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尿失禁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症状,并被列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尿失禁不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而是一个医疗问题,其对病人来说非常不方便,并影响身体、精神和某些社会生活状况。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对于不同的护理对象所采取的护理方法都是不同的,本文就尿失禁的相关护理方法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尿失禁 护理方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尿失禁在早期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显效4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护士需对患者的排尿情况做好监督,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并给予安慰和解决;给予尿失禁患者正确的知识指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从身心及社会各方面给予支持,以提高其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尿失禁 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改良牛津肌力分级(MOS)和基于Glazer评估的盆底表面肌电(sEMG)参数的特征,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19年5月社区查体人群共212例,基于国际上常用的尿失禁简易诊断问卷,将受试者分为SUI组(n=61)和非SUI组(n=151)。由同一名康复师进行MOS测试以及sEMG参数检测,评估参数包括前静息阶段肌电均值和变异性、5次快速收缩阶段肌电最大值和放松时间、10 s持续收缩阶段肌电均值和变异性、60 s耐力收缩阶段肌电均值和变异性、后静息阶段肌电均值和变异性。比较SUI组和非SUI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和Spearman法进行MOS和sEMG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社区人群中SUI患病率为28.8%(61/212),其中体质指数和分娩方式为SUI的危险因素(均P<0.05)。SUI组和非SUI组MOS分别为3(2,3)、3(3,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P=0.010)。SUI组和非SUI组sEMG参数中,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分别为23.12(13.65,37.89)、30.68(20.28,47.02)μV,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分别为14.32(9.62,21.49)、17.65(12.05,26.35)μV,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分别为12.78(7.88,18.76)、16.55(11.13,22.40)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4、-2.37、-3.2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紧张收缩阶段变异性(OR=157.86,95%CI:1.99~12 595.51,P<0.05)以及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OR=1.11,95%CI:1.03~1.19,P<0.05)与SUI相关,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与SUI也有相关趋势(OR=0.95,95%CI:0.09~1.00,P<0.05)。在全部受试者中,MOS和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以及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存在相关性(r=0.516、0.503、0.464,均P<0.05)。在SUI组(r=0.510、0.442、0.385,均P<0.05)、非SUI组(r=0.495、0.524、0.488,均P<0.05),MOS与上述参数均存在相关性。结论MOS和基于Glazer评估的sEMG均提示SUI患者盆底肌收缩力下降。sEMG与MOS结果一致,可用于SUI患者盆底肌功能的量化评估。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肌电描记术 肌力 骨盆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风险预警护理疗效。方法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风险预警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2例,比较生活质量、运动能力、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与护理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均高,研究组护理疗效(98.07%)较对照组(86.53%)高,研究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3.84%)较对照组(15.38%)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采用风险预警护理能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 失禁相关性皮炎 风险预警 护理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早期予以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胃肠外科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接收的106例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各53例。在本研究中,参考组患者的采取非早期灌肠处理,而探究组患者则在术后早期予以灌肠处理。探讨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情况,主要指标包括自主排气时间、自主排便时间、住院总天数及术后首次流食时间。结果经分析,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利用腹腔镜手术、吻合方法、是否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和灌肠与否;术后对比结果表明,探究组患者的自主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差别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而在住院天数和术后首次流食时间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尽早地采取灌肠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缩短术后自主排气和排便时间,适合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胃癌术后 胃肠功能 早期灌肠 对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交通业的不断发展,骨科病种也越来越复杂,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骨外伤患者也日益增加。骨科患者的年龄跨度大,所需的康复时间长,给骨科护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难。本文主要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上来谈谈对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护理体会。

  • 标签: 骨科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作者: 郑瑾 郭晖 薛武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48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医院肾移植科,西安 71006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 简介:摘要高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移植受者和移植肾的存活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感染发病率和感染性并发症死亡率也随之增高。病毒感染一方面引起受者全身症状,另一方面也常常导致移植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伤,对移植肾和受者的长期存活造成不利影响。以下内容主要对影响移植肾功能的多瘤病毒(PV)、巨细胞病毒(CMV)、腺病毒(AdV)、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和其他病毒感染的特征进行阐述。

  • 标签: 肾移植 病毒 多瘤病毒 巨细胞病毒 腺病毒 EB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