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穿越两千年岁月从水的天堂而来儒衫已不再如往昔生辉在楚江岸边你消瘦的身影吟唱忧国忧民的诗歌

  • 标签: 屈原 忧国忧民 天堂 诗歌 吟唱
  • 简介:老伴儿:你好!你离开整整一年了,真的好想你。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就会翻开相册,看着咱俩在一起的照片,想起共同生活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说实话,咱俩认识时,我正谈着一个女友,后来我也告诉过你。但是见到你之后,我才真正相信了缘分,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 标签: 孩子 理想主义者 工程师 流浪汉
  • 简介:陈觉(1903-1928),原名陈炳祥,湖南醴陵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创建“社会问题研究社”,并主办《前进》周刊。1925年被派往苏联中山大学学习,与同学赵云霄结婚。

  • 标签: 遗书 妻子 中国共产党 社会问题 《前进》 大学学习
  • 简介:双亲大人膝下:在这里大概有一个相当的时间住吧!最近的工作情形,是分着两个方向进行,就是军队和民运。这当然是军队的工作要紧,但是民运方面虽然在军事上看起来比较是占次重的地位,而在这军民合作集中一切力量,来应付这第二期抗战对敌的反攻,以期达到抗战胜利,达到成功的目的。

  • 标签: 父母亲 抗战胜利 军队
  • 简介:近期,关于女权主义的各种讨论很多。这些讨论太复杂,不必人人插上一嘴。我总觉得,甭管什么主义,终极目的还是为了生活开心、快乐。一个女生生活在大都市中,如何找到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我提供以下八条“军规”。

  • 标签: 都市女性 军规 女权主义 终极目的 大都市 生活
  • 简介:地震了!我拼命地拉到灯绳,灯不亮,断电了,伸手不见五指地震发生的1月17日那天,我和平常一样读书很晚,到了凌晨才睡,睡得很浅。突然间,大地像被滚烫的水煮开了一样,翻出一股股恐怖的声潮,紧接着就是发了疯似地摇晃。地震了!我赶紧掀开被子,但怎么也站不起来,周围的一切都掉进了剧烈的、乃至于非要毁灭你不可的狂震当中。玻璃粉碎,大楼钢筋似被锯断的那种裂人心肺的金属摩擦声震耳

  • 标签: 神户市 消防车 神户地震 金属摩擦 高架桥 高压水枪
  • 简介:《弟子规》不光是写给孩子看的,也是给家长看的.所以家长也要成为独立而有爱的成人,按书上的内容去侍奉自己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兄弟、

  • 标签: 《弟子规》 家长 孩子
  • 简介:题记:2014年的鲁甸“8.03”地震,一般人只知道参与抢险救援者牺牲了两人,一个是武警战士谢樵,还有一个是鲁甸民爆公司的驾驶员梁龙洲。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水利水电十四局不仅是“穿刺”地震形成的最大的红石岩堰塞湖的唯一功臣,更不知道这个局有6位工人因此牺牲,至今,尚有4位工人的遗体没找到。

  • 标签: 堰塞湖 地震 穿刺 武警战士 水利水电 救援者
  • 简介:土耳其最近出版了一本叫《地震前兆》的书,由土耳其一所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乌鲁索伊和日本国立大阪大学教授池谷联手写成。书中记述了两人在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及1999年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地震之后,向灾民调查震前征兆的结果。两人采用面对面、电话及问卷的方式,向1711名神户灾民和450名马尔马拉灾民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两地灾民在地震来临前一天,

  • 标签: 灾民 面对面 土耳其 99年 方式 出版
  • 简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纪念。又逢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刊物《福建党史月刊》(包括前期的党史通讯)出版100期。编辑部要我写一篇短文,谈一点自己的感想。这个带考试性的题目,我不能交白卷。虽在病中,也要回答,主要是自思自问,很可能是片面性很大的,敬请读者、编者批评指教。在我党建党初期和中期,全国敌强我弱,到处白色恐怖,千百万共产党员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社会解

  • 标签: 建党初期 敌强我弱 职业革命家 革命根据地 革命政党 中国各族人民
  • 简介:2016年11月12日,笔者结束对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岛的访问,经日本东京回到北京,刚到家里就听到新西兰南岛发生了7.8级大地震。强震后当地发生多次余震,地震还引发海啸。法属波利尼西亚离新西兰不远,新西兰发生大地震,法属波利尼西亚难免也会山呼海啸,甚至地动山摇。笔者密切关注地震灾情,一些意想不到、闻所未闻、难以置信的情况使笔者感慨不已,由此引起了我连串的思考。

  • 标签: 地震思考 新西兰地震
  • 简介:前不久,有媒体发表了余秋雨对抗震救灾的“文化思索”。余秋雨说,他从电视画面“重新读解了中国人,重新读解了中华文明”,他肯定了抗震救灾,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读解”后提出的观点却有悖于广大公众的体认和共识,本文就几个问题提出拙见,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 标签: 地震 错解 误读 抗震救灾 电视画面 中华文明
  • 简介:  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界的抗震救灾行为已经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改观了国家的国际形象.政府表现出诸多品质,例如高效、透明和责任,社会体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巨大的凝聚力.但很显然,无论是国际声誉还是形象,都是中国人行为的结果,而非动机.这就是为什么当西方一些自以为仍然握有道德力量的媒体说中国政府在利用地震的机会来做国际公关的时侯,我们表露出了极大的愤慨.……

  • 标签: 中国凤凰涅槃 地震造就 造就中国凤凰
  • 简介:这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胡学华写给朱基总理的公开信,信中充满对国家的热爱和关心,对祖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了不少建议,有的可借鉴。此信摘登如下。亲爱的朱基总理:我,胡学华,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尤口乡,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一位...

  • 标签: 公务员 六合彩 个人所得 自主权下放 陪审团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简介:当生命受到威胁的瞬间,逃生是本能的反应。但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却与逃生本能相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别人的生命,对他人的爱超越了生死,在生死存亡的瞬间,闪耀着无比纯洁和崇高的人性光辉,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禁不住泪流满面……

  • 标签: 抗震救灾 唐山大地震 灾区 生命 四川省 救援人员
  • 简介:汶川地震中法治力量显现:生命权利至高无上、公共信息公开透明、公民意识不断强化……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中法治缺陷依然存在。"多难"其实并不能自动地"兴邦",唯有在多难之后,奋发向上,锐意改革,塑造法治理念下的公民社会,才是我们期待的愿景。

  • 标签: 汶川地震 法治 公民社会
  • 简介:一旦有一天,当你发现恋人失足后,你是毫不留情地道声再见?还是去帮助恋人走出泥潭?1995年,高中毕业的张晓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说媒相亲的人来了一打又一打,不是张晓丽不如意,就是父母不同意

  • 标签: 父母 服务员 乡长 宾馆 良种 万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