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  盯着监视器辨认画面中的可疑行为是一项乏味而困难的工作.即便你全神贯注,也总会有疏漏的情况存在.比如一名非常普通的男子几天来多次走到一个地铁站台却不上车,这可疑吗?普通保安人员会注意到这种情况吗?也许会也许不会.  所以,我们需要借助智能系统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判断监视器中的可疑行为,这就是许多人希望开发电脑智能监视系统的原因.  如何做到既能识别人和物体,又能察觉可疑行为相关信息,这属美国正在研究和不断完善的"敌意"识别技术的研究范畴.它能使可疑人的行为甚至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被"敌意"识别技术的法眼一眼看穿.……

  • 标签: 可疑美国 告诉可疑 开发敌意
  • 简介: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开发区安全问题,政府、媒体和社会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强化安全的举措和办法。

  • 标签: 安全问题 开发区 特区 盲区
  • 简介:介绍了一种基于XscalePXA270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利用videoforLinux实现USB摄像头视频数据采集,采集的视频数据经MPEG压缩后,在XscalePXA270为核心的系统控制下通过网络发送到监控室的PC端,在监控端进行监控和管理.

  • 标签: 嵌入式LINUX Linux视频 通用串行总线(USB) 视频监控
  • 简介:介绍了集摄像、自动聚焦、显示多项技术为一体的视频监视系统,能够通过对云台镜头的拉制来实现多角度视频监视,详细阐述了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VisualC++6.0在事件通信编程方面的应用,并就实现PC机与解码器串行通信进行详细阐述,开发出了一套适用于视频监视系统的设计软件.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强,安装调试简单、使用方便.

  • 标签: 云台镜头 串行通信Mscomm控件 自动菜焦 解码器
  • 简介:为了分析煤矿工人的情境意识要素间的因果关系结构,建立更具鲁棒性的情境意识驱动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DEMATEL和ISM法耦合的矿工情境意识驱动模型构建方法。首先,在构建情境意识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从组织、个人和环境3个维度辨识矿工情境意识驱动要素;然后,运用熵值法计算矿工情境意识驱动要素的权重,并借助DEMATEL和ISM方法确定情境意识驱动要素间的因果作用关系,进而构建矿工情境意识驱动模型。结果表明,班组安全氛围是矿工情境意识的根本影响因素;生理心理状况、工作记忆、作业能力和作业经验是直接影响因素;组织制度、人岗匹配性、物理生产环境、培训组织、作业规程和作业负荷设计是间接影响因素。

  • 标签: 安全工程 情境意识 驱动模型 熵值法 DEMATEL
  • 简介:油田井下作业过程复杂,生产运行组织程序繁多,由于人为、环境、设备设施等因素影响,井下作业具有高危险性。本文阐述了油田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类型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提出了必要的管理手段和防范措施,为油田井下作业推行本质安全化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油田井下作业 事故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锌精矿脱硫焙烧烟气降温过程中,烟尘的性质及其中铅汞存在形态的变化规律是冶炼烟气重金属(Pb和Hg)污染控制的重要依据。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激光粒度分析筛分分析了不同降温收尘环节烟尘元素成分粒度变化。烟尘主要含Zn、Fe、Ca、Cd、S、Pb元素,其累积质量分数达69.90%~77.62%,而Hg含量较低。烟尘粒径随烟气温度降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中位径由沸腾焙烧炉排出的28μm升至经余热锅炉降温后的36μm,再逐级降至经电收尘器后的5.6μm。据此,重点分析了Pb和Hg在烟气中的分布,并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其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随烟气温度降低,烟气中Pb和Hg含量呈上升趋势,Pb由2.8%增至9.2%,Hg由4.8μg/g增至109.1μg/g。不同工艺环节的烟尘中Pb均以PbSO4和含Pb—O键的复杂Pb配合物的形式存在。Hg变化较为明显,仅沸腾焙烧炉烟尘样品中能够检测到HgS与HgSO4,其余工艺环节烟尘样品中无含Hg化合物的特征峰。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烟尘 锌冶炼
  • 简介:洪泽县运用网格化管理,使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都有明确的行业管理部门、上级主管单位和安全监管部门,每一个部门(单位)都有明确的监督管理对象。通过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以及建立日常巡查机制、跟踪整改机制、协调联动机制、规范运行机制,全面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安全生产管理网格责任体系,消除安全监管盲区。

  • 标签: 网格化管理 安全监管 经济开发区 盲区 生产经营单位 运行机制
  • 简介: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在人们生活和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因不恰当场合使用手机而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控生产中员工因使用手机而导致不安全行为,需研究员工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现状、程度影响因子。通过分层抽样和方便取样法对某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和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员工手机使用现状、动机,探讨了手机使用特点,并分析了手机使用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员工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现象很普遍;手机使用与手机类型、年龄的关系显著;与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关系不显著;使用手机的动机强度依次为接打电话、看时间、接发信息、娱乐、工作交流;管理者与员工就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安全性在认识上有一定差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强于员工。在车间适当位置增加时钟、安插禁止使用手机的安全警示牌、加强安全教育等措施对抑制员工使用手机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安全管理工程 员工 手机 动机 不安全行为 相关性因素
  • 简介:近年来,木质材料阻燃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文简述了木材阻燃剂的性能、分类,论述了木质材料的阻燃处理技术,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木质 阻燃剂 研究 发展趋势
  • 简介:为探讨工业废水处理后的污泥能否在农业上应用,以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经生物处理产生的污泥为材料,研究水稻分蘖动态产量形成.结果表明,该厂排放的污泥,有机质和速效氮、磷含量高,施入土壤后能迅速被水稻吸收利用.适量施用污泥,水稻返青加快、分蘖增多,体内叶绿素含量增高,同时水稻的产量也得到提高.污泥施用过量,会导致水稻返青率降低,后期分蘖无法控制,导致生育延迟,空秕粒率大幅度增高,产量显著下降.

  • 标签: 农艺学 污泥 水稻 分蘖形成 产量构成
  • 简介: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与产业成型机发展现状,综述了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机的几种类型特点,对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比较,并针对目前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及设备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一次能源 生物质 成犁燃料技术 成型机
  • 简介: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任务繁重、压力艰巨的安全监管形势,南通开发区始终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责任、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狠抓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责任,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近10年以来未发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10年实现“双下降”,实现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 标签: 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全责任 安全发展 南通市 安全生产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
  • 简介:从沙漠化定义出发,阐述了沙漠化驱动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温度、干旱、风等自然驱动因子和人口与牲畜数量、土地利用方式、技术、政策等人文驱动因子对沙漠化的影响,系统梳理了沙漠化过程中自然和人文驱动因子的定量辨识方法。指出目前评价方法的不足和片面性,应进一步考虑沙漠化过程中的微观变化,加强人文与社会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提高数据精度和数据库建设步伐。

  • 标签: 环境学 沙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驱动因子 定量辨识方法
  • 简介:全国高校实施"科技创安"工程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各院校对安全防范系统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使得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大多数院校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都是采取多次分期建的方案,最终使整个系统在功能上和结构上逐渐与校园安全的实际需求相匹配。经过十年的发展,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完成了从最初的安全防范功能到充满人性化的安全服务功能的转变。现在,随着和谐校园理念的提出,

  • 标签: 安全防范 方案研究 构建方案
  • 简介: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前正式启用“安环E保”监管信息化平台。“安环E保”监管信息化平台.以开发区“安环E家”微信公众号为基础.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和内网.纵向覆盖开发区网格片区各企业,横向覆盖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采用企业端一企一档形式.对企业开展日常安全监管。

  • 标签: 经济技术开发区 信息化平台 安全监管 常熟 综合信息平台 电子政务
  • 简介:为了解湛江地区农业土壤主要作物(可食用部分)中砷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共采集了106个土壤表层样品和43个农作物样品(包括蔬菜、水果、甘蔗和稻谷),并评价了农作物食用的安全风险。结果表明,湛江地区农业土壤中砷平均质量比为4.04mg/ks,符合国家土壤1级标准(GB15618—1995)的样品占98.1%,与国内外不同地区土壤砷平均含量相比,湛江地区土壤中砷平均含量相对较低。湛江地区各区域土壤受砷污染程度大小依此为:雷州、廉江、霞山、赤坎、徐闻、麻章、坡头、遂溪、吴川;4种主要土壤利用类型受砷污染程度大小依此为:水田、果园土、甘蔗地、菜地。湛江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蔬菜、水果(含甘蔗)和稻谷可食部分砷平均质量比总体较低,分别为0.470×10^-1mg/kg、0.440×10^-1mg/kg和0.179mg/kg,均符合我国有关蔬菜、水果粮食的卫生标准(GB18406-2001),与我国土壤砷清洁地区的统计数据相当。湛江地区蔬菜、稻谷和水果3大类作物可食部分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途径年平均摄入量为39.45mg/(人·a),约占允许摄取限值(547.50mg/(人·a))的7.2%,可见,食用湛江地区出产的蔬菜、水果和稻谷等农产品砷的安全风险不大。

  • 标签: 环境学 土壤 农作物 分布特征 食用安全
  • 简介:对兰州市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同一区域土豆、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白菜和大葱体内As质量比之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大葱体内As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蔬菜体内As质量比,白菜体内As质量比最低;不同区域相同土豆、西红柿、茄子、辣椒、白菜和大葱体内As质量比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砭角体内As质量比之间没有表现出差异,兰州市七里河区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各区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永赞县蔬菜基地蔬菜体内As质量比最低。蔬菜体内As质量比与土壤As质量比呈显著正相关性。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蔬菜基地 蔬菜 土壤 重金属
  • 简介:以水热法原位制备了BiOCl1-xIx(x=0、0.2、0.4、0.6、0.8、1)材料,采用XRD、SEM、BET、SPS和UV-VisDRS等手段对BiOCl1-xIx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BiOCl1-xIx(x=0.2、0.4、0.6、0.8)不是BiOCl与BiOI的简单物理混合,而是形成了一种固溶体材料,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在模拟太阳光下(500W氙灯),BiOCl0.8I0.2显示了优异的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其对苯酚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128h^-1,分别是BiOCl、BiOI商用P25的7倍、18倍和2倍。循环稳定性试验表明,BiOCl0.8I0.2在循环使用5次后,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只下降5.5%,且反应前后的XRD图谱基本不变,表明BiOCl0.8I0.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BiOCl1-xIx 固溶体 苯酚 光催化
  • 简介:从污泥表观干燥动力学人手来研究污泥干燥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在自制实验台上测得的圆柱污泥的干燥失重曲线,采用等温热分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得出了污泥干燥失水率与时间的关系式,这一关系式说明污泥干燥时间与包含失水率的多项式呈线性关系,其斜率作为研究污泥表观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与干燥温度污泥特征尺度有关。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描述斜率与干燥温度污泥直径3者关系的表达式,验证实验表明,拟合斜率值与实验值接近。拟合斜率值可估计污泥干燥所需时间,这是一种定量描述污泥干燥速率的方法.对进一步研究污泥表观干燥动力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能源与环境工程 污泥等温干燥 失水率 温度 特征尺度 表观干燥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