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与群众利益实现互为前提和条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群众利益的有效工具,群众利益实现是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群众利益实现机理呈现主要在于价值机理、政策机理、参与机理、均衡机理、补偿机理.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群众利益实现路径选择: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国家治理原则、推进群众利益实现的多重政策保障、提高群众利益实现的组织化程度、完善群众利益实现的多元治理结构、加快群众利益实现的政府职能优化进程.

  • 标签: 国家治理 治理现代化 群众利益至上 均衡机理 多元主体 利益补偿
  • 简介:农村集体统一经营与个体家庭经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经营形式。它们究竟是领导人头脑的产物,还是外部嵌入的?本文认为:这两种经营方式都有其内在的根基,是有根之木,即是在中国的自然—社会—历史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而这一根基又体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点。正是南北区域造成的村庄微观基础和主客观互动机理的差异,使得集体经营率先在北方发生且至今还有较大影响;而家庭经营则率先在南方发生且在全国长期延续。在农村发展中,国家决策要追求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差异性,因地制宜。因此,要深度认识中国这一超大国家各个区域的"地"性。

  • 标签: 区域社会 集体经营 家庭经营
  • 简介:“以罚代管”中的复式法律行为结构是责令改正不作为与行政罚款作为之间的榫卯。“违法过剩”下责令改正作为的高昂制度成本与义务缺位下责令改正不作为的低廉制度成本共同促使执法者选择后者。分税制下地方财政收入的相对窘迫、行政分包制下地方公共事务的承包责任、“晋升锦标赛”制下地方行政官员对CDP增长的注意力聚焦等约束条件决定了罚款收入成为执法经费的主要来源,同时罚款行为也能作为执法者发出的合作信号,这些制度收益诱导执法者选择罚款的作为。“以罚代管”作为一种执法的博弈均衡状态,其中形成的权利(权力)义务结构与成文法律规范明定的权利(权力)义务结构发生错位,在极端情况下会迫使违法者通过“身体维权”的方式寻求救济。

  • 标签: 以罚代管 行政执法 执法方式 制度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