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一、事件背景2011年3月15日(周二)晚上,一名中途辍学、外出打工的初三女生张某,回老家办身份证,顺便回学校看望昔日的同学。晚上张某想在学校宿舍借宿,生管老师查房时,她担心生管老师会反对她留宿,于是藏到了走廊尽头的卫生间,还给同学发了条短信告知自己的藏身之地。

  • 标签: 突发事件 恐惧 应激心理干预
  • 简介:最近,一位家长向我抱怨孩子在家不好好做作业,周末沉迷玩手机,也管教不了,只好求助于老师。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这位家长在孩子教育上头疼的问题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孩子上小学高年级之前基本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直到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妈妈才认识到孩子的教育存在问题,于是辞职专职在家陪读。发现孩子平时在家做作业拖拉,周末沉迷于玩手机,说好要做的作业不能及时有计划地完成,每次母子都闹到吵架的地步,家长也感到无能为力。

  • 标签: 家庭教育 欣赏 肯定 尊重
  • 简介:人生就像心电图,总会有波折,或者考试失利、比赛失分、爱情失意、下岗失业,或者机遇失之交臂、缘分擦肩而过,或者升职遥遥无期、财运杳如黄鹤,或者璞玉无人识、瑶琴无人听,或者英雄生华发、佳人失红颜,任何一种都会让人有挫败感。子曰:“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同理,胜而不骄易,败而不馁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挫折?

  • 标签: 人生 挫折 “四原法”
  • 简介: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学生的自尊心在逐渐增强,他们有意无意地"乔装打扮"着自己,不轻易流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给教育教学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怎样才能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尊重他们人格的前提下,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呢?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语词联想测验"是一种能真实了解学生内心活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了解学生 学生心理 测验法了解
  • 简介:学生的问题行为与自身一些不合理信念或观念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从而引发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由于其自身年龄特点和认知发育的不成熟,他们在描述事件时模糊不清,矛盾、不合理,使问题变得复杂,这时需要教育者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有利于教育者准确地把握学生问题行为的性质、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知,积极归因,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本文借助学生问题行为引发冲突的三个具体案例阐述了具体谈话的概念、应用原则与使用方法。

  • 标签: 具体谈话法 问题行为 校园暴力
  • 简介: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可这时期学生的心理并不随着生理的发展而同步发展。正是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初中生面临着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自卑就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 标签: 自卑心理 初中生 辅导法 周记 心理问题 身心发展
  • 简介: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小学班级管理的关键,它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品性的形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他们活泼好动,自控能力不强,对于班级学习生活中要求做到的规则不能很好地遵守。

  • 标签: 智慧币 阳性强化法 班级管理
  • 简介:本研究采用胡国定教授编制的高中生生存质量测定量表(HSS-QOLS),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年级、性别、学业成绩、文理科、是否学生干部、是否住校等六个变量,对X中学38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生命质量在性别、学业水平及是否为学生干部(含社团成员)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应因性施教,消除无视性别差异的教育现象,关注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差异,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管理和社团活动的机会等。

  • 标签: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高中生 生命质量
  • 简介:人物和事件“快乐屋”在学校的四楼,学生们说我是“住在‘快乐屋’里的‘叶子姐姐”’,出现问题,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跑到“快乐屋”来。这不,一天,我刚出“快乐屋”的门,几个女生迎面跑过来,“叶子姐姐,不好了,你快点来啊,有个同学说要跳楼啊!她说她爸爸妈妈要离婚!她要跳楼!”

  • 标签: 情绪ABC理论 家庭系统排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