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亡者:成都教区教区长李枝刚神父(2011年5月10日当选为成都教区主教候选人),圣名西满,因肝癌治疗无效,于2011年6月18日安息主怀,享年48岁;曾瑞莲修女,圣名玛利亚,福建莆田市人,于2011年农历正月19日蒙召,享年84岁;林鸟新教友,圣名方济各,福建莆田市人,于1954年农历10月28日蒙召,享年72岁;

  • 标签: 1954年 莆田市 候选人 享年 玛利亚 教区
  • 简介:江西鹰潭市谢公生神父,圣名伯多禄,于95年10月22日病逝,享年69岁;王文祥教友,圣名维我乐,山东苍山人,于95年4月10日逝世,终年71岁;戴桂芝教友,圣名小德兰,辽宁辽阳人,于1995年12月12日逝世,终年73年;浙江江山市毛苏友

  • 标签: 圣名 江西鹰潭市 山东苍山 山东惠民县 江山市 长宁县
  • 简介:河南省方城县老城东北隅,耸立着一座千年古道观,这就是盛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的道教中心——真宫。据史书记载,真宫始建于东汉,是光武皇帝为其姐姐湖阳公主建造的修真行宫。当时的真宫地势高耸,风气极佳,林堤园围,城墙巍峨,山门东开,潘河环绕,宫内古木参天。碎石林立,殿堂掩映,晨钟暮鼓,道乐齐奏,诵韵盈耳,真乃洞天福地。

  • 标签: 行宫 风气 公主 城墙 史书 东汉
  •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吸收传统的井宿主司水事的观念,将"月宿东井"日作为沐浴养生的吉日,并结合道教的长生成仙信仰,认为"月宿东井"日还是存服月之黄华、天人共浴的日子,有助于得道升仙。这种观念发展至宋代,逐渐被用于祭科仪中。法师在祭仪式中通过存想身体内和天空中的井宿图景,将井宿的司职运用于为亡魂沐浴和水,从而有为亡魂涤荡形骸和改变亡魂生存状态的功效。从道教对井宿的信仰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以"月宿东井"日沐浴养生,还是在祭仪式中存思"月宿东井"图景为亡魂沐浴和度,无不体现出道教"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天人合一"观。

  • 标签: 井宿 沐浴 祭炼 天人合一
  • 简介:本文认为,基督宗教凸显的是信仰和对教会的奉献;道教内丹则更多的关注入的生命内在体验层面。基督宗教灵修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基础的宗教性修炼,以上帝为中心,灵修的目的旨在建立人与天主的关系,是以“爱”为纽带以团体的方式修行,其修行方式外在、被动,忽略了人的主动性地位。这跟道教内丹以人为中心的性命双修以及“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动修炼有很大差异。对命功的忽视使得基督宗教的灵修在理论上难以提升,在实践上可操作性不高。但事实上,在基督宗教那里,在人与上帝的共融中,很多类似道教内丹修炼的命功体验,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已经发生了。

  • 标签: 基督宗教 灵修 道教内丹 性命双修
  • 简介:汉墓中可见大量以庖厨场面为题材的画像,其典型者如山东诸城凉台东汉墓出土画像石中的庖厨图(图1),场面盛大而井然有序,是汉画庖厨图中的精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郑州新密打虎亭村汉壁画墓中室北壁则有彩绘的宴乐场景,场景宏大,绘制精美。汉墓画像中,庖厨图似乎是必备的内容,究竟有何寓意?或许,对庖厨图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在表达"去饥饱食"的愿望。从古至今,吃饭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食物相对匮乏的古代社会,饥饿与疾病是人们最主要的两大自然死因。人一日不食则饥,"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 标签: 汉墓 吃饭问题 耳无闻 国家一级文物 汉画 汉壁画墓
  • 简介:宋代以来道教科仪爆发式出现,其中既有独具特色的创造,也有承先启后的总结。在科仪文本的编撰过程中,既有吸取前代资源的地方,也有自行改编与挪借的地方。风动幡动作为著名的禅宗公案出现在道教科仪中,无疑是十分有趣的现象。除作为典故引用,一般不存在意义的变化以外,有关文本往往道教化,与原本的公案存在意义与功能上的差异。其中,在清末广东全真科仪《先天斛食济幽科》中,有关文本运用于摄召仪节,具有觉悟亡魂的意涵。而该公案之所以能被运用于道教科仪并生发新的意涵,与宋代以来道教科仪中召魂法术及用幡规矩的变化以及中古道教经典文本《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在宋代道教科仪中的意义转变有关。

  • 标签: 先天斛食济炼幽科 摄召科仪 禅宗
  • 简介:《蓬壶度科仪》(全称《太上蓬壶津济度法食真科》,后简称《蓬壶》)是目前南通地区广泛流通的度亡科仪,传自太乙教掌教萧抱真,汇集各派度之大成.

  • 标签: 南通地区 科仪 三元 道教
  • 简介:据笔者多年调查,柳本尊化道十及其相关的造像,大足除宝顶山外,还有普圣庙、保家村和陈家岩石窟;毗邻安岳县东南50公里与大足界临的石羊场地区有毗卢洞、华严洞和山寺石窟三处,均无纪年镌记,虽然多认为是宋刻,但年代说法不一。此外周川其他石窟中尚未发现柳氏造像形迹,成都青白江弥牟地区亦论视无复遗迹,但清代《汉州志》还记有本尊出生事只言片语。过去学术界一般多认为中国汉地密教历经“会昌法难”走向衰落,乃渐至“绝响”。大足、安岳石刻造像表明,晚唐、五代年间四川柳本尊教异军突起,南宋赵智凤又创造性地把柳教弘扬光大,石窟造像中柳、赵二本尊均已居佛位。这就为研究中国密教史和佛教考古学提供了新资料,提出了新课题。笔者仅将近年来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组织勘查宝顶山石窟造像所得,以及多年来对大足、安岳柳本尊造像的调查所获,作一简报,就正于方家。

  • 标签: 柳本尊 摩岩造像 宝顶山石窟 石窟造像 左手 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