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五爱”公德教育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对于“五爱”内容之一的爱劳动方面,我国心理学工作进行了一些研究。有人探索了小学儿童公益劳动观念发展的特点,有人采用开放式问卷法及两难故事法对中小学学生的爱劳动观念的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研究侧重于对不同的劳动形式的观念发展方面。在此,我们采用对偶故事法,着重对劳动本身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的普遍的、一般的劳动观念的发展,目的在于了解小学儿童劳动观念的发展状况,探索小学儿童劳动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为增强儿童劳动观念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劳动观念 小学德育工作 故事法 小学儿童 公德教育 发展研究
  • 简介:本文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农民的需要层次,认为生理需要仍是大多数农民的主要需要之一,同时我国农民的需要层次存在地区差异。本文还认为致富动机、创业动机和学习动机是当前我国农民的主要动机。

  • 标签: 农民 需要 动机
  • 简介: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情感平衡量表以及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测查了227名农民工。结果如下:1、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感、负性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情感平衡呈显著正相关,与正性情感相关不显著;2、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已婚农民工比未婚农民工体验到更多正性.情感。结论: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自尊 主观幸福感 农民工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监狱基层男性警察的情绪劳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100名监狱基层男性警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监狱基层男性警察的情绪劳动表现策略在受教育程度上无显著差异;②26-30岁监狱基层男性警察使用表面表现的频率比较多;③在职位方面,干事使用深层表现的频率比一般管理警察的高;④警龄长和已婚的监狱基层男性警察运用自然表现的频率比高。结论监狱基层男性警察在情绪劳动表现策略中最经常使用的自然表现,其次是深层表现,最后是表面表现。

  • 标签: 监狱基层男性警察 情绪劳动 调查
  • 简介:本研究从认知视角入手,采用被中介的调节研究设计,探讨农民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通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过程,以及创业榜样和创业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创业榜样负向调节农民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关系,同时农民工的创业效能感在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创业效能感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影响越强;除此之外,农民工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中介了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榜样及创业效能感的交互作用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初步建立了以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为中心的农民工创业意向形成机制模型。

  • 标签: 农民工创业意向 一般自我效能感 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创业榜样创业效能感
  • 简介:旨在考察《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了解我国农民工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并与全国成年人常模进行比较。采用《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对来自于全国六大区域的不同性别、年龄段、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别的855名农民工有效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本次调查中《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各分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2)农民工样本核心心理健康素质量表总均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农民工的情绪性素质得分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其他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4)农民工坚韧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人际健康和情绪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自我概念、坚韧性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存在显著的职业差异。结论:《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适用于农民工群体;农民工情绪性素质优于全国常模。其他所测心理健康素质的负载量与全国常模处于同一水平。

  • 标签: 农民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
  • 简介:近十年来关于农民工心理状况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民工心理现状、造成农民工心理困境的原因、应对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对策等,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农民工心理问题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农民工与农民农民工与城市下岗工人以及不同地域的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别缺乏比较研究。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不足之处。

  • 标签: 农民工 心理 综述
  • 简介:研究基于情绪感染理论,探索在情绪劳动中员工与顾客的交互过程对于情绪劳动策略及工作绩效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201名服务型员工,探讨了情绪劳动策略、顾客反应、情绪耗竭、工作满意度、顾客冲突解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采用深层扮演的情绪劳动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情绪耗竭,从而增加工作满意度,提高顾客冲突解决能力;顾客反应在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耗竭之间起调节作用;并且情绪劳动策略在不同顾客反应下会发生动态改变。

  • 标签: 情绪劳动 顾客冲突解决 情绪感染理论 情绪劳动动态性
  • 简介:基于Berry等人提出的“移民适应理论”,考察了城市农民(失地农民农民工)城市适应策略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歧视知觉的关系.311名失地农民和461名农民工受邀填写城市适应策略问卷和歧视知觉问卷.结果发现:①中国城市农民(失地农民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策略主要由“分离策略”、“同化策略”、“角色认同混乱”和“混合策略”四种形态构成.②歧视知觉对城市农民的城市适应策略具有广泛而普遍的预测效力,歧视知觉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分离、同化策略或陷入角色认同混乱;歧视知觉负向预测混合策略.③歧视知觉对城市农民的城市适应策略的预测方向和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调节.

  • 标签: 失地农民 农民工 城市适应策略 歧视知觉
  • 简介:目的:了解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现状,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本研究的被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结果:(1)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8.73%,排在前四位的影响因子是: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2)农民工子女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和精神病性6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常模;女生的人际敏感、偏执、敌对、强迫和精神病性5因子均分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强迫、人际敏感、忧郁和精神病性4因子均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3)“留守子女”的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和精神病性5因子均分显著高于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结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不高,社会应给予高度关注。

  • 标签: 农民工子女 心理健康 SCL-90
  • 简介:主要探讨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工作倦怠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山东省5家医院的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对躯体化、焦虑、妄想和精神病性有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对工作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表现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两个方面。工作倦怠是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变量,工作倦怠对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情绪劳动通过工作倦怠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 标签: 情绪劳动 心理健康 工作倦怠 中介作用
  • 简介:以33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被试,从社会比较的视角。探讨威胁情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比较策略与身份选择的关系。研究采用了虚拟创设威胁情境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测查了不同认同类型农民工比较策略使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威胁情境下,不同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在比较策略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市人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回避比较策略;农村人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选择新的比较维度策略;模糊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降低比较维度重要性策略。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比较策略 身份认同
  • 简介:运用情绪智力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获益支持问卷以及情绪劳动策略问卷对400名服务行业员工进行施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探讨获益支持及情绪劳动策略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服务行业员工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员工情绪智力,获益支持、情绪劳动策略及主观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3)获益支持与情绪劳动策略在员工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获益支持 情绪智力 情绪劳动策略 服务行业员工
  • 简介:采用“中国成年人情绪性量表”“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中国成年人坚韧性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SCL-10”对559名农民工进行了测试,旨在考察农民工情绪性、坚韧性和弹性特质的负载情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农民工的积极情绪性特质和坚韧性特质的负载量显著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而弹性特质负载量显著低于全国成年人常模;情绪性、坚韧性和弹性特质对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对心理痛苦症状具有显著反向预测作用。

  • 标签: 农民工 情绪性 弹性 坚韧性 心理健康 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