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阿尔都塞理论体系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他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伪个人主体的观念,改造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他指出意识形态将个人传唤为主体和个人对意识形态的自动臣服,作为对人本主义哲学自欺行径的一种反驳。面对意识形态对含入的辖制,尤其是它通过文学艺术对人产生的一种隐性的控制,马尔库塞提出的新感性可以对摆脱意识形态桎梏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意识形态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美学革命将其导向对人的正确引导。

  • 标签: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 马尔库塞 新感性 美学革命
  • 简介:李泽厚先生20世纪80年代所撰写的美学著作《美的历程》在秉承其实践美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类"美的形式"的深入而精到的分析。意识形态作为高度完整概括的观念体系,来源于对人类社会几千年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积累和升华,并最终落实于对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干涉,它的影响是全面的、广泛的、必然的、不可规避的。艺术发展史及艺术实践活动作为人类发展史的分支也自然囊括在内,自然在本质上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形式。

  • 标签: 意识形态 《美的历程》 艺术形式 艺术内容
  • 简介:  包装容器设计体现在形态,形态语言是设计造型的基本语言.在包装形态中,线直接体现于形体之上,线依附于形.包装容器设计的过程,就是根据人思维的形成进行形式概念的设计.线是形式概念的表现元素之一,是包装容器的具体体现和表达.文章通过解读线的形态语言,来说明形态对包装容器设计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线 包装容器设计 形态语言
  • 简介:结构形态在建筑形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建筑的形式美。它本身的美学表现力,能赋予建筑形象合理的内涵,使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充分地运用这种表现力。可以使建筑作品更具魅力和创造力。

  • 标签: 建筑形象 美学表现 结构形态 建筑作品 表现力 形式美
  • 简介:有土家族历史活化石之称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记载了土家族的历史变迁、文化发展脉络以及独特的天人关系概念。通过对照不同历史阶段汉族地区的纺织品,我们可以看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对各个历史时期汉族地区传统图案以及配色的不断吸收和内化变异。同时也从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传统纹样的变迁现象反映出古代中原文化和中原纺织技术对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劲辐射和影响。

  • 标签: 土家织锦 “西兰卡普” 图案形态 色彩搭配
  • 简介: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论美学,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个命题。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用户通过外形理解产品的功能,产品应当自己会“说话”,告诉用户它有什么功能、怎么操作,让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准确、安全、健康地使用产品,这样才能使符号元素代表的观念、意义、信息有效快速地得到传递。

  • 标签: 产品造型设计 语言符号 应用 形态 符号论美学 符号形式
  • 简介:关于《水浒传》中所描写的招安问题,是研究《水浒传》的核心问题。因为招安问题是《水浒传》的中心情节,若没有招安这个中心情节,也就没有了《水浒传》。所以研究《水浒传》就必须研究招安问题;若否定招安问题,就是对《水浒传》的否定,也是对作者施耐庵的否定。若是这样《,水浒传》不就成了反面教材,哪里还能有在文学史上璀灿夺目的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 标签: 封建统治阶级 施耐庵 四大古典名著 高俅 鲁智深 卢俊义
  • 简介:人的审美意识尺度决定其审美心境高度。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美学中已经蕴含着开放的人性文化意识体系,它的正价值领域是由生命意识、日常生活意识、社会关系意识、科学文化意识、自由实现意识、创造意识、价值实现意识等七个逐层上升的意识层面所构成。这一开放的人性文化意识体系敞开着审美心境的无穷时空,孕育着审美创造的无限可能。

  • 标签: 人性文化意识 审美心境 审美意象
  • 简介: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精通绘画十分重要.绘画是对画家个人意识的映射和观念的书写,兼做画家的建筑师通常通过绘画寻求建筑设计灵感,并将其艺术意念和设计诉求同时传递到绘画创作和建筑设计中.柯布西耶就是如此,在他的整个建筑设计生涯中,其作品的建筑形态风格也随着其绘画风格从传统写生,到纯粹主义,再到自然之物的描绘,乃至后期的粗野主义绘画和雕塑,以及最终的回归而相应地改变,在这五个阶段中,其设计手法判若两人,带给人们无限的启迪与思考.

  • 标签: 柯布西耶 建筑形态 绘画 内在联系
  • 简介:人类最初审美意识的产生与以后的发展变化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知道,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生产根本不同的一点是它能制造和运用工具。制造劳动工具不仅把人类从动物界中彻底地分离出来,而且也最早地最明显地体现了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自由创造活动的特性与本质。因此,劳动工具就成了人类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审美对象,成了可以观照自己本质力量的具体对象。当原始人类使用劳动工具进行狞猎活动,觉得比没有工具来得轻松些、顺利些、劳动效率高些时,这就确证

  • 标签: 审美意识 体育运动实践 审美对象 体育美感 劳动工具 本质力量
  • 简介:商代是中国第一个有信史的时代,其文字和器皿的形态,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生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和丰富的审美观念的记载.它们在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历史变迁中,无疑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尤其对后世审美意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历史变迁 变迁特征 审美意识历史
  • 简介:丑在美学和艺术审美标准里被认定为是美的对立面。随着时代变更,美丑的定义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王镛书风的“大、野、率、古、拙”,是“变异、丑拙”的审美趣味,是隶属于审美中的“审丑”领域。其书法当中所蕴含的审丑意识,一方面拓宽了书法的审美领域,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了当代书法氛围内某些书画家与受众盲目走捷径、思想肤浅和低俗的趣味。因此,书法家与受众需要正确看待王镛书法中的审丑意识,明辨其审美价值。

  • 标签: 王镛 书法 审丑意识
  • 简介:中国历来的器物设计,基本上都以"对称饱满"为基本特色。而日本人在艺术中尽量避免"对称和饱满",在遇到功能要求左右对称的物体时,也尽量采用非对称性的设计手法。中国人对"对称饱满"的执著和热爱,一方面是由于人的形体左右对称这一生理特点所决定,另一方面是文化与政治所决定的。长期的农耕文化和以儒家为基础的伦理观念,导致了一种追求圆满、尚全忌缺的审美要求。而日本的地理格局导致了自然灾害较多,日本人对这种巨大的且根本无法预防的自然灾害感到束手无策,因此开始祈求自然神灵的保护。日本人对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怀有景仰之心,在日本人生活中,也是处处仿照大自然,避免对称公正的造型和格局。日本对"倚斜残缺"的偏爱,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文化的很重要的特点——"物哀美"。

  • 标签: 非对称性 民族审美意识 设计手法 农耕文化 自然灾害 日本人
  • 简介:同为世界经典名剧的《桃花扇》和《玩偶之家》,虽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孔尚任和易卜生却都关注到女性地位的问题,塑造了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形象。在男权主义占主流的社会中,作者在作品中通过人物角色的塑造强调女性觉醒思想,对于推动当时女性思想的进步具有非凡的意义。

  • 标签: 女性觉醒 《桃花扇》 《玩偶之家》 联系 区别
  • 简介:读习近平同志《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颇引入深思,静心玩味,不忍释卷,既而再读,感佩于心,震撼之际,觉有言不吐不快。该词虽为当时作者的感怀之作,但其旨意深邃高远,艺术表现继承经典而又不乏创新,用真情铸造不朽的民族精神,坦陈爱民忧国、勇于担当的治世情怀。言出肺腑,情真意切,朴素大气,意象独特而鲜明,格调新颖而豪迈,可谓托旧制而巧抒时代精神的佳作典范。

  • 标签: 焦裕禄 民族精神 赤子情怀 家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