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截止1996年统计.我省已建水库工程1497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59座,总库容44亿m3,占我省径流总量十分之一,有效库容26亿m2。为我省的灌溉、抗旱及防洪发挥

  • 标签: 病险 库容 水库工程 防洪 大型水库 径流
  • 简介: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一九七一年建成,灌区设施面积为293.6万亩,其中塬上灌区179.3万亩,塬下灌区114.3万亩。灌区包括西起千河,东至泾河的宝鸡、成阳、西安三市下属的宝鸡、岐山、眉县、扶风、杨陵、武功、兴平、乾县、礼泉、泾阳、高陵等十一县(区),该工程为渭北地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标签: 水电站 装机规模 宝鸡峡 灌区 泾河 灌溉工程
  • 简介:贵州省喀斯特地层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其喀斯特地貌千姿百态,喀斯特洼地随处可见,将封闭的喀斯特洼地通过防渗处理变成天然水库,对解决缺水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干塘水库防渗处理的实践,对喀斯特洼地成的水文地质调查、防渗设计、防渗处理、灌浆工艺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水利工程 防渗设计 防渗处理 帷幕灌浆 喀斯特洼地 贵州干塘水库
  • 简介: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是新疆喀什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程。本文主要论述在确定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规模中,如何充分发挥、利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通过流域内的径流水文补偿,跨流域的电力补偿及充分利用下游平原水库的反调节作用。为分析论证多年调节水库的建设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方法。

  • 标签: 新疆 下坂地水利枢纽 灌溉 供水 流域 补偿调节
  • 简介:桃林口水库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滦河支流青龙河上,是一座具有灌溉、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大坝为"金包银式"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高74.5m,坝长500m,总库容8.59亿m^3,水面长度34km。水库工程于1992年10月开工,2000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

  • 标签: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生态文明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风景区 秦皇岛市 综合利用
  • 简介:石津干渠工程作为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配套工程,主要任务是为石家庄、衡水、沧州部分城镇输送南水北调中线来水。同时石津干渠仍需担负岗南、黄壁庄水库向下游灌区的输水任务。通过岗南、黄壁庄水库地表水的补充.石津干渠供水系统基本可以实现向目标均匀供水,所以石津干渠渠道设计规模按城市供水与灌溉输水流量的合理优化组合确定。

  • 标签: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石津干渠 城市供水 灌溉输水 工程规模 优化组合
  • 简介:常规的研究发现,高拱坝高坝大所产生的盘变形影响是必然存在的,由于其变形规律的不明确性,有必要对高坝大盘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本文仅考虑盘变形的弹性部分,利用线弹性有限元方法,建立高拱坝大范围直线型河道盘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直线型河道盘变形规律,并确定合理的盘建模范围,在此后实际工程的坝体变形分析中,为全面考虑盘变形对坝体变形性态的影响奠定了基础,确保能够有效地监控大坝的安全运行。

  • 标签: 高拱坝 库盘 直线型河道 变形规律
  • 简介:本文在对陕北黄土高原坝群泥沙淤积治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该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成因出发,提出解决坝群泥沙淤积的途径。具体采用沟头、支毛沟、干沟及坡面的综合治理,实现相对就地拦截泥沙,从而达到控制坝泥沙淤积的目的。

  • 标签: 库坝群 泥沙淤积 沟道 坡面治理 拦截泥沙
  • 简介: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水库当前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营养状态评价方法是识别湖营养状态和水污染程度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采用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湖营养状态评价方法,以北京市密云水库和昆明市滇池为例,对比分析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营养状态指数2种评价方法下的湖营养状态评价结果。从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和实例的评价结果差异归纳总结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的适用性特征,提出湖水体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可为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富营养化 营养状态指数 评价方法 密云水库 滇池
  • 简介:大屯水库采用底水平铺膜防渗技术,铺膜面积超过5.0km2。场区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膜体铺设时须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膜体铺设结束后,地下水位将恢复,非饱和土体中的气体将被强制性封存。当集结的气体压力超过膜体强度时,将导致膜体气胀破坏。土工膜在生产、运输、铺设焊接环节等出现损伤是必然的。防渗体系一旦破坏基本不能修补,给工程维护、运行带来困难。为此进行铺膜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提供对膜下气场问题发生机理及相关规律的认识,为设计施工提供分析方法和提出相关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的建议。

  • 标签: 大屯 库底铺膜 气胀破坏 设计施工 处理措施 建议
  • 简介:从南水北调工程的特点出发,提出南水北调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系统结构,论述了南水北调工程数据主题划分和南水北调工程主题数据设计方法.

  • 标签: 南水北调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设计
  • 简介:本文在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特性和供水工程水资源配置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需求、系统简化、水资源调度策略、计算方法对供水工程建设规模的影响,提出了确定供水工程建设规模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并具体应用到某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水资源配置“三次”平衡分析确定供水工程建设规模的主要步骤为:(1)绘制水资源配置系统网络图;(2)进行需求分析,包括经济、生态环境需水;(3)制定水资源调度策略;(4)进行水资源配置“三次”平衡分析,初步确定供水工程的建设规模;(5)进行流域耗水平衡分析,分析经济与生态的耗水比例;(6)确定供水工程的规模以及供水工程实施建议。

  • 标签: 水资源配置 工程建设规模 供水工程
  • 简介:烟岗水电站发电额定水头600m,为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组,机组对过机含沙量的要求非常高。本文结合已成工程经验,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了烟岗水电站首部枢纽“以代池”方案和沉沙池方案,根据经济技术比较,以及对需要功能的实现结果综合分析,综合论证,阐明了“以代池”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供同类水电站的设计研究参考。

  • 标签: 高水头电站 防沙 以库代池 研究
  • 简介:2005年3月29日上午,由国家开发银行出任牵头行的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银团贷款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融资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 标签: 主体工程 合同签订 融资 贷款 规模 南水北调东线
  • 简介:为满足鞍钢风水沟尾矿增容所需,拟对已建的尾矿坝进行加高,由此需在现有周围修建副坝,坝型初定为堆石坝,筑坝材料拟采用选矿废弃料.对于堆石坝而言,合理的筑坝材料碾压参数是确保大坝填筑质量、提高堆石体的压实密度及控制坝体变形的关键.本文针对副坝填筑拟采用的选矿废弃料进行现场碾压试验,研究选矿废弃料的压实性能,分析影响筑坝材料压实质量的因素.试验研究表明:筑坝材料的颗粒级配特性对压实质量有显著的影响,碾压8遍后进一步增加碾压遍数对压实干密度的影响不明显.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最终提出了筑坝材料的碾压施工控制参数,为副坝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技术依据.

  • 标签: 选矿废弃料 现场碾压试验 颗粒级配
  • 简介:第一条为了确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项目的范围包括:(一)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能源项目;(二)铁路、公路、管道、水运、航空以及其他交通运输业等交通运输项目;

  • 标签: 规模标准 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招标 社会公共利益 投标活动 公众安全
  • 简介:支流湾水体富营养化是三峡水库蓄水带来的主要水环境影响特征之一。根据对不同历史蓄水期间三峡库区各支流湾的水质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状态分析表明:三峡水库从试验性蓄水阶段进入常态调度运行后,支流湾的水动力条件被进一步削弱,入河污染物扩散能力大幅度降低,湾水质逐渐变差,各支流湾普遍表现为中、富营养级水平,年内整体表现为春季高于秋季。从三峡库区支流湾水体富营养化演变特征来看,湾水动力条件由河流态改变为湖态是其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驱动力因素,陆域营养盐输入是湾水体富营养化演变的物质基础

  • 标签: 三峡水库 支流库湾 水体富营养化 水动力条件
  • 简介:水位升降和降雨通过改变三峡库区岸滑坡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应力状态,影响岸滑坡的稳定性.为探讨白家包滑坡在库水位升降和降雨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变化特征,本文首先根据GPS监测数据定性分析白家包滑坡变形规律,再采用Geo一studio软件计算4种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系数,最后采用R/S分析法计算各GPS监测点累积位移的Hurst指数,并将Hurst指数值与Geo一studio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家包滑坡累积位移曲线呈“阶跃状”特征;滑坡稳定性受水位升降和降雨的综合影响,水位下降时稳定性系数减小,上升时稳定性系数增大,降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滑坡稳定性;175~145m加降雨工况下滑坡最小稳定性系数为1.034,处于欠稳定状态;各监测点Hurst指数均介于0.5~1之间,表明未来滑坡变形将持续加剧,与滑坡变形定性分析及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 标签: 白家包滑坡 库水位升降 降雨 R/S分析 滑坡稳定性
  • 简介:通过对宜宾市金沙江沿岸边坡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岸坡稳定受金沙江水位升降影响很大。为了研究金沙江下游岸边坡在各荷载组合工况下的稳定性,以金沙江干流下游左岸两个典型边坡断面为例,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了6种不同工况下岸边坡的稳定系数。结果表明:A-A′断面在6种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B-B′断面在工况1~工况4时均处于稳定状态,在工况5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在工况6时稳定系数仅有1.008,处于欠稳定状态。计算成果可为后期有关部门设计合理的边坡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金沙江 边坡 传递系数法 稳定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