸钠(pH5.8)介质中,镍与酸性蓝K在-0.67v(VS、SCE)处有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镍的检测限为6.8×10-10mol/L,线性范围为1.36×10-8~2.73×10-6mol/L,可用于水样中微量镍的测定.对络合物的组成,极谱波的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络合吸附波 酸性铬蓝K 镍测定
  • 简介:铼是一种稀散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7×10-8%,有效回收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含铼精矿焙烧尾气中铼的回收原理、工艺设备配置及工艺参数的控制,对铼的回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钼精矿 氧化焙烧 尾气 铼回收
  • 简介:本文利用硫磺溶解后生成H2SO4,以体积控制酸度1—1.5mol/l,砷与钼酸铵生成黄色砷杂多酸,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苹取,SnCl2还原生成砷蓝而测定As。

  • 标签: 砷钼蓝 硫磺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漂塘钨矿为了提高铋的分选指标,适应市场的需要,坚持从黑钨重选尾矿和细泥中回收铋的试验,两次改进生产流程,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 标签: 重选尾矿 细泥 钼铋分选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聚乙醇(WVA)存在下,CU2+催化(VI)一硫氰酸盐一孔雀绿(MG)体系水相显色反应,建立了测的新的灵敏光度分析法。在硫酸介质中,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在6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2×1051.mo1-1.cm-1,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摩尔比法测得Mo:MG=1:3,推测其可能结构为:[MOO(SCN)5]2-。(MG+)2·(SCN。MG+)。本方法应用于钢铁样品中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孔雀绿 离子缔合物 分光光度法
  • 简介:通过研究样品制备时的酸度、时间等引起硅酸凝聚的条件以及光度测定条件的重新试验,确立了拜尔赤泥中二氧化硅的兰光度法测定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75%,加标回收率在98%~101%.

  • 标签: 拜尔法 赤泥 氧化铝 二氧化硅 钼兰光度法 测定
  • 简介:分析了国内中板生产和消费等情况,提出了临中板轧机改造中轧钢机选择和总体布局方案的建议.

  • 标签: 中板轧机 改造方案 轧钢车间
  • 简介:降低不锈钢制造成本,是当前发展国内不锈生产的关键所在。采用转炉冶炼不锈是降低炼钢工序成本的合理选择。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开发,日本川崎公司K—BOP顶底复吹转炉炼不锈已投入生产,太钢K—OBM转炉冶炼不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标签: 顶底复吹转炉 冶炼 不锈钢
  • 简介:本文报导一种不锈轧制中镍的回收方法。首先在室温下用2:1H2SO4和1:1HCl混合酸浸取,镍的浸出率为95.50%;然后,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从浸出液中沉淀镍的最好条件为:Na2S过量50%,pH值为3.1,沉淀时间为6h,沉淀温度35℃。分离出的NiS可返回冶炼过程或制备镍的其它化合物。

  • 标签: 不锈钢渣 镍的回收 硫化镍
  • 简介:介绍了立式板坯连铸机控制系统的网络改造及操作站数据流优化设计思想、改进的动态跟踪功能及系统特点.

  • 标签: 立式板坯连铸机 控制系统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