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前言维藩(1927-2015)牧师生前是金陵协和神学院的教授,也是我的老师。1983年我进入神学院时,他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当时是双班主任,吴超雄老师也是)。除了做班主任,他教我们《摩西五经研究》。作为班主任,他对我们特别严格;作为老师,他讲课有时很激动,尤其是讲到摩西,说'倘若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出32:32节)那句话时,他激动得面红耳赤,

  • 标签: 思想初探 汪维藩神学 神学思想
  • 简介:维藩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教诗人。生前一直执教于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对学生关爱有加,事必躬亲;也曾参与中国基督教两会的事工,鞠躬尽瘁、仗义执言。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以政治、神学、诗歌为他灵感的来源。他自幼受儒家思想影响,努力推进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连接,提出并倡导'生生神学'。今日中国教会,'基督教中国化'旧题新作,从上至下,大力推进。值此机会,维藩老师的神学思想,便能加倍体现出其内在的价值。吾辈应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走神学中国化之路的精神。梳理其爱国情怀,并以其自身经历、学效前辈、中国文化、圣经启示等方面来加以论述,以期共同学习,互相勉励。

  • 标签: 汪维藩 爱国 情怀
  • 简介:本文主要从维藩教授的圣诗创作角度,记述他追随基督的生命历程及其基督教中国化方面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

  • 标签: 汪维藩教授 圣诗创作
  • 简介:2015年9月,尊敬的维藩教授主怀安息,在怀念他离世一周年的前夕,我也尝试重新思考教授对基督教中国化的看法,深入地发掘出他对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探究的一些贡献。《天风》杂志在引述国家领导及学者们如何谈论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时,亦曾有提到这位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荣休教授维藩先生的说话。先生曾经说过:'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理论,当前迫切要做的至少有三个‘归回’。其一,归回‘五四’以后老一辈中国神学家,他们是既受过西方神学教育,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功底的一代人。他们的探索与追求,

  • 标签: 中国基督教 君子思 基督教神学
  • 简介:2002年4月24日,毅夫副省长在省民族宗教厅、省民政厅、省法制办领导的陪同下深入省基督教两会、福州西禅寺调研宗教工作。在省基督教两会,副省长听取了省、市基督教两会关于落实宗教房产政策有关情况的汇报后指出,落实宗教房产政策的遗留问题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予以妥善解决。

  • 标签: 福州市 宗教工作 宗教房产政策 宗教问题 佛教徒遗体火化问题
  • 简介:现将4月15日毅夫副省长率福建省民宗厅、省法制办领导同志赴宁德市进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的调研时的讲话刊发,请各级宗教工作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以推进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工作。

  • 标签: 汪毅夫 宗教事务 中国 管理体制 法律制度
  • 简介:古希伯来人并没有系统的、集中的对人的看法(也就是'人论'),《旧约》更没有将'人'当成静止的、绝对的'客体'去进行'研究'。为集中说明《旧约》对人的看法,本文特地基于老师的'生生神学'途径,采用主题式方法对这个话题的属灵含义集中做一点探索。旧约》中对人的生命的认知,是集合了情、意、志,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要素的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抓住这一点,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就不会陷入'灵'与'肉'对立的、分裂的、非此即彼的状态。《旧约》经文对人的描述,使我们产生一种一亲切感,而不会坠入西方神学主导的'主-客'、'物-我'两分或二元论式喋喋不休的思辨——古今之人,虽然生活条件不同,但人的受造性、人身外心内的困境与挣扎却一如既往。我们要从赐生命的上帝与'有灵的活人'相互联系的角度,结合以色列人的人文历史、生活情景、灵命沧桑,对相关的《旧约》经文进行解读。

  • 标签: “生生神学” 旧约的人论
  • 简介:2月2日下午.省委副书记赵学敏、省政府副省长毅夫遵照宋德福书记、习近平省长的指示,带领省委办公厅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省民宗厅开展专题调研,传达、学习1月8日中办文件和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有关通知精神,重温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陈云同志的信及中发[1991]6号文件,听取了省民宗厅党组关于当前我省宗教工作领域现状、

  • 标签: 赵学敏 汪毅夫 福建 宗教工作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简介:他叫俊生,笔名“九华山接引居士”。九华山神光岭路边的“接引楼”,就是他的书画工艺品铺子。他的店招很特别:就这样了。

  • 标签: 九华山 居士 人生 书法 工艺品
  • 简介:本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维藩教授给同工的一封信谈起,初步探究了教授神学思想的几个要素:继承前辈的属灵传统、三次蒙呼召的经历、对自己遭遇的认识、对新社会的政治认同、对中国教会的特殊认识、对'三自'爱国道路的深刻领悟和传统文化的熏染。

  • 标签: 汪维藩 汪维藩八十年代初神学思想
  • 简介:“法轮功”邪教组织是社会毒瘤。它的祸害已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为了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家庭的和睦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我们党和政府依法取缔了“法轮功”邪教组织。这完全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也是一切负责任政府的职责所在,因而获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已经取得对“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的决定性胜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应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胜利,因为要使我们全体人民,使“法轮功”广大练习者,

  • 标签: “法轮功 邪教” 社会责任 社会危害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作风
  • 简介:11月29日,沙特阿拉伯政府宣布,今年的穆斯林麦加朝觐(正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事先外界担心的恐怖袭击、踩踏事故和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疫情均没有发生。沙特第二副首相、内政大臣兼最高朝觐委员会主席纳伊夫亲王表示,今年的朝觐取得了“完全成功”,他感谢全体安保人员为保障朝觐仪式顺利进行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同时赞扬安保措施适度高效,确保了各国朝觐者都得到平等对待。

  • 标签: 沙特阿拉伯 朝觐 麦加 政府 传染性疾病 恐怖袭击
  • 简介:维藩是金陵协和神学院的老师,也是一个十分勤勉的神学思考者与写作者,开创了构成金陵神学传统之一的开放的福音派神学。他的神学思考与其对中国教会神学反思历史的梳理是分不开的。本文即尝试从维藩对中国教会神学思考历史的梳理入手,探索其神学思想的灵感来源及其与中国教会的密切关系。

  • 标签: 汪维藩 中国教会 神学历史 开放的福音派 神学反思生生神学
  • 简介:维藩是当代最重要的中国神学家之一,本文尝试从维藩对'中国神学'的理解、维藩神学思考的资源、以及维藩中国化神学的智慧等三个方面,对其神学中国化的努力作一浅探。笔者认为,在其神学思考中,维藩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角度出发,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相连接,但同时又不失以圣经启示和基督教传统作为其中国神学思考的规范。中国神学要成为一门中国学问,就应是'践履之学',是'效法基督'、以基督为中心的神学。首先,他认为,以圣经为权威、为规范,应该是在中国做神学的不拔根基。其次,他珍视两千年来的基督教传统,将基督教传统看为中国神学思考的源头之一,任何割断教会传统的中国神学,不会有生命力。再次,对他来说,中国神学家还有自己的思想之井,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能让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相激相荡,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去阐释基督教信仰。复次,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来自中国基督徒信仰群体和个体的信仰经验。维藩神学中国化的智慧可以从他的道成肉身的神学中反映出来。道成肉身是他整个神学的起点,而三一信仰则是他整个神学的基石。他以基督为中心的道成肉身的神学是以上帝和人为两个焦点。在中国神学的戏剧中,既不是上帝的独角戏,也不是人的独角戏,而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他的神学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基督为中心的神人共在的神学'。他的神学思考在严肃地对待圣经和传统的同时,又严肃地面对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或许也是今后的中国教会神学工作者在神学中国化的思考中,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 标签: 神学 中国化神学 基督为中心的神学 道成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