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壁副脾病例临床罕见,本文回顾了一例胃壁副脾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顺利行内黏膜下挖除术(ESE),根据术中标本所见以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副脾。本例提醒临床医生,对于既往有脾脏手术或创伤史的患者,如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超声下表现与脾脏相似,则需考虑副脾可能,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标签: 肿瘤 副脾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价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出口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DATABASE),纳入内支架置入术与空肠吻合术治疗恶性出口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方法学质量,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GRADEprofiler3.6软件对测量指标的证据强度及推荐级别分级。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7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与空肠吻合术相比,支架置入术缩短术后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初期费用低,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低RR=0.30,95%CI(0.12,0.73),两者在技术成功率RR=0.88,95%CI(0.74,1.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RR=4.02,95%CI(0.72,22.45)及术后死亡率RR=0.72,95%CI(0.14,3.6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有限的证据表明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出口梗阻安全有效,可作为替代治疗,但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小,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

  • 标签: 胃出口梗阻 支架 胃旁路术 胃空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胰腺包裹性坏死(WON)是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之一,当出现出血、感染和胃肠道梗阻等压迫表现时,则需行有创干预治疗。近年来超声(EUS)引导下经穿刺置入支架和鼻囊管引流已成为治疗WON的一线方法。然而,支架引流存在支架异位、出血、支架阻塞继发感染、反复更换支架、病程较长等弊端。为克服以上支架引流方法的不足,尝试行EUS引导下经胰腺WON开窗切除部分胃壁和囊壁清创术,获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胰腺炎 胰腺包裹性坏死 超声内镜 开窗清创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行经皮造瘘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PEG术的患者1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程,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的患者6例,出现PEG管堵塞的患者2例,后经相应处理均痊愈。对患者行3个月至2年的随访,无出血、腹腹炎、PEG管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PEG术患者行围术期全面护理,术后可自行注食,营养状况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皮内镜下行胃造瘘术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注射针技术在消化诊疗操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消化诊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技术,观察组对患者采取注射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止血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诊疗操作当中采取注射针,可以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治疗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内镜注射针技术 消化内镜 诊疗操作
  • 简介:摘要作为消化病学和消化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微创切除已经真正做到了由表及里、由而外、由腔走向腔外,由器质性疾病到功能性疾病。本文对快速发展的20多年内微创切除经验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目前消化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微创理念新认识——ERBEC,即Elements(基本要素)、Reservation-resection(可保可切)、Bilateral-benefit(医患双方收益)、Expansion(指征扩大)、Collaboration(医工协同),以期使微创新方法和新理念真正造福于更多患者。

  • 标签: 消化系统 内镜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囊检查患者中护理及配合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83例行胶囊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及配合,在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应用不同护理配合措施,并记录患者心理变化和配合程度。结果本组78例(占93,97%)无任何不适感,能完全配合,顺利完成检查;4例(占4.81%)稍有紧张,但能配合完成检查;1例(1.2%)较为紧张,检查过程中不愿配合肠道准备,经处理后完成检查。结论护理配合可缓解胶囊检查患者的紧张及不适,使其积极配合,保证检查顺利完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镜联合经阴阜腹腔手术治疗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s,GIST)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2例患者接受胃镜联合经阴阜腹腔手术治疗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因瘤体过大而中转开腹手术,余30例手术时间为39~121min,平均(61±13)min。术中出血20~60ml,平均(30±5)ml。绝对卧床8~12h,术后24~48h进食流质饮食,平均住院4~6d。免疫组化结果CD34(+)27例(84.4%)、CD117(+)29例(90.6%);肿瘤生物学风险分级,极低危26例,低危5例,中危1例,,高危0例.随访2~36个月,未发现种植或转移。结论胃镜联合经阴阜腹腔手术治疗间质瘤安全、微创、美观、快速、准确有效。

  • 标签: 胃镜 胃间质瘤 阴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单侧双通道(UBE)技术和同轴大通道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天津医院接受UBE和同轴大通道治疗的17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采用UBE治疗,男52例,女58例,年龄(75.1±10.4)岁;66例采用同轴大通道治疗,男31例,女35例,年龄(77.2±13.1)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计算其改善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根据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VAS、ODI和病变部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BE组和大通道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60.1±12.4)min和(62.5±13.2)min、(103.8±20.7)ml和(98.5±22.1)m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以及ODI均较术前降低,且呈持续降低趋势,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不同组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组别与时间点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术后随访(18.0±4.2)个月(6~30个月),末次随访时UBE组和大通道组的腰痛和腿疼VAS改善率、ODI改善率、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BE和同轴大通道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可获得良好疗效,UBE减压充分,容易探查摘除突出的椎间盘。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症 椎间盘突出 单侧双通道内镜 同轴内镜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切除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内下切除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之后,所有患者清醒后都发音正常,无饮水呛咳,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发生,在手术后2d拔负压引流管,在手术之后观察3d没有发现皮肤坏死感染等情况发生。住院时间5~10d,恢复效果良好。结论下切除甲状腺腺性肿瘤具有美容效果好、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内镜切除 甲状腺腺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2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超声检查与治疗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效果与意义。方法对120例已行常规胃镜、B超、CT等检查后的患者进行内超声检查。结果平滑肌瘤65例,间质瘤6例,脂肪瘤6例,底静脉瘤2例,异位胰腺6例,胃壁外压迫33例,未见异常2例。结论超声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是非常准确的,不仅能对病变的性质及起源做出诊断,还可以提供适当的方法来治疗此疾病。

  • 标签: 内镜超声检查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泌尿外科在2010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输尿管口囊肿患者14例,纳入本次研究,均接受治疗。记录并统计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有无复发。结果本研究的13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排尿顺利,无尿路感染发生,无术后出血。随访后,患者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膀胱检查均无复发。结论治疗输尿管口囊肿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优点,可以在临床作为首先治疗方式。

  • 标签: 输尿管口囊肿 内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吻合夹对治疗下胃壁全层切除术(EFTR)后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黏膜下肿瘤入院而接受EFTR术的14例患者,男4例,女10例,年龄(55.9±8.2)岁(45~69岁)。其中闭合创面使用新型吻合夹6例(新型吻合夹组),使用尼龙绳联合金属夹8例(尼龙圈联合金属夹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超声检查,术后均行普通白光检查以评估创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大小、闭合创面所需的操作时间、闭合成功率、术后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相关血清学指标等。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术后第1个月复查普通,术后第2、3、6个月及术后1年采用电话及问卷随访形式,评估新型吻合夹和尼龙绳联合金属夹在EFTR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下全层切除术,均成功闭合。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缺损直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和尼龙圈联合金属夹组相比,新型吻合夹组操作时间缩短[(5.0±1.8)min比(35.6±10.2)min,P<0.001];手术时间缩短[(62.2±12.5)min比(92.5±0.2)min,P=0.007];术后禁食时间减少[(2.8±0.8)d比(4.9±1.1)d,P=0.002];术后住院时间也缩短[(5.2±0.8)d比(6.9±1.5)d,P=0.023];术中总出血量减少[(20.00±5.48)ml比(35.63±14.75)ml,P=0.031]。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接受检查,均未出现术后迟发穿孔及出血;均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新型吻合夹对于治疗EFTR术后造成的胃壁全层缺损效果良好,具有术中操作快、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胃肿瘤 金属夹 尼龙绳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 简介:摘要胆胰管汇合部是指胆总管末端、主胰管开口及十二指肠乳头之间的区域。该部位的疾病会引起胆胰流出道梗阻,出现胆汁、胰液淤积或胰胆反流,诱发胆结石、胆管炎、胰腺炎等疾病。下括约肌切开是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方式,需要根据Oddi括约肌的解剖来确定切开的部位及长度,在解除胆胰流出道梗阻及胰胆反流的同时,避免肠胆反流的发生。

  • 标签: 胆胰管汇合异常 胰胆反流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胆胰分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下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患者腹痛症状的改善程度。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腹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7d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78.01±8.04)min;出血量(153.04±10.27)ml;下胰胆管造影显示胰管结石12例,胰管狭窄10例,脓性假性囊肿4例,多发假性囊肿6例,假性囊肿形成14例,胆道造影显10例胆道结石,8例胆道扩张。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综合情况,EPS治疗36例,EST治疗28例。网篮和球囊配合取出胰管结石44例,采用压力引流20例;结石直径(3.39±0.52)mm,治疗后当天腹痛完全缓解或轻度缓解22例;术后并发症胰腺炎3例,支架置入后近期阻塞2例,下更换支架后引流通畅。未出现胆道感染、穿孔及死亡患者。结论下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发症发生率低,疗效可靠,具有微创、可重复,能够显著缓解患者腹痛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内镜 慢性胰腺炎 腹痛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