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结合黄庄水库枢纽工程运行50年,特别是除险加固10年以来,针对大坝及建筑物安全所进行的监测工作,综述了黄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现状,取得的成果,并对工程管理、安全监测方面客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 标签: 大坝监测 安全运行 监测设备 数学模型
  • 简介:东北半湿润地区玉米生育期内的降雨量通常较多,给田间试验开展施肥制度优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结合田间试验结果,利用DNDC模型优化了玉米膜下滴灌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其方法是在对DNDC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利用2012和2011年东北膜下滴灌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对DNDC模型中作物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最后利用验证后的模型优化出适宜的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对玉米吸氮量和产量影响较大的参数为大气CO2浓度、作物需水量、降雨量和籽粒C/N等;验证后的模型能较精确模拟玉米的产量和吸氮量,而对玉米的生长动态模拟精确度相对较差;当土壤初始无机氮含量在60mg/kg时,东北半湿润区膜下滴灌玉米的适宜施氮量为150~200kg/hm^2,且在玉米抽穗期和灌浆期以1:3的比例施入氮肥可使氮肥的淋失量减少,而产量也可保持在较高水平。

  • 标签: 膜下滴灌 吸氮量 玉米产量 施肥制度 DNDC模型
  • 简介:庄水库下游滹沱河设计洪水受水库下泄量、区间来水量、洪水遭遇、洪水损失等多因素影响,依据实测洪水资料,在分析水库下泄洪水与区间洪水遭遇及洪水损失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库下游各河段的设计洪水,为河道治理提供设计依据。

  • 标签: 黄壁庄水库 下游河道 设计洪水 调洪演算
  • 简介:庄水库档案管理机构从1960年正式设置.至今共经历了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0~1971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大量的档案没有收集上来.室藏资料较少。第二阶段是1971。1993年.该阶段涉及科技及工程方面的档案较多,而文书、会计档案等收集却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室藏种类单一。

  • 标签: 会计档案 黄壁庄水库 管理机构 收集
  • 简介:本文从黄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防汛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工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进展3个方面对“96·8”洪水后10年间黄庄水库提高防洪能力的情况进行了总结。

  • 标签: 黄壁庄水库 防洪能力 加固工 防汛调度自动化
  • 简介:在岗南水库、黄庄水库上游流域,基于非点源污染现状调查评价,借鉴国内外研究中确定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采用输出系数法模型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由于水土和化肥流失,自然土地和种植土地总氮和总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最大。估算结果为流域进行非点源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岗南水库 黄壁庄水库 非点源污染 负荷预测 输出系数法
  • 简介:庄水库是滹沱河中下游重要控制性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2.1亿m~3。副坝是水库主要建筑物之一,其坝顶长6907.3m,最大坝高19.2m,坝顶高程129.2m。由于副坝基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异常复杂,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副坝混凝土防渗墙槽孔施工中,

  • 标签: 水库副坝 安全分析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渗流 塌坑 水利枢纽工程
  • 简介:水资源的开发和水能利用与隧洞工程建设密切相关,尤其是有压隧洞运行过程中的水力对弯曲段洞的作用力,直接影响隧洞的可靠性和安全运行。为此,通过对国内外有压隧洞运行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对有压隧洞出流段水力分析不足是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文中利用伯努力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了隧洞弯曲段水流与隧洞的相互作用模型,导出了洞内水流和洞作用力分别与洞径、洞轴线曲率半径及隧洞进出流夹角的定量关系。从而为水利隧洞洞线规划、洞径和洞口进出流夹角的确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 标签: 水资源 隧洞 施工
  • 简介:介绍黄庄水库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现状、应用情况、管理原则,以及在水库工程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 标签: 水库 综合信息平台 工程管理
  • 简介:根据测压管、减压井的监测资料,比较分析了副坝防渗墙成墙前后测压管、减压井的水位变化情况,分析了防渗墙的防渗效果.

  • 标签: 副坝 防渗墙 水位
  • 简介:庄水库坝顶路面为2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为20cm厚石灰稳定土,坝顶路使用期间出现大量横向裂缝、少量纵向裂缝,本文分析坝顶路裂缝的成因,并提出处理措施。

  • 标签: 半刚性基层 裂缝 沥青路面
  • 简介:长河坝水电站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及锚杆在造孔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差,岩石破碎,孔内常塌孔,不易成孔。在固灌浆工艺施工中,浆液结石待凝时间按照设计技术要求需达到5MPa后才能扫孔钻进,待凝时间占造孔总施工时间的43%以上。本文通过对室内试验与现场扫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合理解决了锚固成孔固水泥强度和待凝时间标准问题,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

  • 标签: 固壁灌浆 待凝时间 试验分析
  • 简介:作者提出应用土工膜衬护,直接在淤地坝坝设置溢洪道的坝过水技术方案,并以宋家沟试验淤地坝为依托工程,进行了现场大型试验.试验研究了平底式与阶梯式两种过水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平底式方案末端最高流速达10.7m/s,而阶梯式方案则为3.1m/s,说明阶梯式方案具有较好的消能作用;在上述流速下,两种方案的结构整体稳定,说明土工膜的铺设结构形式与固定方法是合适的;从耐磨抗冲刷性能看,土工膜抗碎石的耐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从施工难度、土工膜用量和成本等方面比较,平底方案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 标签: 淤地坝 坝面过水 土工膜 溢洪道 阶梯式溢洪道
  • 简介:近年来流消能水力设计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被广泛采用,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也亟待解决。以石桥水电站溢流坝水力设计为例,对设计中选取下游河床高程和坎台高度等难点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得出正确选取下游河床高程需要满足:选取坎下主河床最低点;与下游主河道底坡降相协调;与坎下多数点稳定河床标高相一致的要求,及坎台高度灵活选取的条件,解决了这些困扰设计者的难点问题。

  • 标签: 面流消能 水力设计 石桥水电站
  • 简介:8月20日,对于京沪高铁土建三标段五工区(水电三局)来说,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此时此刻,与水电十四局施工搭接处的架梁机正缓缓驶进水电三局的工作,它标志着水电三局工作面的架梁工作将全面展开。

  • 标签: 架梁 施工 高铁 工作面 水电
  • 简介:三维岩体随机结构切割及块体分析是块体理论的新发展,成为边坡工程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分析的有效手段。通过生成三维岩体随机结构网络,将结构面相互切割,生成新的,运用面的回路方法形成块体,然后确定岩体开挖面上的可动块体并找出关键块体。经多次模拟,可以获得岩体开挖形成的关键块体几何形状和尺度规模等统计特征,为工程系统支护方案提供较可靠的设计依据。

  • 标签: 块体理论 随机结构面网络 三维切割 块体生成
  • 简介:本文通过对坝体新老结合处理的传统方法——普通砂浆锚杆法和化学植筋法的机理分析研究,以及工程实例对比分析,阐明了化学植筋法的优点,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较好的参考。

  • 标签: 坝体 结合面 化学植筋 机理 处理 研究
  • 简介:本文分析了岩体裂隙倾角的概率分布模型Fisher模型的特点、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由于Fisher模型用球面坐标表示,且与工程常用的直角坐标系存在旋转变换关系,为方便工程应用,本文推导了该模型球面坐标与直角坐标的旋转变换关系公式,并介绍了应用该模型和坐标旋转变换关系公式模拟岩体空间三维裂隙倾角的方法。作为应用实例,结合空间裂隙面的其他参数的模拟方法,应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对某工程坝基岩体空间裂隙网络进行了成功的模拟。

  • 标签: Fisher模型 裂隙 模拟
  • 简介:土石坝碾压施工中,压实干密度是一项重要的施工质量监控指标。传统的挖坑取样测试干密度的方法费力、费时、速度慢、费用高。本文尝试采用多道瞬态波法对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大坝坝壳砂砾料压实干密度进行检测,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并能对大范围内的砂卵石压实干密度进行检测。

  • 标签: 砂砾料 压实干密度 多道瞬态面波 无损检测 施工质量 土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