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探讨生物慢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作用,本文对床不同深度的料取样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表层生物黏膜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包括细菌、藻类、原生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分泌物,这些微生物形成了良性循环食物链。本文对床不同深度的料取样分析了细菌总数、SS、POC三个指标,结果表明,微生物主要集中在表层料2cm厚度内,床达到90cm高度即能保证出水水质,这为生物慢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数据。随后对生物慢反应器进行了避光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慢反应器采取适当的遮挡避光措施既可以有效减少藻类生长,增加运行周期,又不会降低处理效果,对于我国福建、四川、湖北等地生物慢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生物慢滤 颗粒有机碳 微生物 机理
  • 简介:为改善水质,研究了活性炭—陶粒复合吸附工艺。陶粒对有机物中极性分子和不饱和分子有较高的选择吸附优势,对饮用水中常见的污染物NH3-N的吸附能力也很强。陶粒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很好的互补性能,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污染物。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剂最佳配比为70%活性炭+30%陶粒,通过吸附特性比较得出,活性炭—陶粒组合工艺对水中CODMn的吸附性能优于单独使用活性炭。在最佳条件下,对CODMn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28.6%和34%。

  • 标签: 活性炭 陶粒 CODMN NH3-N 吸附
  • 简介: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工程2#引水竖井开挖支护施工中因地质原因出现大范围塌方,根据设计及专家咨询意见,竖井塌滑体采用正井开挖,支护采用多种综合处理措施后,保证了2#引水竖井的顺利贯通及井身全断面系统固结灌浆施工。设计为了进一步了解滑塌段堆体的厚度,在固结灌浆完成后增加勘探孔。通过钻孔、收集岩粉、孔内成像、声波检测等一系列手段对塌空区进行了补充勘探施工进一步综合判断2#引水竖井塌空区布置情况,同时验证了滑塌堆体内固结灌浆参数及灌后效果。

  • 标签: 竖井滑塌堆渣体 勘探孔钻孔 孔内成像 声波检测 施工技术
  • 简介:高填方路堤填料的选择对路堤施工中各项技术指标影响极大。在填料的选择时,填料的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以及级配是否良好,都将导致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要高度重视在高填方路堤填料的选择试验。

  • 标签: 破碎料 高填方路堤 曲率系数 不均匀系数 无侧限强度
  • 简介:开发建设项目在土建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土(),若无合理利用或集中堆置有效拦挡防护,必将成为当地新增水土流失的最大隐患。本文简要分析了常用的几种拦工程形式,参照国内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初步提出了不同拦工程的防洪标准。

  • 标签: 开发建设项目 拦渣工程 防洪标准
  • 简介:1月31日上午,随着最后一灌混凝土倒入4号场1号挡坝第9段仓号,1号场挡坝全面封顶,这标志着第二分局苏洼龙施工局完成了业主首个节点考核工作。

  • 标签: 挡渣 封顶 水电站 混凝土 渣场
  • 简介:德拉迪斯(Draadiss)大坝反料级配包络线由法国COB设计院设计,设计最大粒径偏小,级配包络线范围狭窄。生产加工系统采用三段式布置。料源地处典型的北非阿特拉斯褶皱和断层带上,地质结构复杂,岩石主要为石灰岩,伴生有泥质灰岩和泥岩,岩层扭曲、交错分布,开采料均匀性极差。依据设计准则对法国COB设计院设计的反料级配包络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将最大粒径由6.3mm放大到12.5mm,优化调整了D85、D15等控制粒径,使反料产量由10.4m^3/h提高到45m^3/h,同时,进行了生产工艺改进优化,解决了复杂料源生产反料的诸多难点问题,缓解了生产与填筑需求矛盾,降低了反料生产成本。

  • 标签: 料源 复杂 反滤料 包络线 生产工艺 优化
  • 简介:某在建面板堆石坝拟将现场开挖获得的砂砾石料筛除300mm以上粒径组后作为上坝过渡料,筛除100mm以上粒径组后作为上坝垫层料.此法获得的垫层料小于5mm颗粒含量低于设计要求,垫层料与过渡料的级配包络线范围较窄且两者相差不大.由此造成垫层料与过渡料渗透性范围交叉覆盖,存在排水不畅,水力过渡不好组合的可能性.针对以上情况,对天然开挖筛分后垫层料掺入5mm以下粒径组颗粒,以提高上坝垫层料小于5mm颗粒含量,使其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并提高其内部稳定性.掺配后的垫层料在反料的保护下,可以承受远超过渗流场计算得到的最大比降.本研究成果及现场工程实践表明,对垫层料掺配一定比例的细料,是类似条件工程中改善垫层区与过渡区水力过渡,提高反作用效果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垫层料 过渡料 水力过渡 反滤 掺配
  • 简介:阿尔及利亚德拉迪斯(Draadiss)和玛鸟阿娜(Mahouane)粘土心墙堆石坝反料设计粒径范围0.08~6.3mm,D100--2~6.3mm,D85=1.3~4.5mm,D15=0.12~0.5mm,含泥量(〈0.08mm颗粒)≤5%。采用石灰岩经过粗、中、细破碎、冲洗、筛分生产工艺制得。依据美国工程师指南EngineeringandDesignEARTHANDROCK—FILLDAMS—GENERALDESIGNANDCONSTRUCTIONcoNsIDERATIoNs,对两大坝反料原设计级配包络线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反料粒径范围为0.08~12.5mm,D100=3~12.5mm,D85=1.75~8mm,D15=0.13~0.63mm。使两个工程反料生产获得率分别由10.4m3/h和15m3/h提高到45m3/h和55m3/h,缓解了生产与填筑需求矛盾,降低了反料生产成本。

  • 标签: 反滤料 级配曲线 包络线 优化设计 设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