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增长及其波动之间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基于一种多元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MGARCH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3年的月度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数据检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增长及其波动的关系。结论表明:高通货膨胀水平引起高的通货膨胀波动,而高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波动导致低的产出增长和产出增长波动,结论的政策含义是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 标签: 通货膨胀 产出增长 波动 MGARCH模型
  • 简介:分类费率厘定中最常使用的模型之一是泊松回归模型,但当损失次数数据存在零膨胀特征时,通常会采用零膨胀模型来解决。本文讨论一些零膨胀模型在非寿险中的应用,并通过对一组汽车保险损失数据的拟合,发现零膨胀模型可以有效改善对实际损失数据的拟合效果。

  • 标签: 泊松回归 负二项回归 零膨胀模型 Hurdle模型 索赔次数
  • 简介:<正>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这个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经济生活力面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通货膨胀。近几年来,我省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从1988年到199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上涨21.8%、18.5%、2.1%,2.8%、5.7%和14.6%。今年上半年,涨势更为迅猛,与去年同期比,每月平均上涨达24.1%。这个涨幅是改革以来最高的。同时大大突破国家下达的物价控制目标和高于全国同期的平均涨幅。今年下半年我省的物价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 标签: 转轨时期 通货膨胀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内部比价 物价总水平 企业价格行为
  • 简介: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又是当前非常现实的问题,特别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该问题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利用AD-AS模型和面板VAR模型,研究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脉冲响应函数看,在受到土地供给冲击时,通货膨胀在同期没有发生变化,在第一年受到正的影响,但在第二年之后主要受到负的影响,并且累积响应为负;从方差分解看,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波动的解释程度较小.政府可以通过对土地供给的调控,使中国宏观经济处于“高增长,低膨胀”的平稳状态.

  • 标签: 土地供给 通货膨胀 AD-AS模型 面板VAR模型
  • 简介:控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通货膨胀率(包括通货紧缩率)和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如何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是政府的难题.文章通过定量分析,考察了我国所应该保持的最优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 标签: 通货膨胀 失业 潜在GDP 最优控制
  • 简介:文章利用2001~2005年CPI和批发粮价的月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并构建均衡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说明无论长短期通货膨胀对粮价都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验证了通货膨胀通过改变粮食市场参与主体的预期影响粮价的假说;在长期粮价对通货膨胀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粮价长期高位运行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在短期内粮价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弱,不支持粮价上涨短期内即会引发通货膨胀的观点。

  • 标签: 通货膨胀 粮价 协整 均衡修正模型
  • 简介:"费雪效应"假说认为股票投资是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理想工具,而已有实证研究发现二者的关系并不确定。研究表明,在任何时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股票收益率之间正相关、负相关关系都是存在的。同一时期的正负相关关系取决于正通胀冲击和负通货膨胀冲击的相对重要性。正通胀冲击使得通货膨胀率和实际股票收益率正相关,负通胀冲击使得两者负相关。对我国1992年1月至2011年3月的检验表明整个样本区间内两者呈现负相关。在1992年1月至1999年12期间,由于负冲击占主导,两者呈现负相关;在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由于正冲击占主导,两者呈现正相关。

  • 标签: 实际股票收益率 通货膨胀率 SVAR
  • 简介: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波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对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有影响,并且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时期更长.

  • 标签: 货币供应量 VAR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分析
  • 简介: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受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价格很容易由此而波动,当出现农产品价格上涨时,人们总会担心引起通货膨胀。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并使用1992年和2002年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农产品及其相关联的部门产品价格上涨对其他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影响程度很小,因此不会造成全国整体物价水平的大幅度上涨,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 标签: 通货膨胀 投入产出法 价格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