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谢昌逵先生是中国当代青年研究领域的著名前辈。他不仅是青年研究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组织者,也是一位成果丰硕的研究者。一定意义上讲,他的学术活动,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研究领域学术事业发展的缩影;他对中国青年研究的心路历程,乃是近30多年来中国青年研究学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日前,谢昌逵先生将他撰写的《我经历的青年研究》交由本刊发表。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本刊的信任,是本刊的荣幸。为此,本刊本期"阅读青年"栏目刊发谢昌逵先生的这篇文章,以为当代中国青年研究存照。

  • 标签: 青年研究 当代中国青年 青少年犯罪 学术活动 政治社会化 学术讨论会
  • 简介:我们是第二批的知青慰问团。我到吉林慰问团才30岁。我们当时和知青的感情是比较深的。知青上山下乡可以说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一场运动。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涉及千万个家庭。我是1975年下去的。那时候我们年轻,到农村和知青接触后,才懂得什么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青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的,我们也是怀着这样一种热情去看一看,想去了解一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底是怎么回事。

  • 标签: 慰问团 知青 经历 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 1975年
  • 简介:越南抗法战争的过程,我把它分为两个阶段来谈:第一个阶段是从越南抗法战争开始,到中国直接援助越南以前;第二个阶段是中国援助越南以后,这一时期越南抗战形势有了新的变化。

  • 标签: 出使 越南 阶段 援助 直接 形势
  • 简介:围绕老挝问题的国际斗争十分复杂。老挝是一个内陆山国,80%的国土是山地,以小农经济为主,生活方式类似于中国的西双版纳。它的民族属于泰老族系(广义地说包括泰国泰族、老挝族、中国壮族、西双版纳傣族、越南北部岱族和傣族、缅甸掸族、印度的阿萨姆

  • 标签: 越南 国际斗争 中国 胡志明 社会主义建设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简介:1950年9月,中共中央派往越南的中共联络代表罗贵波回京汇报。罗贵波向胡志明主席辞行时,胡志明再三表示希望他继续留在越南工作。罗贵波回到北京,刘少奇同他一起去见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毛泽东说,越方来电,胡志明希望你当他的顾问,尽快返回越南工作。你要做好在越南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由你来继续完成中越两党联系的任务,作为我党派出的第一位联络代表。

  • 标签: 越南 刘少奇 中国 政党政治 罗贵波 整党教育
  • 简介:心理矫正、家庭治疗介入少年司法审判,源于司法实践中相当多的少年犯实施犯罪源于心理问题,心理矫正、家庭治疗可以广泛适用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纠纷中涉少民事纠纷,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可以在庭前、庭中、庭后这三个不同的阶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穿插心理矫正与家庭治疗的内容。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专业支持,心理矫正工作的大规模推行还比较困难。

  • 标签: 少年审判 心理矫正 家庭治疗
  • 简介:对于作为人性教育的一环的“道德治愈”的讨论,必须以对“道德性”和心理或性格问题的关系的理解为前提。所以,本文首先考察心理学上的性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长处和短处,同时把最近流行的“意义治疗”当作道德治愈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有必要对儒家思想进行关注。儒学把很好地控制自己并且向道德本性回归作为最终目标,所以非常重视使人能以真实的自我去生活的修养方法。把儒家的修养论用现代的学术用语去表达,可以叫做哲学性治疗或心理咨询。实际上,儒学内部也曾在治疗的角度上解读修身,并且可以找到通过治愈学习者的内心实现恢复人的道德本性的事例。儒学中说的“心病”,其含义是和身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截然不同的,是把它理解为道德本性的丧失,并把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自我,并且恢复真实自我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本文中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讨论了“道德治愈”的可能性。

  • 标签: 道德教育 人性教育 儒学 心理治疗
  • 简介:结构家庭治疗方法是一种通过改变家庭动力与家庭组织并进而促进家庭中个人改变的治疗方法,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文主要研究了嘉定区高危社区青少年所处家庭的架构,尤其是其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介绍和分析了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方法开展小组工作的情况。

  • 标签: 社区青少年 结构家庭治疗法 家庭结构
  • 简介:少年刑事司法改革应当服从刑事审判工作全局,也要充分体现少年司法工作的特殊性和专门性。所以,在未成年人刑事和解过程中,应当秉承未成年人“优先保护、全面保护”的司法理念,建立并利用未成年当事人面对面和解对话会这一模式,在积极维护被害人的利益,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的同时,帮助未成年被告人(被害人)彻底回归社会,实现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目的和价值。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和解 对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