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以往许多研究探讨了各种视觉特征对数量判断任务的影响,但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本研究依据信号检测论原理对刺激特征影响数量判断的方式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刺激大小、形状和分布均匀度等因素可影响数量判断的反应标准,但不会影响辨别力;刺激聚集或组块会直接对数量判断的辨别力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刺激特征对数量判断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一方面,人类具有从刺激特征中直接抽取数量信息进行认知比较的能力;另一方面,刺激点聚集或组块可以直接影响被试的数量感知。此外,我们还推测,组块是通过改变客体表征的方式来影响数量感知的。

  • 标签: 数量感知 数量判断 信号检测论 组块 客体表征
  • 简介:灾难前的预感震惊全球的美国“9·11”袭击事件发生不久,从灾难中逃出的幸存者中便出现了许多离奇的传说。据有关媒体报道,这些幸存者都曾有过一种不安的模糊感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就在袭击发生不久前,很多幸存者基于不能言说的本能反应,开始改变了他们原来的工作或行动计划。

  • 标签: 感知 幸存者 袭击事件 媒体报道 灾难 反应
  • 简介:<正>请你先看一看图一,这是一幅多义图形。当你凝视左上方小点,看到的是一只"老鼠",如若转过来凝视中央小点,却是一个"带眼镜的老头"。这就表明,人们的视

  • 标签: 视知觉 组织化 图形 凝视 视觉现象 多义
  • 简介:<正>受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委托和兄弟院校的要求,杭州大学心理系和教学仪器厂试制成功了"视觉实验多用仪"。该仪器是心理学教学实验的基本仪器。仪器由变速幅度(400—3500转/分)较大的专用马达、可控硅无级调速器、微型光源、缺口大小不同的节光器、观察屏以及大小圆形与锯齿形的填绒色纸等组成,可做明度差别阈限、视觉后效、颜色的明度与饱和度、颜色的混合、闪光信号的选择,以及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等视觉实验,此外还备有电风扇叶

  • 标签: 视觉实验 多用仪 实验心理学 基本仪器 教学实验 普通心理学
  • 简介:<正>一、训练的重要性智力是一种能力。人的能力可分为两大类:心智能力和操作能力。前者就是指的智力,后者则是指的由前者控制、指挥和调节的肌肉活动能力,两者又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联系,并统一于人的整体活动之中。因此既能因心灵而手巧,又能由手巧而心灵。人的活动,不论多么复杂,都可以抽象地看作反射弧的形式。人的高级活动,则是由多个同时性的、继时性的、或交叉性的、平行的反射弧构成的复杂反射弧。智力落后儿童的第一性障碍,多数发生在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区。当前医学科学对人的大脑皮

  • 标签: 活动训练 智力落后儿童 弱智儿童 听觉训练 正常儿童 反射弧
  • 简介:网页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的视觉加工机制,尤其是人的视觉搜索机制。网页信息的视觉呈现会影响人的视觉搜索效率,包括页面信息的密度特点,页面标签和页面结构,文本的分栏方式以及视觉刺激间的匹配。在网页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人的视觉特征主要包括视觉搜索的位置特征,搜索模式,眼动特点以及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性。

  • 标签: 网页设计 视觉搜索 视觉加工
  • 简介:通过两项视觉特征捆绑实验,探讨注意的作用及机制。实验1采用双任务范式,考察不同注意分散水平下的错觉性结合(IC)差异。实验2采用空间提示范式,考察集中注意和分散注意条件下的IC差异。两个实验结果都表明,注意在视觉特征捆绑中起重要作用,集中注意能有效地减少IC的出现。同时,注意对特征捆绑的调节作用表现出距离效应,即近距离比远距离的IC错误多,提示注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空间距离信息有关。

  • 标签: 特征捆绑 注意 错觉性结合(IC)特征整合理论
  • 简介:音乐情绪感知是指听众对音乐表达情绪的认知和理解。本研究选取3岁、4岁、5岁和大学生四个年龄阶段的中国被试.探讨了他们分别在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条件下,对愤怒、悲伤、抒情和高兴四类情绪的感知能力及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儿童音乐情绪感知能力随年龄的上升而提高,其中,4岁是儿童获得基本感知能力的重要时期,5岁时已达到成人水平;(2)儿童对高兴情绪的感知能力优于其他情绪类型;(3)儿童对中国音乐情绪和西方音乐情绪的感知能力并无显著文化差异。

  • 标签: 音乐 音乐情绪感知 发展 文化 情绪
  • 简介:<正>杭州大学心理系为执行"儿童生长发育和智能发展研究"的项目计划,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育部的安排下,派出了汪文鋆、卢琬君、王重鸣和我四位教师,于一九八三年十一、十二月间赴美国、加拿大、瑞士三国,近行了为期三十八天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的考察访问。考察期间,我们在美

  • 标签: 儿童心理学 儿童精神病 心理研究 加拿大 发展研究 儿童认知发展
  • 简介:旨在探讨颜色属性对基于时间的图形预览搜索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视觉标记实验范式的变式考察三种颜色的图形刺激的预览收益。结果发现:搜索与旧干扰物相同颜色的靶子和搜索新异颜色刺激并未出现反应时的差异,而且,两者都快于搜索与新干扰物颜色相同的靶子。这说明,在图形刺激的预览搜索中,观察者没有主动抑制旧干扰物的颜色,而是主动加工新出现的刺激。还探讨了基于颜色标记的抑制机制和主动非抑制机制。

  • 标签: 预览搜索 预览收益 颜色 视觉标记
  • 简介:视觉搜索是许多作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成份,对视觉搜索中扫视策略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本实验利用眼动测量技术记录了等目标概率下视觉搜索的眼动过程,以了解目标觉察时的扫视模式。结果表明,当目标概率相等时,注视点的分布与目标概率的分布一致,平均注视时间主要在240-320ms之间。被试的扫视模式存在着统计依存性,即具有固定的扫视模式。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扫视模式也表现在下一个注视点的位置取决于以前数个注视点的位置,可用ARMA(2.2)或ARMA(3.3)拟合。频谱分析结果表明被试使用相同的低频扫视模式。

  • 标签: 视觉搜索 注视点 扫视 分析结果 目标概率 注视时间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智商水平的弱智儿童的视觉图形辨认能力的差异,并与同龄正常儿童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智商在31-51,平均智商为41.6,均龄为11.7岁的弱智儿童,在图形以0.05秒速度的呈现条件下,平均辨认正确率为21.4%;在以0.01秒速度呈现的条件下,平均正确率为20.7%.智商在55-75,平均智商为62.0,均龄为10.2岁的弱智儿童,图形以0.05秒速度呈现时,平均辨认正确率为48.5%;在以0.01秒速度呈现时,平均正确率为45.0%.与同均龄的正常儿童比较,无论在哪一种呈现速度条件下,对图形辨认正确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 标签: 弱智儿童 视觉图形 实验研究 辨认能力 智商 心理过程
  • 简介:根据生命史理论,童年经历和当前的环境生存压力是对个体的生命策略产生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本研究认为,人际信任也是一种生命策略使然,因此,可以从上述两个因素来探究人际信任的机制。从该理论出发,研究聚焦童年经历对成年后人际信任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并考察与童年经历相比,对当前环境压力感知影响个体人际信任的程度以及二者是否存在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童年资源缺乏的个体比童年资源充足的个体在成年后人际信任水平低;(2)童年主观高社会经济地位个体比童年主观低社会经济地位个体成年后的人际信任水平高;(3)童年不稳定的个体比童年稳定的个体在成年后更缺乏安全感,人际信任水平弱;(4)个体对当前环境的压力感知会影响个体的人际信任,感知到当前环境的压力会降低个体的人际信任,但是并没有与童年资源、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和童年不稳定性产生交互作用。重视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加强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 标签: 童年经历 生命策略 安全感 人际信任
  • 简介:对扫视模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信息加工过程。本研究利用眼动测量技术记录了视觉搜索中的眼动过程,以了解目标概率对目标觉察中扫视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目标概率会引起平均注视时间长短的变化;注视点分布不但与目标概率有关,而且受被试所用的扫视策略影响;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以前数个注视点的位置对下一个注视点位置的影响可用低阶的AR或ARMA过程来表示。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在目标概率不同时被试会使用不同的扫视模式,扫视模式在X方向和Y方向也不相同。研究表明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分析扫视模式的较好方法。

  • 标签: 目标概率 注视点 兴趣区域 扫视 分析结果 视觉搜索
  • 简介:运动视觉中的计时行为分为两类:拦截行为和制动行为。“环境—活动者系统”(EAS)中的信息决定着计量行为的控制操作。本文阐明了信息和EAS的特性,通过对tau-margin在拦截行为中的作用以及视觉变量τ对于制动操作重要性的分析,论述了运动视觉中计时行为的控制操作理论。

  • 标签: 信息 “环境—活动者系统”-计时行为 控制操作
  • 简介:近年来国内的欺负研究均是直接采用西方"bullying"的内涵界定、理论假说以及测评工具。本研究采用访谈法,立足本土文化探究欺负现象的本质内涵,为测评工具的研发和问题干预提供现实依据。来自54名欺负者、受欺负者、一般者的访谈结果发现:(1)欺负是一种强者有意伤害弱者,且会给弱者带来伤害的攻击行为,其界定性特征是故意伤害性、受伤害性和关系双方间的力量不均衡性。(2)重复发生性、难以反抗性和道德评判性均是欺负的伴生性特征。(3)欺负现象中蕴含两种关系特征:因果性伤害关系和强弱对比关系。

  • 标签: 欺负 受欺负 力量不均衡性 访谈
  • 简介:采用多目标视觉追踪任务(MOT),探讨物体颜色特征对视觉追踪的影响,同时记录被试的眼动情况,探讨追踪过程中颜色特征对眼动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视觉追踪机制能够对物体的颜色特征进行加工,但加工程度受制于目标物与分心物之间的特征竞争关系。在物体颜色特征条件下,视觉系统采用知觉组织加工策略,以被追踪目标构成的多边形中心为注意中心。在对物体颜色特征的加工中,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相互影响。

  • 标签: 多目标视觉追踪 物体特征 眼动模式.
  • 简介:个体社会地位高低的认知与患者对医信任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又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00名过去一年内自己或家属曾有就诊经历的被试,启动其社会地位感知后考察对医信任的水平。结果显示,社会地位感知与患方对医信任不存在相关关系。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对高社会地位感知组患方的对医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18,p〈0.05),能够有效解释高地位感知组对医信任得分变异的3%。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低地位感知组患方信任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1,158)=2.21,p〈0.05]。研究结论:社会地位感知与患方对医信任不存在相关关系,高低社会感知组对医信任的影响因素是有差别的:高地位感知组对医信任的影响因素是家庭经济收入,低社会感知组对医信任的影响因素是性别。

  • 标签: 医患信任 社会地位感知关系认知 家庭经济收入 性别
  • 简介:研究加工通道的差异以及减法和乘法心算的编码特征,选择100道心算算式,在视觉和听觉两种输入通道下记录并分析了14例正常人的脑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发现,视觉和听觉通道引发了趋势相反的早中期成分,在额区和中央区产生了显著分离。在慢波阶段,听觉通道下更多激活了颞区,而视觉通道下更多激活了顶-枕区,且慢电位的ERP特征也表现出通道差异。减法和乘法运算以左半球激活为主,但听觉通道下的顶区和颞区出现了显著的右半球优势。减法在视觉通道下优势较大,说明其主要依赖视空间表征;而乘法在听觉通道下更具优势,则主要是由于其以听觉的言语表征方式为主。

  • 标签: 输入通道 乘法心算 减法心算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为探究网格在工作记忆中对视觉客体位置编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n-back范式,通过客体位置的确定性和网格出现的不同认知加工阶段,探索了网格线在空间工作记忆视觉客体位置记忆中的作用机制.实验1的结果表明,被试将依据客体的位置确定性强弱来选择类别编码或坐标编码.实验2的结果显示,网格在识记阶段可能有利于位置记忆,而在提取阶段可能有干扰作用.

  • 标签: 空间工作记忆 空间构型 参考系 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