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系统探讨2~3岁幼儿对存在多个个体的交流场景中信息传递的理解。结果发现幼儿能够根据交流者的选择偏好预测接收者的行为(实验一)。当破坏交流双方的联合注意信号(实验二)、改变测试对象(实验三)或测试前交流者离开任务场景(实验四)时,幼儿不再根据交流者的偏好来预测接收者的行为。上述结果说明交流双方的联合注意是幼儿理解信息传递的重要因素,这些结果为社会交互和意图行为的认知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交流 信息传递 共享意图 联合注意
  • 简介:医患互动产生的资源交换过程,既能满足医患双方作为交换主体的需要,又是彼此展示自身值得被信任的途径。交换资源的透明度、协商过程、持续性影响医患信任的建立。医方公开记录、说明医疗方案和结果、通俗化表达医学术语,以及患方表明意愿、偏好、对医疗信息的反馈,这些方式通过提升医患资源的透明度,有助于双方判断资源交换过程的风险,为医患之间共同商讨并选择医疗方案的协商交换过程,提供风险排除与信任建立的基础。另外,人情或关系资源的持续性互惠交换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相信彼此不会损害对方的利益,所以,医患双方若产生持续性的资源交换效果,同样可以证明自己值得被信任。

  • 标签: 社会交换 医患信任 透明度 协商交换 互惠交换
  • 简介:在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模型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创业教育学生满意度模型,利用天津市两所创业教育典型高校2052名已参与创业教育项目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采用PLS—SEM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期望、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对学生满意度均有直接且正向的影响,学生满意度对学生忠诚有直接且正向的影响;学校形象对于高校创业教育学生满意度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学生期望产生间接影响;学生满意度直接正向影响学生忠诚。学生满意度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是学生期望和质量感知产生的直接效用,二是学生期望通过影响质量感知和价值感知而产生的间接效用。根据研究结论,对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创业教育 学生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禄劝彝族基督徒苦难应对方式的质性分析,扎根社群文化,构建彝族基督教社群抗逆力提升的动态过程。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个案的苦难叙事,探讨如何调动内外在资源的微观机制,从少数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之中提取苦难应对方式。

  • 标签: 彝族 基督徒 抗逆力 应对方式 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