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受诸多原因限制,22个人口较少民族(第四次全国人普查10万人以下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面临着更加艰巨任务.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发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发展 全面小康建设
  • 简介:中国类学学者访谈录,从中国学者进入人类学领域经历,中国学者对人类学学科建设思考,中国学者对人类学理论探索,中国学者对人类学本土化或中国化所作努力,中国类学与其他学科互动态势,中国类学与国际人类学交流,中国学者对人类未来关怀等方面,对中国类学近20年发展作了比较忠实、全面的记录,这对中国类学史史料积累极具学术价值一件大事.我们从坦率诚恳,如实说出关于中国类学发展种种情况、意见、观点、看法评论中,既看到了人类学中国百年发展成果,又窥见了新世纪人类学中国发展美好前景.

  • 标签: 中国 人类学 学科建设 本土化 人文关怀
  • 简介: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十九世纪中期,传入我国则是本世纪事。对于这门年轻学科中国由最初传入到九十年代这段不平凡发展历程,想必人们还相当缺乏了解。本文便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对八十多年来中国类学发展进行了简明而具体总结,以期引起更多的人们对它重视研究兴趣,为尽快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而共同努力。

  • 标签: 中国人类学 民族学 分科发展
  • 简介:本文认为中国类学发展困境前景并存。中国大陆学术界对人类学与民族学这两个名称界定与涵盖范围没有一个共识,功利主义压力,以及现有人类学方法不足以有效地研究中国社会是中国类学发展困境。但是中国类学发展前景又是十分美好,其主要内容:现代人类学将在新中国资料中受一次洗礼,从而变得更有世界性,升到更高理论水平中国丰富文献成果将对整个人类文化变迁历程有一个更清楚更准确认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最终能共存共荣以大团结为结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人类学可以对此提供全面、客观、系统解释,以向全世界提供中国经验;中国类学者应充分利用人类学比较方法与结构分析方法深入中国文化资源,把其中认知方式,世界观与价值提炼出来,以充实甚至更新现代人类学。

  • 标签: 中国人类学 困境 前景
  • 简介:从依附性人格形成原因、时代变异特征及它对传媒损害谈起,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希望能对中国传媒发展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 标签: 依附性人格 传媒 传统文化 舆论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国朝鲜族人口问题状况介绍分析,认为生育率低朝鲜族人口增长率低最直接原因.

  • 标签: 中国朝鲜族 人口 生育率
  • 简介: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除人口最多汉族外,广袤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着55个少数民族,而在少数民族中,一些民族人口数量更少,有的只有几万人或寥寥几千人。其中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普查时人口10万以下就有22个,即西藏门巴、珞巴族,福建和台湾高山族,

  • 标签: 民族发展理论 人口数量 政策实践 实践研究 中国 评介
  • 简介:自1934年部分东迁哈萨克人首次进入青海境内起,经过10多年迁移与纷争,至1954年时哈萨克人口总数1500左右。之后30余年间青海哈萨克人进入了稳定生活时期。1984年他们中绝大多数决定返迁北新疆各地,而自1985年春天始部分又陆续返回青海格尔木市周边游牧地区,直至2001年,政府主导下大部分被整体安置在青海省大柴旦马海地区,少部分迁移至新疆奎屯开干齐镇。自此,马海哈萨克村成为青海省唯一哈萨克族村落,至2014年4月,总人口为484人。梳理青海哈萨克族1934-2014的人口变迁不难发现:反复迁移造成青海哈萨克族人口变迁决定性因素。

  • 标签: 青海哈萨克 人口变迁 反复迁移
  • 简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流动人口规模增大、流动原因经济性强、流动季节性无序性明显、流动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居多但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从事职业具有民族经济文化特点且以体力劳动为主、居住大分散小聚居等特点。这些特点存在及其变化,对城市民族关系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了解、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城市和谐民族关系建立。

  • 标签: 城市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特点
  • 简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一项德政工程。但在实施这一发展规划时还应该注意对其语言文化保护。全球化冲击强势文化影响下,中国较少民族语言有些已濒临消亡,成为濒危语言。因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时。研究保护濒危少数民族语言十分必要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濒危语言 多样性
  • 简介: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论述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所面临机遇挑战,指出了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意义,进而提出了在当前维持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稳定一些对策措施。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社会稳定 意义与措施
  • 简介:文章依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实地调查资料,对土族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生育与死亡、婚姻家庭、文化程度及产职业构成等作了详尽分析,并对土族人口演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土族 人口 生育率 调查
  • 简介:蒙古族早期人口若干问题探索孟古托力蒙古史研究中,人口问题,因缺少可以信赖资料,始终是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对古代人口,更艰于考察,长期得不到较好解决。其中很多问题,只好陈陈相因,人云亦云。深入探讨这个课题,具有一定意义。它是人口史,社会史重...更多还原

  • 标签: 早期人口研究 人口史 人口数量 户口制度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 简介:本文以CSSCI2000至2007年收录各学科论文引用文献中被引量较高图书相关数据为样本,深入分析入选其中国外学术著作各学科中种数及比例、占本学科入选图书种数比例、被引次数及比例、占本学科入选图书被引次数比例、平均被引次数。揭示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文社会科学领域影响。

  • 标签: 国外学术著作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学术影响力 引文分析
  • 简介:本文依据CSSCI(2000—2007)数据库收录我国文社会科学论文引用图书频次数据统计,列出了各学科内入选国内学术著作种数及其被引次数以及入选国内学术著作被引次数占本学科入选图书被引次数比例等数据,来分析国内学术著作对我国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

  • 标签: CSSCI 国内学术著作 学术影响分析 引文分析
  • 简介:本文以东北内蒙古地区为重点,探寻教育公平与人口较少民族和谐发展问题;提出“教育振兴人口较少民族振兴重要标志”;国内外成功教育模式证明“教育追赶一定要优先经济追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关键在教育。现阶段“应尽快对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实施全额免费教育”。

  • 标签: 教育公平 人口较少民族 和谐发展
  • 简介: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作为我国56个民族重要组成部分,曾把培育特色游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元经济突破口,虽然起步较平稳,但仍存在规模不大,数量不精,质量不高效益较差等问题;应围绕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从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拓宽融资渠道等入手,使特色游成为北方人口较少民族经济跨越发展加速器。

  • 标签: 北方人口较少民族 特色游 比对分析 症结问题 路径选择
  • 简介:本文就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朝鲜族人口流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指出朝鲜族的人口流动有从农村向城市,从东北传统居住区向山海关以南各地、从中国大陆向国外流动等特点,其人口流动具有从农村向城市,从东北传统居住区向山海关以南各地、从中国大陆向国外流动等特点,其人口流动频繁程度远远超过国内其他民族,这对于分流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调整民族经济结构,转变传统落后意识,提高生活水平,加速朝鲜族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重视和解决朝鲜族人口流动过程中诸多问题,对解决今后相当时期少数民族相关问题,无疑也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 标签: 人口流动 朝鲜族 社会发展 特点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