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飞利浦和GE的64排CT造影过程中为患者进行精细护理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为50例疑似冠心病并进行多层螺旋CT造影的患者进行精细护理,确定其为护理组;选取同期30例相同情况但是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多层螺旋CT造影检测成功率方面存在的差异,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波动情况出现的频率。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心率情况比较稳定,波动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同时护理组的图像采集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精细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层螺旋CT造影过程中心率波动问题的发生几率,提高图像收集的成功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护理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综合征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确诊为急性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人员通过采取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备好急救药物,进行有效止血护理以及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饮食及生活护理等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经临床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介入治疗后出现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评估。方法8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术前均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行造影并且行支架治疗,根据hs-CRP值分为hs-CRP增高组(≥3mg/L)和hs-CRP(<3mg/L)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变的个数和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一年时间患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内再狭窄,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hs-CRP增高组在病变的数量和植入支架的数量上高于hs-CRP正常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上,hs-CRP增高组高于hs-CRP正常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介入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能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舍曲林对支架植入术后伴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在青大附院行支架植入出现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舍曲林治疗,观察4周,采用HAMD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四周末,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舍曲林对支架植入术后伴发的抑郁症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 简介:摘要奇经八穴以8首《西江月》词的形式,囊括了这8个穴位的主治功能,并可直接用于临床。奇经八是别行奇道的经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中的督、任、冲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称之为“一源三岐”。其中,后溪通督脉,列缺通任脉,公孙通冲脉,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内关通阴维,申脉通阳跷脉,照海通阴跷脉。这就是奇经八的大概。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奇经八交会穴的奇特疗效是今天《西江月》词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奇经八脉穴《西江月》词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地位日益重要。而在当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也不断加大对建筑行业的资金投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这其中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作者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以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

  • 标签: 建筑工程施工 技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以及通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2013-2014年确诊收治。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采用的治疗药物为苯磺酸氨氯地平;试验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以及通颗粒联合用药治疗。分析不同的用药方法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造成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分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组药物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试验组96.67%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明显高(81.67%);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对照组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苯磺酸氨氯地平以及通颗粒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要比单一用药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通脉颗粒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地不断发展,在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水工建筑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现实的水工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进度往往成为主要的焦点问题,而忽视了水工建筑中的质量问题。从而给水工建筑物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地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水工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水工建筑物的质量水平。

  • 标签: 水工建筑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析根管治疗同步修复在治疗隐裂牙牙髓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78例患者,是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均患有隐裂牙牙髓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有39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先行根管治疗后行修复,对实验组的患者行根管治疗同步修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有15例,概率为38.46%,有效的有14例,概率为35.90%,总有效率为74.36%;实验组患者中,显效的有21例,概率为53.85%,有效的有15例,概率为38.46%,总有效率为92.31%;两组患者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隐裂牙牙髓病 根管治疗 同步冠修复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腰椎穿刺(简称腰穿)是在腰椎3到4或者腰椎4到5间隙进行穿刺,是把脑脊液引流出体外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检查脑脊液成分,有助于疾病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释放一部分脑脊液,使颅内压降低及改善临床症状;测定脑脊液压力,有效控制颅内压;分流从而可以减压,以治疗脑脊液漏,为降低颅内刺激症状发生可引流炎性分泌物、造影剂或者血性脑脊液;神经外科常规的检查方法之一是鞘内注射造影剂或药物,从而明确疾病诊断以及治疗颅内感染,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科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治疗患者300余例,疗效可观,现将相关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腰椎穿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栓塞和开颅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比照。方法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脑动脉瘤患者6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患者。A组患者实施介入栓塞,B组患者实施开颅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要高于B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优良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介入栓塞术 开颅术 脑动脉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产钳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存在产钳母体软产道损害现象的患者达32例,病发率为32%;出现产后出血现象患者8例,病发率为8%;患有产褥病患者4例,发生率为4%;患有尿潴留的患者达6例,发生率是6%;由于产钳造成新生儿皮肤刮伤以及出现夹痕现象存在50例,其发生率占50%;不存在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和产妇与婴儿死亡现象。结论产钳的应用对于解决局部头位难产以及降低剖宫率存在显著功效。

  • 标签: 产钳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管状胃代食管与全胃代食管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胃代食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减压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管状胃代食管治疗效果优于全胃代食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代食管术 全胃代食管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方法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中配合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甲状腺次全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需行甲状腺切除的甲状腺类疾病患者36例,按诊疗编号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传统甲状腺全切除,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对比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优异,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更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类疾病,患者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次全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每组4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两者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比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恢复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 作者: 杨海澔李伟张广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9-19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股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的引流量情况、手术后的失血量,总输血量,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时间,骨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的引流量情况、手术后的失血量,总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骨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为治疗该病患者提供较为突出的临床依据,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使用MAGPI式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使用MAGPI式手术治疗52例首诊尿道下裂病例资料。结果一次手术后成功47例,合并阴茎下弯者术后均能纠正。结论MAGPI式适用于阴茎头型、冠状沟型的尿道下裂治疗,对阴茎头舟状窝发育好,尿道口较小的病例术后外观更加满意,不适用于远端尿道海绵体缺失较多的膜状尿道下裂病例。

  • 标签: MAGPI术式 尿道下裂 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