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检测电弧故障的几种主要方法单一使用的劣势,阐释了科学衡量电弧光强度的方法。基于实验详细分析了电弧光的光谱组成成分及各成分在电弧光中的相对强度。分别给出了220V/200A和20kV条件下金属导体短路和高压电离时的电弧光光谱结构。在220V/200A的条件下,对于金属导体短路时的电弧光而言,大约有60%~70%的电弧光强度处于250~380nm的紫外光波段,而20kV的高电压下,由于空气受激发而电离产生的电弧光中有近90%的强度来自300~380nm的紫外光。通过分析电弧光光谱的特征,给出了电弧光以紫外光为主的重要特点及其在电力系统故障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电弧光 光谱 紫外光 辐射照度 弧光保护
  • 简介:陶瓷绝缘子大量退运后对性能良好的瓷体采取掩埋措施,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基于此本文将瓷体研磨后添加到硅橡胶材料中,替代了部分铝粉和气相法白炭黑,且对其进行了耐漏电起痕、热刺激电流(TSC)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的试验,比较了不同比例的陶瓷粉对硅橡胶的电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陶瓷粉可以明显改善硅橡胶的电特性

  • 标签: 硅橡胶 复合绝缘子 老化 退运 陶瓷
  • 简介:由于断路器在开断过程中产生电弧,若电弧重燃会导致开断失败,因此电弧本身的特性对断路器的开断性能影响十分重要.由于电弧与气流相互作用,同时电弧与气流均在短时间内动态变化,是一非定常、有黏、有源且变边界的复杂求解过程.本文针对550kV单断口高压SF6断路器开断容性小电流和短路故障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基于有限体积法对不同开断条件下的气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引入等效单元体电弧动态模型,同时提取不同采样点下的气流参数时间序列,采用混沌理论方法对不同开断条件下的混沌特征量进行对比分析,有效利用混沌可以增强电弧能量的逸散作用,利于电弧熄灭,提高开断性能.

  • 标签: 电弧 混沌 高压SF6断路器 气流场 相空间
  • 简介:在建立多模块APF并联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基于对称规则采样法的APF单模块SPWM电压、电流谐波特性以及多模块并联系统载波相移(CPS)SPWM电压、电流谐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并联系统的参数选择、模块协调控制、并联环流机理分析以及保护等提供理论研究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N模块并APF联系统相比较于单个模块,在输出电流的低频调制分量上,相位同步,幅值提高了Ⅳ倍;并联系统输出电流的高频开关谐波分量分布在mN倍的载波频率即mNωc附近,呈奇数次分布,且在(2m-1)×(2N-1)ωc、m×2Nωc和/m×(2N-1)ωc三个频率分布点具有不同的谐波特征,与单模块相比,谐波频率提高了N倍,而谐波幅值降低了Ⅳ倍。

  • 标签: 对称规则采样法 载波相移-SPWM 多模块APF 谐波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