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一般意义上的党际交流就是指不同国家政党之间开展的交往活动,包括访问、参会、互致信函等多种形式。作为国际政治主体的一种动态行为,它体现了政党之间互动的出发点、内容、过程及结果。党际交流不同于政党外交。政党外交是主权国家政党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间关系而展开的对外交往活动。党际交流的外延要比政党外交大得多。党际交流泛指一国政党与他国政党进行的一切形式的往来活动,交往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关系,交往对象可以包含他国非法政党,交往方式不受外交礼仪、外交原则限制。

  • 标签: 党际交流 建国前 政党外交 经验 中共 交往活动
  • 简介:毛泽东在建国曾经有过五次出国机会,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最终都没有能够实现,非常可惜。如青年时期的二次留学机会放弃或落空,1929年主动求去苏联学习及休养未成行,1934年拟被送去苏联治病未被同意,解放战争时期访问苏联的计划被多次推迟。

  • 标签: 建国前 毛泽东 出国机会
  • 简介:改革开放以前邓小平的多党合作思想已较为丰富。在抗日战争时期,围绕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对多党合作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积极探索,并集中体现在他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实践和理论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他提出要让非党人士有职有权,打造多党合作平台,团结各民主党派完成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关心和保护党外人士,明确了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进一步完善,他强调坚持毛泽东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矛盾,维护党外人士的利益;复出后,他又积极推进多党合作方面的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统一战线,积极发挥政协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前邓小平的多党合作思想,既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多党合作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展现出多党合作必须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的基本经验。

  • 标签: 改革开放前 邓小平 多党合作
  • 简介: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和修改,我国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之路。1979年初,邓小平在国民经济调整的第一次决策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随后在7月份提出20世纪末人均一千美元的"小康之家"标准。1980年上半年经过集中调研和论证1000美元标准的可行性,邓小平在1981年国民经济调整的第二次决策中调整和坚持"小康之家"现代化目标的标准,并进一步深入思考后"小康之家"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谋划70年发展蓝图。回顾邓小平对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贡献历程,对于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中国式的现代化 小康社会 小康之家
  • 简介:<正>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广泛而扎实地进行培养、教育和发现人才的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念好新时期的“人才”,是关系国家强弱兴衰的大事,是全党的大事。

  • 标签: 新时期 发展战略目标 现代化建设 江泽民 知识分子 培养人才
  • 简介:鲁迅在自己的思想探索和文化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反现代性的理论,使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理性与反理性共时存在于他的思想体系中。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主体的发展是其核心和指归。本文拟将分析鲁迅早期的几篇论文中关于科学与民主的认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反现代性的主体建构,揭示鲁迅早期思想理论的时代超越性,以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性行将终结"的今天所昭示的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现代性 反现代性 主体建构 科学 民主
  • 简介:针对"思想进步,艺术退步"的观点,本文首先就具体语境,对这里提及的"思想"进行了界定。这里的"思想",事实上就是政治倾向。本文指出,"思想进步"是否会导致"艺术退步",核心其实是"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并且以郭沫若、曹禺及老舍等人的创作,从正反两个角度说明,政治倾向并非一定导致作品的艺术水准的退步,关键在于作家的思想能否化为艺术创作所需要的"诗情意念"。从"情感论"的角度来看,"诗情"内涵着思想的因子,具有深刻性、具体性、整一性、反观性的特点,能够自然而然地化为艺术形象的血肉,而单是思想或世界观是不足以决定创作的。过于看重思想观点对于文艺的重要性,是个认识误区。

  • 标签: 思想 政治 诗情 思想论 情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