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普鲁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和经济观塑造了独特的艺术批判立场。两个哲学命题可以用来阐明他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这两个命题分别是:对一切绝对的拒绝和与自由相关的理论。对于前者,普鲁植入一种理性主义的分类学手法,这不仅拒斥了绝对主义所造成的二元对立,而且又展示出艺术创作的可能性领域。"自由"则被定义为身份的流动和职能的变化。艺术作为一种理想的转换力量,人类利用它能在多样性中实现动态的平衡。

  • 标签: 普鲁东 艺术批评 劳作 关系 绝对 自由
  • 简介:埃里克·林·怀特论不平等王列编译对平等的诉求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点,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状况的反应。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着经济上的不平等展开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的不平等主要并非他们个人的特性(智力的、教育的或者动机上...

  • 标签: 成就模式 价值属性 联系性 收入不平等 平等分配 收入分配
  • 简介:剧变犹如一场“政治地震”.是20世纪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从1989年东欧国家剧变开始.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基本结束.大体只经历了两年时间。其来势之凶猛、时间之短暂、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都是前所未有的。邓小平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从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观点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透过纷繁复杂的表层现象.看到苏剧变的深层根源.从

  • 标签: 苏东剧变 苏联解体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者 坚定 范围
  • 简介:在“意识形态终结”大辩论的理论背景下,菲对劳动组织的结构功能予以考察,揭示了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与功能困境,他一方面否定了现代西方社会自我声称的“绩效社会”是根据个体对社会生产率的贡献确定个体在劳动组织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一断言;男一方面又指出绩效社会作为意识形态履行了使社会阶层分化合法化以及压抑社会选择这两大功能。菲认为由于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内在矛盾,绩效社会的合法化将日益衰减,绩效社会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实质上是一种“虚假意识”。菲对绩效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既受到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基本观点的影响,又反映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范式,甚至也包含某些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因素。菲对绩效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具有多元的理论视阂,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其独特的理论贡献。

  • 标签: 奥菲 绩效社会 绩效原则 意识形态 批判
  • 简介:2014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拓展和深化。一是研究领域从人生哲学、实践哲学等进一步拓展到生态观、意识形态理论等领域;二是研究方法从文本研究、理论研究进一步与现实问题、社会热点相结合,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学术传承。

  • 标签: 毛泽东 哲学思想 研究现状
  • 简介:<正>当前如何摆脱国家财政和国营企业的“两难”困境,是近一时期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最近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首都钢铁公司、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和人民日报理论部联合举办的毛泽东财政思想研讨会上,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重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财政思想,把它贯彻到当前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中去,发展经济、搞活企业,是解决当前财政困难的根本出路.毛泽东财政思想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并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思想体系,代表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领会和概括了它的主要内容: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总方针和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决定财政的财经工作指导思想;关于必须从

  • 标签: 财政思想 发展经济 财政困难 财政工作 经济决定 财经工作
  • 简介:一般认为,全球化主要是指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超越制度、文化的障碍,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和交往,互相影响和融合而使全球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发展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 标签: 全球化 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生产力 金融体系
  • 简介:<正>由东北三省领导科学学会和领导科学杂志社共同发起的全国毛泽东领导研讨,于1991年9月10日至14日在中共辽宁省委党校举行。到会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中直机关、国家机关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80余人。研讨会收到论文近300篇。研讨以深入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为指针,着重研讨了毛泽东领导思想的内涵、特征和历史地位,研讨了学习毛泽东领导思想对提高领导素质、促进领导工作科学化、造就跨世纪的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防止“和平演变”的重要意义。与会同志认为,毛泽东领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独创性

  • 标签: 毛泽东领导思想 领导科学学 被领导者 领导实践 领导工作 领导活动
  • 简介:季春芳、李正华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年第3期撰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边探索、边总结的国家治理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革命建设发展的理念、思想、战略,即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治国理政既要以历史经验为参照指导现实.

  • 标签: 毛泽东同志 治国理政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邓小平理论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经验
  • 简介: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阿瑟·肯以超越经济领域的视角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抉择理论。本文认为,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肯所提出的解决平等与效率问题的策略、建议对我们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维护人民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平等 效率 抉择理论 阿瑟·奥肯
  • 简介:法比·维吉教授与海克·费德纳教授是齐泽克研究与批判理论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已出版相当数量有影响的论著。目前两人共同担任英国卡迪夫大学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9月下旬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召开期间,笔者在杭州约两位学者进行了访谈。话题由齐泽克理论出发,延伸至资本主义批判、拉康理论和马克思学说,两人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理论思考和重要学术成果。

  • 标签: 齐泽克 资本主义危机 拉康 马克思 批判理论
  • 简介:2017年是《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0周年。2016-2017年,学界把“两论”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维视角对“两论”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现实意义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和发展“两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提供了启示。

  • 标签: 2016-2017年 “两论” 研究动态
  • 简介:2017年毛泽研究持续走向深入,并呈现出新的热点和特点。其中,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研究、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毛泽东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研究、毛泽东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研究、毛泽东的文化观与文化自信思想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毛泽东军队和国防思想研究、毛泽东农业农村农民思想研究、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等话题,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研究的热点、趋势和最新进展。

  • 标签: 毛泽东研究 年度热点 最新进展
  • 简介:<正>1991年10月29日至31日,湖南省毛泽东思想研究和湘潭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在湘潭市莲城宾馆联合召开了“毛泽东思想与革命和建设实际在实践中统一”为主题的理论研讨.湖南省副省长曹伯纯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全国各地120余名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45篇.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较充分的讨论.一、毛泽东反和平演变的思想与会者一致认为:反和平演变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对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对我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构成了现实的威胁.认真研究毛泽东思想,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筑起抵御和平演变钢铁长城的重要工作.

  • 标签: 意识形态领域 理论工作者 问题展开 理论体系 湘潭市 毛泽东思想研究
  • 简介:“人学理论与实践研讨”综述郭晓君前不久,由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河北省人学研究、邢台晶牛玻璃集团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人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讨班暨河北省首届人学学术讨论会在河北经贸大学举行。黄楠森等7位著名人...

  • 标签: 人的现代化 理论与实践 人学研究 研讨会 河北经贸大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2016年10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和德国卢森堡基金共同主办的“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学术研讨暨中国价值哲学研究2016年年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10多位专家学

  • 标签: 价值哲学 中国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学术
  • 简介:<正>今年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三十年不过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引起的变化对我们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具有决定意义。这一变化的发端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历史是不能淡忘的。许多当事人已经发表了不少回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这场讨论。我只是参与这场讨论的普通一兵,同理论界的一批同志一起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十年前我在一个会议上介绍过一些亲身经历的情况,但没有见诸文字。今年有两家报纸要来就这次讨论的情况采访我,这才又一次引发了我的回忆。除了回答采访的问题外,我想借此机会提供一些并非众所周知的情况.算是对其他的文章的补充吧。

  • 标签: 真理标准讨论 真理标准大讨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三十年 毛主席 十一届三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