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外源添加Mo对2种价态砷(As(Ⅲ)As(Ⅴ))胁迫下水稻吸收积累MoAs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价态As对水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As(Ⅲ)比As(Ⅴ)对水稻毒害更明显,添加Mo可缓解As对水稻毒害。As添加可影响水稻根系茎叶对Mo吸收积累,但是不同价态As对Mo积累影响不致。同时,Mo添加也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根系茎叶对2个价态As吸收积累。在100μmol·L^-1As(Ⅲ)处理下,添加0.10.5mg·L^-1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38.8%52.8%,茎叶As积累分别降低5.1%10.6%;当As(V)浓度为100μmol·L^-1时,添加0.10.5mg·L^-1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15.4%62.4%,茎叶As积累分别降低11.9%23.7%。Mo添加还能显著地降低2种价态As在水稻根系茎叶中富集系数。因此,通过施用适量Mo肥可以用来防治农田As污染,降低As对人体健康危害。

  • 标签: MO AS 水稻 胁迫作用 富集系数 根长
  • 简介:出于对人类健康担忧,加拿大采取手段限制人为汞排放.汞种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天然元素.接触途径很复杂.科学文献、政策法规都涉及到环境中汞水平,不过所涉及都是甲基汞(种神经毒素).把汞颗粒活性汞甲基化合成有机甲基汞会产生毒性作用.加拿大政府已经颁布了套政策法规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甲基汞其他有毒化学品对健康环境危险性,并与加拿大各省政府地区政府进行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区域国际活动.

  • 标签: 健康风险 加拿大最大 最大程度
  • 简介:可以肯定地说,你无法不把最洁净诚挚目光投遍走过所有行程——那些热风中椰枣树梢、城堡里古老喧哗集市、悠远可以忽略山峦、苍茫无际荒漠幻变无息省市蜃楼……

  • 标签: 低碳 拉深 热风
  • 简介:近地层臭氧(O_3)会对植物生长产量均产生负效应。由于人类活动引起不断升高近地层O_3浓度已经威胁到世界粮食安全。O_3主要以干沉降方式沉降到陆地生态系统,所以需要定量确定陆地生态系统中O_3通、干沉降速率不同沉降通道沉降过程,预测其对植物潜在影响。介绍了目前O_3干沉降主要观测方法及其模拟模型,从4个方面(O_3通干沉降速率季节变化、日变化、气象因子等对O_3干沉降影响、不同O_3沉降通道沉降过程)重点评述了不同陆地生态系统O_3干沉降观测模拟研究进展现状,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O3干沉降 沉降速率 通量 陆地生态系统
  • 简介:以生菜大白菜两种蔬菜作物为受体,通过测定番茄植株水浸提对两种蔬菜作物幼苗生长影响,对番茄化感物质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低浓度(0.02g/ml)番茄水浸提抑制大白菜幼苗根长根重;而促进生菜根长根重②高浓度(0.08g/ml)番茄水浸提对生菜大白菜幼苗根长、根重苗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加大,抑制作用增强;③0.04g/ml番茄水浸提对生菜幼苗苗长大白菜根重、根长/苗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大白菜幼苗苗长、根长有抑制作用;④番茄水浸提对生菜幼苗根长/苗长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白菜却表现为促进作用.图5,表1,参11.

  • 标签: 番茄 化感作用 幼苗生长
  • 简介:为了揭示不同浓度苯并芘(BaP)及滴滴涕(DDT)对海洋贝类胚胎生态毒理效应,将翡翠贻贝(Pernaviridis)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BaP及DDT中,检测暴露24h48h后,BaPDDT对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影响,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并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BR)指数对苯并芘及DDT对翡翠贻贝胚胎综合毒理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aPDDT胁迫显著影响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酶(SOD、GPx)非特异性免疫酶(ACP、AK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暴露浓度升高,胚胎SOD、AKP活性呈现先抑制后诱导趋势。DDTBaP对ACP酶活性影响不同,其中BaP对ACP活性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恢复,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ACP活性影响不显著。IBR分析表明,在胁迫早期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RIB值逐渐增大,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处理组RIB值均减小,总体来说,DDTRIB值比BaPRIB值大,表明DDT胚胎毒性较强。通过探究翡翠贻贝胚胎重要酶应答BaPDDT胁迫毒理生化响应,评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贝类毒理效应,为敏感生物标志物筛选打下基础,且为海洋环境污染早期预警监测提供了种新思路。

  • 标签: 苯并芘 滴滴涕 翡翠贻贝 胚胎毒性 酶活性 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
  • 简介:罗非鱼中国南方沿海省份自治区大宗养殖鱼类.它肉味鲜美少刺,不但受到国民欢迎,还主要加工成鱼片后出口欧美赚取外汇.但鱼片加工产生大量副产物如鱼头、鱼骨、鱼鳞、鱼皮内脏等.这些副产物过去无法利用,直接抛弃后不但造成生物质资源浪费,还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污染.随着人们对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功能认识不断加强,以及国内加工业技术不断提高,这些副产物也逐步得到了开发利用,并成为新产品原料.渔业养殖也是湖南农业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加工副产物利用,保护环境,同时促进渔业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利润,拟通过对近年来罗非鱼加工副产物再利用技术相关新产品介绍,加强对鱼类加工副产物再利用重视.

  • 标签: 罗非鱼 加工 副产物 再利用 新产品
  • 简介:为准确评价臭氧(O3)浓度升高对农作物影响,运用田间原位开顶气室(open-topchamber,OTC)研究了高浓度O3对油菜光合作用、生物产量影响.实验包括3种O3水平,种为经活性炭过滤空气(CF),两种高浓度O3处理:经活性炭过滤后空气加入恒定浓度为100nL·L^-1O3(CF100);经活性炭过滤后空气加入具有日变化特征,其平均浓度剂量与CF100相同O3(CF100D).结果表明,CF100CF100D均能使油菜叶片膜透性H2O2自由基含量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photosynthesisrate,Pn)降低,最终导致油菜生物产量降低.与CF相比,CF100CF100D熏气下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分别降低3.7%18.6%.同时,实验还表明,CF100D对油菜影响大于相同剂量CF100.以上结果表明:1)高浓度O3(CF100CF100D)能够破坏细胞膜系统,减少光合色素数量,降低光合速率,从而降低作物生物产量;2)相同平均浓度剂量高浓度O3,对油菜影响因熏气方式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目前采用O3,平均浓度O3,剂量指标不能准确评价O3,浓度升高对油菜影响.

  • 标签: 熏气方式 O3剂量 油菜 产量
  • 简介:树上面熊猫有两种,种存在于笼舍,懒洋洋,软绵绵,被视为终极玩偶;另种存在于荒野,孤独而充满活力,但不被多数人知晓。年初春,水下摄影师吴立新、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所长徐健要去位于秦岭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秦岭细鳞鲑,我有幸同行。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率领团队曾存这里工作13年,不间断地在野外研究大熊猫。

  • 标签: 大熊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故事 生物多样性 北京大学 摄影师
  • 简介:“现在太多人都是把‘碳经济’当作噱头,这个词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滥用……我们不要把发展碳经济搞成政绩工程。”

  • 标签: 低碳 治污 政绩工程 经济
  • 简介:研究大豆肽对湘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经济效益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湘黄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A组(对照组,不添加大豆肽)、B组(大豆肽:0.4%)、C组(大豆肽:0.8%)、D组(大豆肽:1.2%)饲料,实验期为42d.结果表明,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湘黄鸡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其中B组c组增重较佳,育雏结束时,平均体重分别为350.06g349.00g,显著高于A组D组,料肉比C组最低,为2.49,显著低于A组D组;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湘黄鸡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其中c组D组较高,显著高于A组B组;添加大豆肽可降低胸肌肌肉滴水损失.滴水损失为C组〈B组〈D组〈A组;添加适量大豆肽可提高湘黄鸡育雏期经济效益,其中B组利润最高,为5.62元/只.综合生产性性、肉品质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大豆肽适宜添加为0.4%.表5,参14.

  • 标签: 大豆肽 湘黄鸡 育雏期 生产性能 肉品质 经济效益
  • 简介:双酚AF(4,4'-六氟-2-二酚,BPAF)应用渐为广泛,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威胁。为探究BPAF对水生生物神经毒性,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利用T型迷宫实时定量PCR研究方法,考察0、0.005、0.050.5mg·L^-13种不同浓度BPAF暴露下,成年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鱼脑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基因(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音猬基因(sonichedgehog,shha)突触蛋白基因(synapsinⅡa,syn2a)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在T迷宫行为学检测中,0.5mg·L^-1BPAF暴露浓度下,斑马鱼在第1天进入T型迷宫规定臂潜伏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随着暴露浓度染毒时间增加,潜伏时间显著延长,具有明显时效关系。暴露6d后,BPAF各暴露浓度组中雌鱼脑部gfap基因显著上调,雄鱼脑中gfap基因在高浓度暴露组(0.5mg·L^-1)下表达下调,而在0.005mg·L^-1BPAF暴露组差异不明显。BPAF暴露可导致雌鱼脑部shha基因下调,使雄鱼脑中shha基因表达随暴露浓度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BPAF各暴露浓度组中雌鱼雄鱼脑部syn2a基因下调,呈现出随暴露浓度增大而下降趋势。综上,初步认为BPAF对斑马鱼具有潜在神经认知干扰效应。

  • 标签: 双酚AF 斑马鱼 神经毒性 T迷宫 GFAP shha
  • 简介:国内外对黑老虎药理成分、营养价值等方面研究较多,而对海拔地区引种、栽培等方面研究鲜见报道.引种湖南通道年生粉红1号、虎绿1号、紫黑1号3个品种,对其生物特性、生物学特征进行观察、测定,对其栽培效果评价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海拔地区人工种植完全可行.

  • 标签: 低海拔 黑老虎 资源特性 引种
  • 简介:研究了6种多氯联苯(PCBs)3,3′,4,4′-四氯联苯(PCB77)、2,3,3′,4,4′-五氯联苯(PCB105)、2,3′,4,4′,5-五氯联苯(PCB118)、3,3′,4,4′,5-五氯联苯(PCB126)、2,3,3',4,4',5-六氯联苯(PCB156)商业型混合多氯联苯Aroclor1254,两种多溴联苯醚(PBDEs)2,2′,4,4′-四溴二苯醚(PBDE47)、十溴二苯醚(PBDE209)对人类癌细胞生长斑马鱼脱膜与不脱膜胚胎发育影响.8种化合物均使用0.01、0.1、1.0、10μmol·L-14个浓度进行1~6d暴露实验.结果表明,PBDE209在最高浓度10μmol·L-1下对结肠癌细胞HCT116(暴露3d后)RKO(暴露5d后)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所有化合物均对乳腺癌细胞没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化合物对受精后5~6h(5~6hpf)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显得比较明显,而各化合物对胚胎致畸致死效应又不相同,其毒性强弱依次为PCB126≈PCB156〉PCB1254(Aroclor1254)〉PBDE47〉PCB77〉PCB105≈PCB118≈PBDE209.其中PBDE209在未脱膜暴毒后均无致畸与致死现象,脱膜暴毒后最高浓度才表现出显著意义致畸作用,而PBDE47在最高浓度下可产生高达80%致畸率,这说明胚胎绒毛膜具有有效阻挡大分子物质如PBDE209进入作用.PCBs毒性效应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如PCB126PCB105具有相同分子式,前者在1μmol·L-1下就引起了显著致死致畸效应,而后者即使在10μmol·L-1下也没有显著效应.实验结果也说明不同类型实验对象所展示毒性效应并不相同,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细胞发育中胚胎具有不同影响.

  • 标签: 多氯联苯 多溴二苯醚 人类癌细胞 斑马鱼胚胎 毒性
  • 简介:为明确多唑对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农艺性状调节效应,对4种不同浓度多唑处理(CK:喷清水、T1:50mg/L、T2:100mg/L、T3:150mg/L)蔓性千斤拔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主要农艺性状及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唑对种子产量有显著正效应,总体表现为T1>T2>CK>T3;不同浓度多唑对主茎节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分枝数有明显促进作用;相关分析显示,株高、分枝数结荚高度与单株种子产量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3、0.61300.8041;通径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直接作用大小表现为:分枝数>结荚高度>株高>第结荚节位>主茎节数,其中分枝数结荚高度均表现为正效应,对种子产量贡献率分别为0.36910.2722.

  • 标签: 多效唑 蔓性千斤拔 种子产量 农艺性状
  • 简介:对鸟类拍摄应该以不干预它们正常生活为前提,这样才能记录到鸟儿们最真实、最自然生活情态。正是由于对门鹭了解,才使得我白鹫有了,场场绿林、海滩“约会”。

  • 标签: 白鹭 海滩 生活 鸟类 拍摄 自然
  • 简介:为了研究土壤沉积物中凝聚型有机碳(碳黑、干酪根)含量及其对多环芳烃(PAHs)分布提取影响,分别用三氟醋酸(TFA)和在375℃下通氧燃烧方法从珠江三角洲2个污染土壤5个河口沉积物样品中提取酸非水解有机碳(NHC)碳黑(BC);用索氏抽提法不同溶剂加速溶剂萃取法(包括连续加速萃取法ASESum标准溶剂萃取法ASESTD)抽提土壤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并在不同温度梯度(25℃到150℃)下用水为溶剂加速溶剂萃取其水溶态.结果表明,1)NHC珠江三角洲土壤沉积物中总有机碳重要组成部分。NHC碳明显高于BC碳。NHCBC分别占土壤沉积物中有机碳25.6%~73.8%4.64%~17.3%.2)3种有机溶剂(丙酮、甲苯1、甲苯2)连续抽提PAHs含量索氏抽提2.11倍;5种ASE方法(丙酮、甲苯1、甲苯2、ASESum、ASESTD)提取PAHs含量与NHC含量存在明显相关性,而且比PAHs含量与BC或无定型有机碳(AOC)含量相关性更明显.3)在不同温度梯度下水溶态PAHs浓度符合Van’tHoff方程.研究说明除了BC外,非水解有机碳对土壤沉积物中PAHs分布提取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非水解有机碳 碳黑 多环芳烃 加速溶剂提取 土壤 沉积物
  • 简介:大连理工大学金教授于2013年1月5日不幸去世。金教授研究成果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得到同行们广泛认可。为弘扬他严谨科研态度与超前研究思想,《生态毒理学报》计划出版专刊"多卤代有机物环境行为与毒理效应"。多卤代有机物大多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内分泌干扰等毒理效应,对人体生态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多卤代有机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行为毒理效应机制当今前沿研究领域。

  • 标签: 环境毒理学 卤代有机物 征稿 大连理工大学 毒理效应
  • 简介:随着纳米技术迅速发展及纳米材料大量增多,纳米技术安全性问题正引起世界范围重点关注.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自然环境而产生多种环境行为。可能引起生物体毒性效应,其生态学影响也不可忽视,目前国际上对纳米材料生态学影响特别是环境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价值研究结果非常少,仍有众多不确定生态安全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就纳米材料来源、进入环境途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及需要进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综述.

  • 标签: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生态毒理学 环境 安全性
  • 简介:维罗纳,意大利北方个古老、纤巧、富庶城市。在拉丁语中,“VERONA”“极高雅”之意。它东边与两个著名“邻居”相伴:别名“水城”威尼斯与号称“金城”维琴察。而它自己,也有个更具神圣感昵称:“爱城”。

  • 标签: “水城” 故乡 威尼斯 金城 神圣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