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正>在社交过程中,不少朋友会给你带来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知识和信息,高朋满座的清谈阔论,会丰富你的知识,从某个角度补充着你的不足,增加你的见识。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手中有一只苹果,我手中有一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那么你我手中仍各有一只苹果,但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那么各人将各有两种思想了。”有一个或几个能一起交流思想、学问的学友,实在是

  • 标签: 学友 肖伯纳 基尔霍夫 文豪 苹果 光谱化学
  • 简介:要清晰地刻画出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至今的社会道德变迁简况,我们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道德自身范畴及其体系的变化,而应放眼于道德所面临的社会境况(尤其是社会交往形态的变换),以及这些境况所衍生的人们对待道德态度的变化。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以及正在迈入的信息社会所分别对应的三种交往形态——有限确定性交往、无限不确定性交往和无限确定性交往所引发的道德变迁及其形成的三种模式是:原村落道德、后村落道德及新村落道德。

  • 标签: 交往方式 原村落道德 后村落道德 新村落道德
  • 简介:<正>去年11月2日,我随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去日本东京参加第二次中日实用伦理学讨论会。会后,应日中协会、中国研究所、汤因比市民之会、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日中技术友好会五个团体的邀请,又进行了一周学术交流活动。这次在日本的学术访问使我感触良深。(一)中日第二次实用伦理学讨论会11月2日上午八时,中日双方学者(中方8人、日方18人)进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后。随即用一天的时间进行了家庭伦理问题的讨论。首先由我作了题为《对我国当代青年的爱情、婚姻、家庭现状的分析》的发言。我在发言中讲,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青年爱情观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选择对象的标准注意精神生活、注重知识文凭学历、注重以真正

  • 标签: 访问记 日本学 实用伦理学 性道德观 义利观 人文社会科学交流
  • 简介:<正>全国首次健康道德学术讨论会于今年3月7日至10日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1990年重点学术活动之一。会议由该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主持,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会长杜治政教授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演讲。大会专题发言和报告之后,与会代表着重就健康道德的概念和原则,健康道德与社会、环境和人群保健,健康道德与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

  • 标签: 健康道德 学术讨论会 医学伦理学 医学道德 中华医学会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 简介: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差异.慈善.和谐"全国经济伦理文化学术论坛在湖南吉首大学举行。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吉首大学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人数30余人。

  • 标签: 经济伦理研究 学术论坛 伦理文化 和谐 慈善 上海师范大学
  • 简介:<正>去年十月十一日至十五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陕西伦理学会、宝鸡师范学院和宝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发起,在宝鸡师院召开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分析与评阶”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化关系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中国传统道德的界定问题

  • 标签: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分析与评价 学术研讨会 雅文化 俗文化 和谐精神
  • 简介:差序格局既是当下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必须面对的、既存的社会事实,也是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的现代文明必须加以理解和超越的障碍性要素。差序格局在传统社会交往中的必然体现出道德情感的差序格局。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情感也随之呈现封闭性、私人性、排外性的特征。在现代社会,以血缘、地缘等为基础形成的自然形式的道德情感已经失去生存的土壤,迫切需要一种与公共化、开放性、理性化为特征的生存样式相契合的情感形式——公共情感。它是人们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状态之下,在高度的自由自主的基础之上,越出个体的狭隘性、私利性,走向社会公共空间,进行公共合作所展现出的合作性、互惠性、利他性的情感形式。道德情感在生存实践中得以生成、展现。正是生存实践赋予人的自然意义上的情绪、意志、欲望、性情以道德内涵与道德意义,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性品质,为道德情感的社会运用提供担保。现代公共实践让每个参与社会合作的人在情感状态下,可以越出个体狭隘、自私,关心他人,走进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他人发生情感互通。

  • 标签: 差序格局 公共化 道德情感 生存实践 公共实践
  • 简介:2007年9月22日-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企业伦理与和谐社会”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全国伦理学界、经济学界、企业界以及政界等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34篇,围绕“企业伦理与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展开了极富成效的热烈讨论。

  • 标签: 全国学术研讨会 和谐社会 企业伦理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 南京师范大学
  • 简介:虽然真理不仅在于方法,但探讨一种达致真理的方法仍然是哲学头等重要的事情。什么是伦理学研究最为合宜的方法?怀着此一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十位学者于2017年12月25日共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参加了由中国现象学学会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的“现象学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现象学 伦理学 上海 大学哲学 理学研究
  • 简介: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于6月26-27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该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由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伦理学研究》杂志社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8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了论坛。

  • 标签: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哲学伦理学 学术论坛 湖南师范大学 博士后研究人员 综述
  • 简介:普遍化原则是哈贝马斯交往伦理学中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则,是一切有效规范必须满足的条件。中国社会转型期复杂多元的社会矛盾凸显了社会道德规范有效性要求,普遍化原则为有效性规范的产生呈扬了新的伦理致思向度,以人为本和民主协商应成为规范有效性生成的双重维度,共时体现实质普遍化与程序普遍化。这也必然成为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秩序的逻辑基础。

  • 标签: 社会道德规范 普遍化 以人为本 民主协商
  • 简介:2001年9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韩日家庭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这是中韩日三国学者在家庭伦理领域的又一次交流与合作.会议就经济全球化对东亚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的挑战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传统家庭 交流与合作 主办 家庭伦理 回顾与展望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年伦理学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研讨会议于2008年7月22日-24日在山东威海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培训中心举行,会议由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机构挂靠山东省委党校哲学部)和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此次会议得到了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许多省、市级党校的众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共有70余人参会,并收到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 标签: 改革开放 学术交流 伦理学 研讨会综述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湖南师范大学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年伦理学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7月22目至24日在山东威海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举行。会议由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机构挂靠山东省委党校哲学部)和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部分省市党校的专家学者7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伦理学各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和某些前沿、热点、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体现了会议主题和伦理学工作者的责任取向。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改革开放 伦理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湖南师范大学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2011年4月15日至17日,"经济伦理与社会发展——第19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韩国和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00余篇。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韩国伦理学会会长、韩国全南大学金荣泰教授出席开幕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师范大学 经济伦理学 中韩 社会发展 专家学者
  • 简介:一年一度的“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已风雨兼程地走过了18个年头,伴随着中韩建交(1992年)而开始的两国伦理学会之间的学术交流延续了这么长的时间,这在国际间学术交流中是不多见的。

  • 标签: 中韩伦理学 学术交流 政治伦理 政府工作
  • 简介:“经济伦理与社会发展”是中韩两国伦理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2011年4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上海市伦理学会承办,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后援的“第19次中韩伦理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韩国及国内110余名伦理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经济伦理学 学术研讨会 中韩两国 社会发展 研讨会综述 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