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土耳其总统多安日前取得了他从政以来第44个荣誉博士学位,却被指没有真正的大学学位。官方简历称,多安1981年自伊斯坦布尔马尔马拉大学的经济和商学院毕业。但马尔马拉大学的网站上显示,该校当时并没有这个学院。多安的学位问题在土耳其网络上成为热点。

  • 标签: 埃尔多安 博士学位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商学院 大学
  • 简介:路易·艾黎(简称艾黎),新西兰人,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一个农村家庭,1927年4月21日到达上海。从此,他的命运与中国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身体力行倡导工业合作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战前,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由于日本的入侵,集中沿海的很多工业毁于战火。

  • 标签: 路易·艾黎 工业合作社 工合运动 山丹培黎学校 合作运动 新西兰
  • 简介:“士贤、贤圣、圣天”是新儒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所提出来的命题,一直为宋以来的中国士人所钟爱,“圣”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经世治国的人生格言,在以德治国的今天,重新审视这一曾影响中国学人数百年的思想,对于我们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促进个人的德性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希贤 希圣 希天 周敦颐 修养论
  • 简介:在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上,有一些外国友人被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所吸引,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献出毕生精力乃至生命。其中,新西兰的路易·艾黎是中国人民最为熟知的国际友人之一。1927年4月,即将三十而立的他来到中国,之后倡导工合运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新中国诞生后,艾黎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用一生书写了对中国的热爱。1987年12月27日,享年90岁高龄的艾黎在北京溘然长逝。

  • 标签: 新西兰 中国革命和建设 书写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国情 中国抗日战争
  • 简介:"工合"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简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和埃德加·斯诺(美籍)等倡导下,国内爱国人士宋庆龄、胡愈之、沙千里、陈翰笙、王炳南、吴去非、卢广绵等响应支持下组织创办的。对于创办"工合"的目的,艾黎明确地说:"是在中国城镇和农村,建立一条抗战时期的经济阵线,使受战争祸害影响从沦陷区转移来后方的农民和工人,发扬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

  • 标签: 艾黎 合作协会 福建长汀 中国工业 埃德加·斯诺 中国城镇
  • 简介:毛·波威兹回忆起第一次来到天津时的情景-那是1980年,当时他从北京到塘沽总共用了10个小时,从北京坐火车到天津后,还要坐着小车在颠簸的路上开好一阵子。

  • 标签: 天津 复合材料 总经理 公司 有限 北京
  • 简介:濂,滇西抗战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也为他抗战时期的最高任职。先后参加过淞沪抗战、凇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滇西反攻作战。滇西,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后期最重要的国际通道、陪都重庆的西南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 标签: 滇西抗战 宋希濂 中国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 国民革命军 南京保卫战
  • 简介:泉(1888—1988),出生于福建厦门,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新中国侨务工作主要领导人之一。生前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侨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侨联主席、名誉主席,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以及华侨大学董事长等重要职务。他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岁月中,以华侨事业的发展壮大,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祖国的昌盛统一为己任。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 标签: 爱国华侨 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名誉会长 社会活动家 侨务工作
  • 简介:在《耶路撒冷的艾曼》一书中,阿伦特以“恶的平庸性”来刻画艾曼及他所代表的极权主义恶行,认为艾曼作恶是出于“无思”。这一论断不仅与耶路撒冷法庭控辩双方发生冲突,而且与传统对恶的理解发生抵牾,引起了巨大争议。通过对“恶的平庸性”及相关争议的澄清,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阿伦特的本意。

  • 标签: 自由意志 恶的平庸性 无思
  • 简介:在沈阳北部市区,自新乐、北陵公园沿北运河逶迤东下,有一座巍峨古塔,俗称北;塔下寺庙一座,名曰法轮寺。北法轮寺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寺内有碑林,天王塑像,绘有菩萨、金刚的密宗壁画。凡来此观光的游客,无不拍手称奇,想不到沈城

  • 标签: 散文 地方风物 沈阳 北塔法轮寺
  • 简介:路易·艾黎与马海德,这两个外国人的名字,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严格地说,他们是外国血统的中国人,他们俩半个多世纪结下的友情已超出了血缘的关系。他们为旧中国的灭亡尽了一臂之力;又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上海相识1934年,上海。来自新西兰的路易·艾黎与来自美国的乔治·海德姆(马海德的原名)相识了。当时,艾黎37岁,公开身份是上海公共租界督察,他在上海已呆了5年,熟知各方面的情况,并有各界的中国朋友。

  • 标签: 艾黎 中国朋友 公共租界 纸灯笼 伤痕累累 解放事业
  • 简介:“你的老板最近让你做什么?”问这句话的人不是打工仔,而是某高校的一位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而非老师,这是当前各高校研究生们为导师打工的真实写照。

  • 标签: “老板” “象牙塔” 高校 打工仔 研究生 导师
  • 简介:1903年2月10日,宛俨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宛大屋的一个小地主家庭。他从小聪颖过人,在县立高小上学时,成绩非常优秀。14岁时,宛俨考入武昌启黄中学,不久任学生会主席。在这里,他认识了吴致民、梅电龙、李子芬等进步青年,并结为知己。他们经常一起聆听恽代英等革命家的讲演,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考并讨论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在宛俨看来,当前的这些社会问题并不是四书五经所能解决的,在新思想的熏陶下,他决心努力寻求革命真理。

  • 标签: 革命斗争 《新青年》 社会问题 黄梅县 湖北省 学生会
  • 简介:"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辉煌的事业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长征某型火箭运抵海南文昌、长征某型火箭开始卸载、海南文昌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几天,关于长征某型火箭的消息不断在央视、报纸、

  • 标签: 发射任务 海南文昌 专业书籍 吃年夜饭 就这样 神舟号飞船
  • 简介:·卡特赖特对科学理论进行了实践性的阐发,其科学哲学彰显着自然主义的路径。她反对基础主义的科学观,支持局部实在论;主张科学模型是沟通科学理论和无序世界的中介,从而使科学理论具体化;更提倡运用律则机器与能力实践科学,为科学规律的形成和使用提供条件。

  • 标签: 南希·卡特赖特 基础主义 科学模型 律则机器
  • 简介:新疆“伊、事件”是指1962年4、5月份发生在伊犁、塔城的边境居民大规模的非法越境逃苏事件,这次事件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发生的原因:一是沙俄的历史影响;二是前苏联对伊犁经济、军事、文化渗透和控制;三是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驻伊犁领事馆和苏侨协会的直接簧划和参与:四是主观上我们对苏联霸权主义本质认识不够,放松了警惕,同时当时我们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基层组织工作比较落后。反思、总结“伊、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伊、塔事件”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现实意义
  • 简介:这天,丁丁做完了作业,晚饭后正和同学铃铃一起看电视。“轰!”外面一声巨响,不知什么东西落到了花园里,他俩急忙跑岀去。“呀,竟然是一艘小型宇航飞船!”丁丁惊讶地大喊。

  • 标签: 看电视 同学 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