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举行的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尽管没有直接取得胜利,但在斗争过程中,工人领袖们表现出坚贞不屈、团结斗争的品质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仍然成为世代各国工人的楷模。本文基于对美国官方和民间存在的两种具有不同本质内涵的'劳动节'的解读,试图重温19世纪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精神。

  • 标签: “五一”国际劳动节 史实考察 美国工人运动
  • 简介: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列宁在当今最具争议的思想之一。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发展。概括起来看,在他的思想里,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领袖利用手中的政权对整个社会的强行改造,在一定意义上,整个社会都是专政的对象。这和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先行性有关,也和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关。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俄罗斯国情的产物。农民村社是俄国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俄罗斯文化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这决定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实验,专政只是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从人道主义出发批判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正的。人道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暴力的倚重是俄罗斯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都经历过类似的阶段。

  • 标签: 意识形态先行的革命 社会实验 俄罗斯国情 现代化
  • 简介:1852年前,马克思已经证明:(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1852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阶级斗争理论。列宁依据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第一年的实践经验,阐明了'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又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阶级立场,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阶级分析,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只要宪法和党章关于我国国体和党的性质的规定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没有过时。

  • 标签: 生产 阶级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专政
  • 简介: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新思想是恩格斯晚年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早期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策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恩格斯晚年无产阶级革命策略新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政策的调整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等新情况,为恩格斯晚年研究革命策略提供了客观基础和条件;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新特点为恩格斯晚年研究革命策略提供了新材料。恩格斯根据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从革命时机、革命手段、革命形式、革命同盟军、革命领导力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关于革命策略的新思想。当今时代与恩格斯晚年所处时代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谈论具体的策略没有实际意义,但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思想蕴含的哲学智慧和方法论意义仍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 标签: 恩格斯晚年 无产阶级革命策略 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