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冤假错案是古今中外司法实践中难以根除的一大顽症,纠正冤假错案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因此,纠正冤假错案的态度和力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人权保障的重要标尺。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纠正的冤假错案,相较之前有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转变司法理念,为纠正冤假错案奠定了思想基础;创新体制机制,为纠正冤假错案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制度建设,为纠正冤假错案提供了有力保障。司法改革的巨大进步,为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扎实基础。

  • 标签: 冤假错案 司法理念 体制机制 制度建设
  • 简介:刑事案件裁判是一个从生活事实到裁判事实的人为建构过程。从立案侦察到审查起诉再到审判完结.包括证据收集、选择、提交、认定以及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选择与适用,都离不开人的价值判断和逻辑证成.其中很多因素充满了不确定性,为冤案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冤假错案是被人为“建构”起来的,这个过程中,行政权对刑事裁判的介入如一把双刃剑,从已然查证的冤假错案来看,无不存在行政权的不当介入。

  • 标签: 行政权 生活事实 裁判事实 刑事裁判
  • 简介:1955年11月间,中央提出了农业17条。其中第13条是:“除四害,即在7年内基本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于是,各地展开了捕雀运动。在1956年10月举行的中国动物学会上,部分专家学者提出异议。实验生物学者朱洗引证了许多国外的情况:1774年普鲁士国王曾下令消灭麻雀。几年后麻雀被捉光了,

  • 标签: 麻雀 中国动物学会 实验生物学 消灭老鼠 除四害 《浙江日报》
  • 简介:一九七九年二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接到了一封要求为马寅初平反的群众来信,十分重视,当天就进行了研究,最后决定以一百五十九号来信摘要的形式,将信中要点摘录出来,送呈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参阅,二月十日,中央的一位负责同志在此件上批示:“请任穷同志阅批。”宋任穷是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他接到转来的此件,认为事关重大,立即派人调查了情况五月中旬的一天,新华社接到上级的指示,要派记者去采访马寅初先生,并要写出一篇包括他现在对人口理论问题看法的消息,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期间见报

  • 标签: 马寅初平反
  • 简介:1978年11月10日,北京京西宾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开幕。这次会议一直开到12月15日,长达36天,为12月18日紧接着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的陈再道上将虽不是中央委员,但作为“中央党政军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步入久...

  • 标签: 中央工作会议 反问题 事件真相 华国锋 中央文件 重大事件
  • 简介:潘汉年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隐蔽战线上有过很大的功劳。1955年4月,潘汉年主动向有关方面交代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曾被人挟持到南京会见汪精卫的经过。结果他被怀疑为“内奸”遭到逮捕。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潘汉年是“长期隐蔽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的内奸分子”,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文化大革命”中,潘汉年又被永远开除出党,改判无期徒刑,后被下放到湖南劳动改造。这是建国以来的一大错案,也是整个隐蔽战线的重大冤案。

  • 标签: 潘汉年 冤案 “文化大革命” 平反 陈云 抗日战争期间
  • 简介:潘汉年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人物,也是中共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导人。1955年春,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突然因“内奸”问题遭逮捕审查,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1982年,潘汉年冤案平反,在平反这起祸及整个隐蔽战线的重大冤案的过程中,陈云功不可没。

  • 标签: 陈云 潘汉年 中国共产党 平反工作 廖承志
  • 简介:高敬亭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建军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特别是在各根据地红军相继长征之后,他带着千余人的游击士兵们在鄂豫皖大剐山转战三年屡挫敌军大的围剿,并常年保持一千余人的成建制的兵力,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又率先与国民党议和并成为新四军成立的主力部队。在其1939年被冤杀后,案情在1977年给予平反

  • 标签: 高敬亭 游击战 新四军 冤案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认识到反腐倡廉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必须常抓不懈。要扫除“四风”危害,要破除特权思想,要积极采取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运用好巡视这把“利剑”、严明党的纪律等有效措施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 标签: 党的建设 习近平 反腐倡廉思想
  • 简介:刑事冤错案是刑事诉讼必然要承担的风险,那么如何更好地完善刑事冤错案的预防、发现、救济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修正的国家赔偿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然而我国的刑事赔偿制度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不可回避,如:死刑适用所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精神抚慰金规定过于原则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刑事冤错案赔偿制度的完善,文章立足于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 标签: 刑事冤错案 赔偿 法治化
  • 简介: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启动的甄别平反工作,是我党“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对“大跃进”以来多次“反右倾”运动中所犯扩大化错误的初步纠正,是国家全面调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国内政治生活的稳定乃至国民经济的恢复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本文拟对“大跃进”之后党的甄别平反工作作一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 标签: 平反工作 “大跃进” 中共中央 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 国民经济
  • 简介:改革开放以后,腐败现象开始不断在我国滋长蔓延。面对这一情况,邓小平及时准确地揭示了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科学地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国政治原因、思想要源和法制不健全等原因。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还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和办法:依靠法制进行反腐败抓大案要案的查处;民主监督防治腐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人民群众的表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 标签: 邓小平 法制 民主 反腐倡廉思想
  • 简介: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社会承认的庇护基本人权的一项准则,是法治国家广泛认同并确认的刑事诉讼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础。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人权的保障和司法公正的维护,许多国家为了凸显无罪推定这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宪法的条文中去。作为许多国家保障个人权利和维护法治原则的重要手段的无罪推定原则,具有重要法律价值和社会意义。

  • 标签: 无罪推定原则 防范 冤假错案
  • 简介:司法领域中的错案,是指在适用法律或事实认定和程序适用方面存在错误,但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决。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精神,笔者认为错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标签: 发生机制 错案 控制 危害 司法领域 事实认定
  • 简介:我国法院系统内部现行的错案追究制度,试行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是,从近些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同时还引发了其他的一些弊端,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因而,替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更显急迫。

  • 标签: 错案追究制 负面效应 替代制度
  • 简介:错案追究制实施以来,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经常将错案追究与司法赔偿、国家赔偿等概念混为一谈,形成了诸多理论误区和错误做法。司法赔偿与错案追究虽存在一定联系,但在原因行为、法律关系主体、行为人主观状态、责任的承担者与承担形式等多方面均有区别。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破除错误认识,保证司法侵权行为受害人获得司法赔偿。

  • 标签: 司法赔偿 错案追究 关系
  • 简介:新时期邓小平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形成了丰富的反腐倡廉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要清醒认识到反腐败的长期性;二是反腐倡廉的价值和功能,即能够提高党的软实力;三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路径,即反腐倡廉需要坚持艰苦奋斗传统,反腐倡廉建设需要靠法制,也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发挥群众的参与作用。当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

  • 标签: 邓小平 反腐倡廉 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