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肃州战役失利后,白彦率领二千多人马于1873年(同治十二年)从肃州出发,越嘉峪关,直逼乌鲁木齐,计划同北疆的回民武装汇合,共抗清军。然而,当时北疆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古牧地已被阿古柏匪帮侵占,马明已被拘管,致使妥明、马明联合及民团争取清军共同抗击阿古柏的计划遭到破坏,从而使新疆呈现出纷纭复杂的政治局面。一百多年前的回族反清首领白彦,不可能认清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没能继承北疆妥明、马明联合清军共抗阿古柏的策略,而采取了投顺阿古柏以抗拒清军追剿的策略。这就是有人给予白彦加上“封建割据”、“分裂祖国”、“叛匪”等罪名的根据所在。

  • 标签: 阿古柏 白彦 同治十二年 古牧地 政治局势 光绪三年
  • 简介:秦虽然以法家思想治国.但也并不完全排斥以儒家思想治天下。秦法律文书特别是《为吏之道》大量使用儒家伦理道德德目及其实践理论,在秦法律文书中颇多合情合理的条文。然而,对与之相关的焚书坑儒事件以及强大的秦朝迅速土崩瓦解的原因,有必要进行认真审视。

  • 标签: 睡虎地秦简 法律文书 儒家
  • 简介:文光,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特聘教授,《思想战线》主编。先后师从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杜玉亭教授和民族史学家尤中教授。1986年文光教授开始致力于研究百越系统的傣族,这是其学术生涯的开始,1989年他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了百越民族史,博士学位论文《百越的源流与分布》突破了学界以往对古越人研究的时空范围,运用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提出了"百越民族研究整体论",同时还提出了百越系统民族源流研究中的"僚族承上启下说"。博士论文于1993年被收入广西民族出版社《百越文丛》正式出版。

  • 标签: 王文光 百越 民族学家 民族史研究 历史学博士 博士论文
  • 简介:<正>太平天国翼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对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曾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近代中国农民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这是壮族人民的光荣。但是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也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沉痛的教训。金田首义的功臣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人,其祖父先从桂平县碧滩罗禄洞搬迁到贵县奇石那良村,后搬到那帮村。这一带地方是壮族聚居区。其父亲石昌辉,娶六忽村壮族周氏为妻,于一八三一年生了石达开,取乳名亚达。石达开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他“家稍裕”,其

  • 标签: 石达开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曾国藩 洪秀全 韦昌辉
  • 简介:<正>以文学形式描写岭国历史的传记岭·格萨尔英雄史诗,情节错纵复杂,故事生动感人,早已盛名于世。可是,过去和现在,人们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都有不同的见解,对格萨尔其人也众说纷纭。对此,我想发表一些个人浅见。1.“格萨尔”的意思现在藏族许多历史书籍中对格萨尔叫格萨尔大勇者降敌雄狮珍宝,圣人格萨尔大王尊者,磨敌阵为细沙、威震三界的圣人格萨尔大王等。学者们各自根据自己的愿望给

  • 标签: 格萨尔史诗 格萨尔王传 藏族 德格 鲁山 木刻版
  • 简介:<正>由自治区民委组织筹办的欢度瑶族“盘节”活动,于一八四年十二月八日在我院隆重举行。来自河池、百色、柳州、梧州、钦州、桂林、玉林、南宁等八个地区和桂林市、南宁市的瑶族代表五百余人和我院瑶族师生欢聚一堂共度瑶族“盘节”。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河北、山西、北京等省、市也应邀组成代表团前来参加。

  • 标签: 瑶族 盘王节 自治区 南宁市 代表团 桂林市
  • 简介:元明清时期蒙古汗与藏传佛教各派的关系及其影响述略浩勋在我国这个民族大家庭的成员里,蒙藏两族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两个民族的关系源远流长,从13世纪起,两个民族间长期紧锁的大门就已经被打开了。到了16世纪中叶以后,这种关系便日趋密切...

  • 标签: 格鲁派 五世达赖 蒙古族 西藏 固始汗 蒙古地区
  • 简介:该书基于畲村经济较之东南发达区域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选限迄今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人口相对集中的敕木山区惠明寺村为深度田野对象,以其周边六个畲村为田野参照物的点面结合的田野调查方式,以原产惠明寺村历史悠久、品质上乘,曾荣膺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惠明茶之复兴及走向市场为主线,

  • 标签: 景宁畲族自治县 经济变迁 市场 出版 图像 村落
  • 简介:民族关键符号往往在具体文化事象的仪式展演中才能呈现其作为意义载体的文化标志性特征。作为苗族的关键符号之一,苗族史诗《亚鲁》的唱诵通常都是在具体的文化事象语境中完成,而唱诵的过程都会伴随着相应的仪式展演。无论是作为"物化"形成的场景、装饰物以及各种象征性器物,还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史诗内容,都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系统地展现了这一民族关键符号蕴含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一次实地观察到的《亚鲁》史诗唱诵仪式的记述,揭示仪式展演对于民族关键符号及其文化意义生产和呈现的重要性。

  • 标签: 《亚鲁王》 仪式展演 民族关键符号 民间信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