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一个带结构刚度非线性的全动翼面的算例计算研究了典型的结构刚度非线性(间隙型、转折型、次型)对机翼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间隙型的刚度非线性使得颤振速度下降;转折型刚度非线性能提高颤振速度;次型刚度非线性对机翼颤振的影响尚未得到理想的结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颤振 非线性 间隙型 转折型
  • 简介:对流函数法,流线曲率法和欧拉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六条适应性的结论。从方程体系,计算方法上进行比较,同时对某级轴流压气机进行了校核,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表明哪一方法更好一些。因此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灵活运用方法分析问题。

  • 标签: S2流面 流函数法 流线曲率法 欧拉法 轴流压气机 方程体系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用于试验数据维显示的数据映射方法——节点位移修正法。该方法通过迭代实现对有限元模型中测量点处的局部作用力进行修改,从而达到修正有限元计算位移值目的。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途径及程序流程,并以某机翼为算例来验证算法及程序的可行性,算例中有效的减小了测量点上有限元计算值与测量值的相对误差,使数据替换后的位移场的现实效果相对平滑。

  • 标签: 虚拟试验 试验数据三维显示 数据映射 节点位移修正
  • 简介:介绍了在ABAQUS平台下维结构渐进式破坏分析方法及流程,应用VB语言编写了数据输入窗口,将断裂准则所需参数以固定格式写入数据文件,并利用Python语言编写的FCFA插件将数据输入窗口链接到ABAQus/CAE界面上,实现了在ABAQUs/CAE平台下完成整个分析流程。通过初步应用,验证了该流程的实用性。

  • 标签: 渐进式破坏 二次开发 ABAQUS
  • 简介:波音洛克达因公司(BoeingRocketdyne)的氢氧发动机RS-68已作为德尔它Ⅳ火箭的第一级通过飞行验证。该发动机是自从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研制以来,美国第一次用低温发动机作为火箭的一级发动机。RS-68动机推力295,100kg,热试车183次,总试车时间18,654秒。

  • 标签: 发动机推力 飞行验证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 火箭 氢氧发动机 热试车
  • 简介:2013年12月23日,联合攻击机的F135动机在佛罗里达州进行地面试验时,其级风扇的第一级出现裂纹,当时发动机正以常规模式工作。故障完全损坏了发动机的冷端部件,但对热端部件和升力风扇没有影响。出现故障的F135动机,已经运行了2200h(为设计寿命的77%),作为试验发动机而言服役了约9年。初步怀疑故障是由于低周疲劳应力引起,但普·惠公司的调查显示,没有证据表明出现高周或低周疲劳,认为裂纹只是飞行试验中独特工作环境下偶发的一次性事件。

  • 标签: 发动机试验 升力风扇 故障 F135发动机 热端部件 低周疲劳
  • 简介:1994年2月4日,日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H—Ⅱ运载火箭。这次发射成功预示着日本的宇航事业美好的发展前景。H—Ⅱ运载火箭将做为日本九十年代到下世纪初的主要空间运载系统。它最显著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第一级发动机LE—7和第二级发动机LE—5A。这两发动机均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氧化剂。独特的发动机设计特点,使得H—Ⅱ运载火箭跻身于世界航天技术行列中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LE—7和LE—5A是以LE—5动机的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LE—5动机是完全依靠日本技术研制出的第一低温发动机,并成功地应用在H—Ⅰ运载火箭的第二级上。本文着重介绍日本低温发动机研制的历史,展示这些发动机独特的设计以及研制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 标签: 补燃循环 氢氧发动机
  • 简介:为解决在易燃易爆介质中柱塞结构的常开电爆阀工作时易出现安全故障的问题,对常开电爆阀的各种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并设计出新结构方案,避免了现有柱塞结构产品的隐患,通过理论和仿真计算得到设计尺寸,并最终通过试验验证。

  • 标签: 电爆阀 间接式 密封结构
  • 简介:摘要:大吨位、受力复杂的机载设备抗冲击性能往往需要地面的水平冲击实验来验证。目前,国内的水平冲击实验装置最大负载在5吨左右,这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机载设备研制的需求。本文研制了一套最大负载15吨,最大过载峰值16g,峰值对应时间在50ms以上的减速度水平冲击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吊装框架、导向机构、投放锁、冲击平台、摆绳、波形发生器以及测控系统组成。冲击平台被提升至一定高度后释放,撞击液压阻尼波形发生器,产生冲击波形。经过冲击实验验证,本文研制的实验装置达到了设计指标。

  • 标签: 水平冲击 实验装置 大吨位 波形发生器
  • 简介:主动电磁轴承(AMB)的最大劣势在于承受外部冲击载荷的能力弱,必要时需借助辅助轴承承担其部分或全部载荷。本文介绍了一新型辅助轴承——零间隙辅助轴承(ZCAB)的设计原理和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ZCAB可在短时间内将AMB失效后坠落的转子重新平稳返回其回转中心,使转子继续正常工作。

  • 标签: 主动电磁轴承 零间隙辅助轴承 AMB失效
  • 简介:针对粗糙集理论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的关键问题——连续属性离散化映射,提出了一考虑属性重要性的基于熵的连续属性离散算法。该算法中,给出了一衡量连续属性重要度的方法,克服了基于最小熵标准选取断点时最小熵对应多个断点难以取舍的问题,并选用IRIS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最后,将该算法应用到发动机故障诊断中,自动提取得到了发动机的磨损故障知识,并对待测样本进行了验证,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离散 信息熵 属性重要性 磨损故障 知识获取
  • 简介:纤维材料公司(FMI)已验证了加工轻型、抗氧化的用于卫星姿控系统的复合材料推力室的可行性。此部件的优点是减轻了系统重量、提高了有效载荷;由于较高的温度容限及较低的加工成本,使之成为一个更加简单、可靠且性能优良的系统。增强材料采用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碳纤维,基体材料为碳化硅。借助于轴向编织型坯的致密化过程加工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基推力室。由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对编织部件进行致密化处理,最终密度约为2.1g/cc及开口孔隙率为14%。致密的部件周向抗拉强度超过100MPa(15KSI)

  • 标签: 喷管 材料
  • 简介:在飞机强度试验中异常信号被背景噪声淹没,提取信号特征困难。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对信号进行EEMD降噪,然后根据相关系数筛选出用于重构信号的IMF分量,提取特征值,最后运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辨识。通过与几种降噪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结合相关系数的EEMD降噪方法优于其它降噪方法,更适用于充满噪声的全尺寸飞机强度试验中。

  • 标签: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降噪 相关系数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 简介:酚醛树脂作为一烧蚀材料,凭借其耐高温的特性应用于航天器防热系统,其防热性能在工程实际中需进行考核。以某航天器一段包覆80纤维布/酚醛树脂的液路管路作为研究对象,以定热流为边界条件,采用仿真计算和热流试验的研究方法对空导管以及注水导管的温度场进行研究:仿真计算得出导管表面平衡温度分布以及导管表面具有代表性某点瞬态温度变化;为验证仿真计算的准确性,进行了热流试验,得出了导管表面以及水中温度测点的瞬态温度变化;根据热流试验的温度结果,分析比对了热流试验对仿真计算的验证情况。研究结果表明:80纤维布/酚醛树脂的防热性能符合温度指标要求;仿真结果和热流试验结果一致度良好,证明了仿真计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标签: 防热性能 试验 仿真计算
  • 简介:在载荷谱加重技术的内涵和疲劳试验加速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军用飞机结构疲劳试验载荷谱加重技术应用的方法与操作步骤,并对其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为载荷谱加重技术在军机金属结构疲劳试验中的应用构建技术框架。

  • 标签: 结构疲劳试验 载荷谱加重 技术框架
  • 简介:机身整体擘板损伤容限的有限元分析中要考虑裂纹处中央筋条断裂的建模,为了更准确地模拟裂尖附近的应力场,实现对裂纹扩展路径的模拟与预测,在考虑通透型裂纹扩展建模的考虑上,对框和长桁用壳元代替梁元进行了模拟,论证了其可行性,同时考虑了网格的稀密和偏心的影响。还对两建模方式用线性和几何非线性两种方法的静力分析进行了比较并论证了模型具有几何非线性,分别对试件的变形、蒙皮、框和长桁及其它们的同一部位最大应力进行了比较,论证了两建模方法的一致性,为下一步损伤容限的有限元分析中对框和长桁分别用壳元进行模拟提供了有力的论证和可靠的分析模型,为综合验证试验件的设计定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整体壁板结构 损伤容限 有限元建模 静力分析
  • 简介:利用超声疲劳试验设备在20kHz频率下研究了一高强度钢的超高周疲劳性能,试验持续到10^9次循环,得到了室温环境及不同循环比(R=0.01和R=0.1)的SN曲线,试验结果显示疲劳强度在10^5-10^9次循环范围内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断面表面的SEM检查结果表明疲劳裂纹的生成造成了疲劳损伤,以及亚表面裂纹起源是在长寿命范围内。试验结果表明:99%的寿命贡献于亚表面裂纹的形成。

  • 标签: 超高周疲劳 高强度钢 鱼眼 红外成像 超声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