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9月12~21日,团清流县委宣讲团走进13个乡镇,走进学校青年教师,走进创业青年,开展为期10天的宣讲活动,围绕团员青年在学习贯彻中遇到的热点问题和思想困惑,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宣讲。

  • 标签: 青年教师 学习 县委 清流 宣讲活动 思想困惑
  • 简介:河南省汝南县总工会吴予报道近日,河南省汝南县委召开"加强企事业党建工作带动工会建设述职评述会议",旨在建立健全通过招商引资落户该县的独资、合资、合作和外资各类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建企事业基层党组织,带动工会组织发挥"四项社会职能",推进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发展。

  • 标签: 党建工作 汝南县 述职 县委 评议会 基层党组织
  • 简介:8月初,团将乐县委对全县13个乡镇开展“乡村振兴”返乡青年创业基地调研。调研中,团县委一行对青年们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建议和指导。

  • 标签: 青年创业 调研 县委 返乡 乡村 艰苦奋斗
  • 简介:为进一步增强志愿者的使命感,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让他们用最饱满的精神和最优质的服务为省运会做出应有的贡献,9月21日,团屏南县委组织志愿者在屏南新一中体育馆开展第十六届省运会(青少部)拳击赛志愿者岗前培训会。

  • 标签: 县委组织 志愿者 岗前培训 省运会 使命感 培训会
  • 简介:8月1日,团永定区委举办“困难儿童走进团区委”机关开放日。活动邀请了全区12名困难儿童参加。此次活动以“一对一”关爱模式进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全程陪伴下体验在团区委办公。参观爱心助孤室和科技馆,做手工、玩游戏、包饺子,孩子们在相互交流中感受快乐,培养进取心。

  • 标签: 区委 儿童 开放 机关 龙岩 “一对一”
  • 简介: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战略转变的关键。中共中央在国民党孤注一掷的强势进攻面前,没有能够粉碎敌人占领延安的计划,因此变被动为主动而撤离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决定中共中央在陕北转战而不东渡黄河,这一重大决定不仅鼓舞了陕甘宁边区的军心和民心,而且把胡宗南的几十万精锐部队吸引在陕北,为其他战场减轻了压力,也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保卫延安 撤离延安 转战陕北
  • 简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19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19次大会中,六大与七大之间相隔了17年之久。是什么原因让七大迟迟不能召开呢?七大会期几度推迟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了要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此时苏区正进行第一次反"围剿"。此后残酷的反"围剿"一直持续不断,之后红军又开始长征,党中央时时处于危险之中。

  • 标签: 中共七大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经历 六届四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 1931年
  • 简介:推进中共历史学体系的学术化、科学化进程,必然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中共纪念史研究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回应,中共纪念史研究体现了中共党史研究学术演进的内在逻辑,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中共纪念史研究中,加强记忆史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建构,将有助于拓展中共纪念史研究学术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 标签: 中共纪念史 历史记忆 研究方法
  • 简介:近年来,团德化县委主动对接融人统筹城乡试点改革,在浔中镇城东工业园区探索创建“一核引领,五轮驱动,六联六促”的园区团建工作体系,围绕“组织-服务-吸引-发挥”的目标。以城东工业园区团工委为引领。在网格管理,企业管理、流动管理,网络管理、社区管理五个方面下功大。通过联用阵地、联开会议、联享信息、联合培训、联办活动、联解问题六个机制,努力破除“四缺”,破解城镇产业园区团建乏力等难题,扩大团组织的服务覆盖面。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团员青年加入到团组织中来。推动园区团建工作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 标签: 产业园区 团建工作 县委 德化 城镇 企业管理
  • 简介:天津市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是中共中央北方局1936年春至1937年2月的办公地点,也是刘少奇任北方局书记期间居住过的地方。1936年春,为贯彻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决定的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刘少奇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来天津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刘少奇抵达天津以后,先是以茶叶商人的身份住进日租界的北洋饭店。

  • 标签: 刘少奇 北方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简介:我刊2017年第10期发表“地域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的学术笔谈后,引起了党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世纪以来党史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形态之一,如何在继续鼓励和保持地域史研究之蓬勃发展的同时,及时发现和纠正地域史研究出现的不足与问题,加强地域史研究自身的理论建构能力,既是党史研究专门学术刊物的职责所在,也需要整个党史学界的集体参与和自我反思。鉴于此,我刊约请相关专家学者继续就中共地域史研究的概念内涵、学科属性、前提预设、学术理念和研究领域等展开理论探讨与学术反思。本期推出几位学者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我刊今后还将继续鼓励并加强该问题的理论研讨,期望广大党史研究者积极参与。

  • 标签: 中共历史学 地域 党史研究 学术刊物 自我反思 专家学者
  • 简介:7月16日,团安溪县委与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团委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团安溪县委举行。团安溪县委和新华都商学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长期合作”的共建原则,共同签署“校地团委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 标签: 闽江学院 框架协议 商学院 县委 安溪 团委
  • 简介:中共'一大'为什么会在上海举行?根本原因在于,上海是当时中国工人阶级大本营、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基地。但当时的上海由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大区域构成,中共'一大'为何偏偏选在法租界举行?这就需要作专门考察了。事实上,中共'一大'选在上海法租界举行,是存在某种必然性的。

  • 标签: 法租界 公共租界 洋泾浜 中共“一大” 吴廷康
  • 简介:中共领导干部的管理之道可概括为“有效治理、有效选拔”。这个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政府决策官员由胜选政治家及其任命者充任,公务员保持中立的政治与行政两分制度,也不同于以科举选拔官员的中国古代传统。它是一种在承担实际治理责任的官员中逐级选拔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这个制度是中共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建立任期制、交流制和后备干部等制度逐渐形成并完善的。在这个制度下,领导干部尤其是当政一方的地方党政领导,需要保持适当时长的任期以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干部交流制度和后备干部制度体现了中共有效选拔领导干部所做的制度化努力。1993-2013年浙江县委书记的任期和晋升数据为上述理论提供了经验支持。

  • 标签: 有效治理 有效选拔 干部任期制 干部交流制 后备干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