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全市下辖3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8个县。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于冷.雨雪稀少。降雨量小,暴雨集中.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是其明显特点。为了缓解水资源匮乏的局面.建议将城市雨水资源化.通过城市整体规划和设计.采取相应的雨水利用工程措施.将汛期雨水积蓄起来并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水源.

  • 标签: 城市生态环境 雨水资源化 衡水市 雨水利用工程 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点
  • 简介: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水利工程在为社会带来极大利益的同时,也对其周围的环境产生着巨大影响,而某些影响恰恰是不利的一面。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一些典型水利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从其不利方面出发,从而提出几点水利建设的同时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的解决措施。

  • 标签: 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保护
  • 简介:2013年9月2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传出喜讯,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统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年首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3年全国申请加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期刊总数有562种,新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8种,取消了53种期刊的核心期刊资格。

  • 标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学报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论文统计
  • 简介:目前,有关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缺乏对经济可行性因素的考虑。在分析河流生态修复评价和相关经济可行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识别河流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探讨了河流周边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产生的影响,并从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两方面着手构建了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最后,以河南省贾鲁河郑州段和周口段为例开展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证明本评价方法可行。

  • 标签: 河流生态修复评价 经济可行性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贾鲁河
  • 简介:一、论文要求1.投稿论文可以是学术论文、工程设计、水事水科学、施工技术经验总结、国内外科技综述等各种相关文章。文稿要求理论和学术观点明确,数据准确可靠,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文字简明扼要。

  • 标签: 水科学 工程技术 征稿 学术论文 论文要求 工程设计
  • 简介:一、论文要求1.投稿论文可以是学术论文、工程设计、水事水科学、施工技术经验总结、国内外科技综述等各种相关文章。文稿要求理论和学术观点明确,数据准确可靠,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文字简明扼要。

  • 标签: 水科学 工程技术 学术论文 论文要求 工程设计 技术经验
  • 简介:通过开挖新的连接渠和现有河道沟通,形成由陡河、李各庄河、新开河、青龙河、南湖组成的河河相连及河湖相通的生态水循环体系。充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做景观用水水源,循环使用,自然净化,达到灌溉水质标准,退水到下游渠道,用于灌溉。简述唐山市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概况,重点分析工程实施后的城市防洪、灌溉等经济效益及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建设资金的来源与支付能力分析,明确给出工程经济分析结论。

  • 标签: 河道生态 治理工程 经济分析
  • 简介:承德市境内河流众多,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严重不均及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严重影响了承德市的生态环境。伊逊河是滦河最大的支流,常年不断流,水质状况良好,且与避暑山庄所在武烈河流域相邻,具备跨区域水资源调配条件。通过实施伊逊河向武烈河生态补水工程,可提高承德避暑山庄湖区水源、市区橡胶坝水源的保证程度,并从根本上解决市区早河的水生态问题,引伊济武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地改善承德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标签: 伊逊河 生态补水工程 规划方案
  • 简介: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了河池市2004年-201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盈亏、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及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以明确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显示:(1)河池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值为0.7420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为7.4286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平均值为6.6867hm2/人,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平均值为0.1077,表明该地区近年来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水资源安全程度高;(2)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年均降幅为7.80%,表明河池市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最后指出应从水资源均衡因子取值、核算水污染足迹等方面完善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 标签: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盈亏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 可持续利用
  • 简介:3月4~8日.大厂县水务局以实际行动吹响水环境治理“春风行动”号角。一是治理河渠环境。潮白河、鲍邱河等主要河渠第一次治理工作已顺利完成。二是养护水闸设备。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引蓄水工程实地,检查、维修、保养24座引水闸、节制闸、蓄水闸启闭机和配电设施72台套.粉刷防盗罩油漆8座。三是排查农桥隐患。对全县农桥进行拉网式排查.将排查出的隐患登记造册.同时强化安全警示、立即整改、逐步修缮。四是强化执法巡查。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对境内河渠进行执法巡查。

  • 标签: 水环境治理 执法人员 治理工作 蓄水工程 技术人员 配电设施
  • 简介:到2012年底,中国水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49亿千瓦,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2%。2012年水电发电量864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7.4%,这相当于节约2.88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6亿吨,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 水电 张基尧 理事长 总装机容量
  • 简介:“十二五”时期,我国水电发展的重点为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将优先开发水能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的河流,建设十个千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基地。重点包括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中下游、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等流域(河段)水电开发,

  • 标签: “十二五” 水电基地 副理事长 澜沧江中下游 雅鲁藏布江中游 协会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大西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双线圆端型空心墩封顶方案的对比、选择及多种封顶技术综合应用实例的叙述,介绍了多种不同封顶方案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与应用,着重对‘‘预埋支点搭设工字钢横梁法”封顶技术进行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 标签: 空心墩 封项技术 横梁 支架法 预制混凝土板
  • 简介:本文采用自制装置对实验室研制的两种水工环氧防护材料的固化收缩应力和应变进行了试验测定,应力和应变增长曲线显示,两种材料体系约50%的收缩应变在凝胶点之前发生.实测了两种材料体系分别经过45h和26h的固化收缩应力,结果数值都比较小,最大的约0.2MPa,同时通过DSC测试确定了此时两种体系的反应程度分别为94.1%和95.5%,并据此对后期固化应力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到两种体系的全部固化应力分别约为0.671MPa和0.060MPa.结果表明,两种环氧体系的固化收缩应力比较小,对应用中材料应力状态的影响不大.

  • 标签: 环氧防护材料 固化应力 固化应变 反应程度
  • 简介:湖北汉江流域已形成大规模梯级水库群,为了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群联合补偿调节的优势,实现水电站最优经济运行,本文对湖北汉江流域水电站群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各电站之间的水力和电力联系,在常规调度图模拟及传统优化调度的基础上,采用基于GAMS平台的非线性规划法以及基于可行空间搜索遗传算法,制定复杂混联水库群的发电优化调度规则。优化效果显著,充分体现水库群优化调度作用,为湖北汉江梯级水电站水库群的实际调度提供最佳的指导和方案。

  • 标签: 优化调度 汉江流域 水库群
  • 简介:河流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Et益显现,河流健康问题逐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河流健康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回顾了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展状况,提出目前河流健康评估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其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河流健康 内涵 指标体系
  • 简介:红岭水利枢纽工程所处流域为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度较高且工程要求全年高强度、连续、快速施工.为此.采取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遮阳隔热、全面喷雾、加强施工组织、混凝土表面养护保护、内部冷却等综合措施,保证了工程质量,确保了工期。

  • 标签: 热带高温 碾压混凝土 施工技术 红岭水利枢纽工程
  • 简介:为了探讨生物慢滤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作用,本文对滤床不同深度的滤料取样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表层生物黏膜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包括细菌、藻类、原生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分泌物,这些微生物形成了良性循环食物链。本文对滤床不同深度的滤料取样分析了细菌总数、SS、POC三个指标,结果表明,微生物主要集中在表层滤料2cm厚度内,滤床达到90cm高度即能保证出水水质,这为生物慢滤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数据。随后对生物慢滤反应器进行了避光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慢滤反应器采取适当的遮挡避光措施既可以有效减少藻类生长,增加运行周期,又不会降低处理效果,对于我国福建、四川、湖北等地生物慢滤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生物慢滤 颗粒有机碳 微生物 机理
  • 简介:沉积物作为重金属污染物的源和汇,对水生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准确有效的建立沉积物的质量基准已成为当前水环境学的紧迫课题。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沉积物质量基准(SedimentQualityCriteria,SQC)的建立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笔者结合各种文献和国内外最新研究介绍了常用的几种SQC的建立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性,最后详细介绍了当前最为流行的两种SQC的建立方法:相平衡分配法和生物效应数据库法。通过对各种方法的比较,对如何建立SQC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的SQC有所启发。

  • 标签: 沉积物 质量基准 重金属 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