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几年高校兴起的心理辅导新形势,由于其覆盖面广、效率高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因发展时间较短,也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对在高校中开展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 标签: 朋辈 团体心理辅导 高校
  • 简介:当今由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群体和个体心理障碍层出不尽,已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我们讲社会心理因素(sociopsychologicalfactors)是构成社会心理的各种现象的总和。社会心理是由大群体心理、小群体心理、集体心理及个性心理构成的。属于大群体心理的有民族心理,例如民族自我意识、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风俗与习惯、民族传统以及民族的社会定势等;其他大群体心理也都有各自的社会心理成分。

  • 标签: 团体心理咨询 社会心理因素 群体心理 实务 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心理
  • 简介:焦虑症是神经症常见的一种。焦虑症者的内心深处往往有一种无法解脱、不愿正视的心理问题,焦虑只是那种矛盾、冲突的外显,借此作为防御机制,以避免接触那更深层的困扰。本辅导方案的团体类型是大学生,是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情绪而设计,它并不是针对特别严重的神经症患者,只是用理性情绪疗法的思想解决大学生一般的生活、学习适应及情绪困扰问题。对团体辅导活动进行了设计。

  • 标签: 大学生 焦虑症 团体辅导 方案
  • 简介:采用元分析方法对青少年与其同伴团体学业成就的同质性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检索,共20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筛选标准(N=40684)。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效应值异质,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漏斗图和Egger’s检验显示,文献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整体效应检验为青少年与其同伴团体学业成就呈同质性(r=0.32,P〈0.001);调节效应结果发现,青少年与其同伴团体的学业成就同质性受同伴团体测量方法的调节,但不受被试年级与学业成就测量方法的影响。

  • 标签: 同伴团体 学业成就 元分析 调节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高职新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效果。方法选取两个平行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41人,做连续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控制组50人,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用师生关系量表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前后测。结果运用t检验对比实验效果,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新生的师生关系(F4.89,p〈0.001)、同伴关系(t=3.03,P〈0.05)均有显著的干预效果。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高职新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有效形式。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新生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 简介:本文以实际观察与体验出发,综合已有研究成功,具体讨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大学新生主要面临的适应、人际关系、学习与自我意识的心理问题,并对团体辅导在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高校政工干部与辅导员开展新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团体辅导 新生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为了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和应付方式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针对未成年重危罪犯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应付方式问卷(CopingStyleQuestionnaire,CSQ),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SCL-90总分前后测平均减分率为17.3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等维度的前后测差异显著(p〈0.05),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2、应付方式的退避维度(t=2.88,p=0.02)前后测差异显著,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自责维度(t=1.95,p=0.08)前后测差异临界显著,后测分数低于前测。启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促进未成年重危罪犯掌握积极的应付方式,是提升未成年重危罪犯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值得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未成年罪犯 团体辅导 心理干预
  • 简介:本研究以团体辅导理论为基础,采取实验的方式,考察团体辅导对西藏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团体辅导前后SCL-90量表对西藏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有一定效果的。通过学生自评,传统的课程结合团体辅导效果比单纯的授课要好。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生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沙盘游戏对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研究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筛选在人际交往有困难的12名初中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结果:团体沙盘游戏对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表达交谈有着显著效果。结论:团体沙盘游戏可以作为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工具加以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团体沙盘游戏 人际交往能力 初中生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膜拜团体实施感觉剥夺的主要程序、膜拜成员心理变异特征和心身损害后果,揭示膜拜团体人为制造感觉剥夺的本质就是精神控制。消除膜拜成员感觉剥夺主要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互助式、替代式信息激励方法。

  • 标签: 破坏性膜拜团体 膜拜成员 感觉剥夺 信息激励
  • 简介:使用被试问实验设计,分别研究了个体和团体两种不同的任务情境中。心理卷入强度高低对决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个体还是团体任务情境,不同的心理卷入度的决策者,决策结果差异显著;高心理卷入情境下,决策者的决策更为客观和公平。(2)团体任务高心理卷入情境下,学生对自己小组的评价和对其他小组的评价差异不显著。(3)团体任务情境中成员的决策结果比个体任务情境的更为客观。

  • 标签: 决策行为 心理卷入强度 参照点
  • 简介:通过对1275名初一青少年开展为期半年的追踪调查,考察了同伴团体对青少年早期个体学业成就的影响,及感知学校氛围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控制学校虚拟变量、年龄、性别、同伴团体规模及个体前期学业成就之后,所在班级前期的平均学业成就能显著预测个体后期学业成就;(2)同伴团体的学业成就能正向预测个体后期的学业成就变化,但班级相对于同伴团体的情境效应不显著。(3)在个体和同伴团体水平,感知学校氛围各维度不能显著预测个体后期学业成就,但同伴团体平均学业成就与该团体整体感知到的教师支持的交互项可以正向预测个体学业成就间隔半年后的变化。

  • 标签: 同伴团体 学业成就 感知学校氛围 青少年早期
  • 简介:本研究总结了已往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出发,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状况,并选取15名师范类大学生,采用团体心理训练这种形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干预研究。通过量表评估及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如下:(1)团体心理训练能通过提高师范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人际关系问题。(2)本研究所使用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方案对于改善师范类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可行的、有效的。

  • 标签: 师范类大学生 人际关系 团体心理训练
  • 简介:目的:本文从当事人的视角,深入研究团体辅导对于团体成员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CQR)方法,对15个来自不同团体的当事人的深度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团体辅导效果相关的域有4个,即团体辅导的过程效果、团体辅导效果获得的过程和体验、团体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团体辅导的后续效果。结论:当事人眼里团体辅导效果的内容广泛且丰富,团体依恋既是团体辅导效果的内容也是基础性的疗效因子。

  • 标签: 当事人 团体辅导效果 CQR
  • 简介:运用社交认知绘图(SCM)、班级戏剧量表与同伴提名等方法调查了处于同伴团体形成关键期的小学四、五年级学生294人,以考察同伴团体诸变量对个体学业成就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拒绝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伴团体在小学四、五年级尚处于初步形成期,其密度和中心势均随年级升高而提高;(2)性别、学业成就和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团体形成的主要因素;(3)个体学业成就对同伴接纳与亲社会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同伴拒绝与退缩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4)团体密度和团体学业成就在同伴接纳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团体中心势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团体学业成就对亲社会行为与个体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 标签: 同伴团体 小学生 学业成就社会行为 同伴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