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其主要与资本过剩积累相关。固定资本的上升和可变资本的下降导致有机构成的增长,从而促使利润率下降、失业率攀升、有效需求不足。文章还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进行了阐释,认为信息革命、货币革命、生态革命和人口革命极大地激化了系统矛盾及系统性危机,而目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即对金融赢利进行简单限制,并不能真正解决危机问题,应当采取替代方案促进资源的全球共享,将投资在金融领域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发展就业和公共服务领域。

  • 标签: 金融危机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利润率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左翼和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其中此次金融危机被称为全球资本主义第四次机体危机。此前的三次机体危机已经导致了资本积累或是法国调节学派所称的在调控模式制度下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型,它们都同时伴随着沿着民主化、去民主化和再民主化资本主义的政治形式转变,以及世界秩序的改变,后者包含激烈的国际紧张局势。

  • 标签: 全球经济危机 全球资本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 机体 左翼 民主化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著作《垄断资本》所引起的争论,试图为经济剩余概念及与之相关的积累理论提供一种更为透彻的解释,同时纠正20世纪70年代“回归马克思”的思想运动所导致的对巴兰和斯威齐分析的错误理解。作者回顾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研究的历程,分析了巴兰和斯威齐著作遗失章节的内容,明确了金融资本在《垄断资本》一书中的地位,指出了帝国主义在当代的延续性及其向金融垄断帝国主义转变的新动向,论述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倡导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并重构全面的批判,认为在资本主义现实与理性的革命性对抗中终究会走向社会主义。

  • 标签: 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 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金融化是指全球金融利益主导着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金融化是三个彼此不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共同推动了当代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弹性劳动机制的角度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风险最终仍将由劳动者承担。政府一方面放松金融管制,另一方面却通过弹性劳动机制加强对劳动力的管制。弹性劳动机制使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流入金融部门,如果没有弹性劳动机制,全球金融及其运行网络就无法维持。全球金融资本主义试图借助全球化和金融化发展壮大,而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过程中,必然衍生全球危机。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求一种有利于劳动者的劳动制度,以对抗金融化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 标签: 金融化 全球金融 劳动力市场 新自由主义 新帝国主义
  • 简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战略目标,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自身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求。提升人力资本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具体可分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职业教育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在继续教育方面,存在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