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虚云和尚生前整顿道风,除弊布新,不遗余力,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虚云和尚道风建设思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坚决改变寺院不如法的道风;二是坚守戒律,而且在求戒、传戒、受戒、诵戒、持戒、守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三是灵活运用戒律,创新适应现实的法规,进一步推进佛教戒律的本土化和近代化.

  • 标签: 虚云和尚 戒律 道风建设
  • 简介:依据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的论述,灵魂,尤其是人类的理智灵魂,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其特殊性在于:一、与一般的非生命体的形式相比较,灵魂是生命体的第一原则,等级更高,更加高贵;二、按照生命体的形式的等级,人类的理智灵魂高于动物的感觉灵魂和植物的生长灵魂,并且包含有后两者的全部能力;三、灵魂作为形式,对于质料具有主动性,并且理智灵魂具有对其他形式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因为主动理智的原因而与上帝有关系;四、灵魂脱离躯体后,依然保有其存在,但是其认知方式已经有所改变。

  • 标签: 形式 生长灵魂 感觉灵魂 理智灵魂
  • 简介:前言在三国即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统一前期,在三国的全力支持下佛教得到了巨大发展,以王室与贵族为中心,佛教不仅被广大人民所信仰,而且人们也积极致力于佛经与佛法的研究。三国的僧侣留学到中国研究佛教,也到日本多次传授佛教,由此可知,三国时佛教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标签: 佛教思想 照明 古代 韩国 大乘 广大人民
  • 简介:<正>神学家与物理学家的对话是有益的。他们可研讨关于上帝之存在、宇宙之起源和目的、思维之性质、生命之未来等议题。这类对话对神学有何影响?至少有五个方面。第一,神学与物理学的对话提醒神学家:上帝作为创造主是与物理世界相关的。关乎物理世界的知识于关乎上帝的知识是适切的。

  • 标签: 当代物理学 物理世界 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教义 戴森 惠特克
  • 简介:宗教院校教育是宗教人才培养、信仰传承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作。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宗教界人才培养问题。新时期以来,在相关部门支持和帮助下,我国五大宗教均设立了多所宗教院校,走上了规范系统培养宗教人才的道路。

  • 标签: 宗教教育 里程 中国 人才培养 院校教育 培养问题
  • 简介:2014年7月19日,中国佛教协会教育委员会在中国佛学院举行了首批教师资格证书及硕士学位授予证书颁发仪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传印长老为中国佛学院首批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28位教师以及3位硕士学位获得者颁发证书。这是中国佛教协会教育委员会根据国家宗教局《宗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审聘任办法(试行)》和《宗教院校学位授予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两个《办法》),第一次授予佛学院学僧正式学位,同时对教师资格进行认定,并且进一步推进职称评审的工作。这对促进中国佛教教育发展,规范佛教院校管理,加强佛教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两个《办法》的施行,掀开了中国佛教教育史新的一页。

  • 标签: 佛教教育 教师资格证书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学院 教育委员会 保障
  • 简介: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萌生了更多的精神需求。社会上在家学佛的信众与日俱增。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可喜现象。但是,这些信众能否真正通过修学佛法,解脱烦恼,走向生命的觉醒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发现.这些信众在修学上普遍存在一些困难.其中既有环境的因素,亦有自身的问题。

  • 标签: 书院 菩提 教育 居士 当代 物质条件
  • 简介:牟宗三先生基于宗密的禅教一致,提出了以慧能禅与天台相匹配为最高的新禅教一致,其基础在于以存有为核心的哲学立场.但牟先生此理论有三点可质疑之处:判教标准转移、教内之教外别传与牟式禅教一致之不足.经过质疑之反思,牟先生仅关注佛教义理的判教标准被拓展为兼顾佛教义理与修行证悟的新标准,并依此判教,得出禅宗较之天台宗更为圆融的结论.

  • 标签: 牟宗三 禅教一致 摄禅归教 摄教归禅
  • 简介:本文从新兴的弱势群体——不完整家庭子女的情感教育问题出发,结合统计数据和真实案例,阐明了他们在情感教育方面的榜样缺失及负面遗传,通过分析三个"契合"(孩子对亲子之爱与人类对上帝之爱的需求和成熟阶段相似,母爱与上帝之爱母性特征的三个层面一一吻合,父爱对孩子的正反引导作用与上帝之爱的父性特征一致),试图探讨宗教文化对爱和情感的正面引导作用,探索对单亲家庭子女弥补双亲之爱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亲子之爱 上帝之爱 单亲家庭子女 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