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不仅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主要行为者,而且在国际政治领域的角色和作用也日渐显露出来.跨国公司在公共外交领域的角色和作用不容忽视,具体而言,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个方面:政治动员、议程塑造和信息沟通。

  • 标签: 跨国公司 公共外交 功能 20世纪70年代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 简介:中共十九大于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吸引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这场盛会被国际舆论视为观察未来五年及更长时间内中国政策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境外媒体以更加理性、积极的态度客观报道五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创造的辉煌成就,关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未来擘画美好蓝图,期待中共十九对中国未来发展乃至国际

  • 标签: 全球媒体 关注中共 媒体高度
  • 简介:联合国是最普遍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从公共外交的定义入手,重新梳理公共外交的主体,可以把国际组织界定为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之一,并以联合国为案例,从工具、平台和主体个角度分析联合国的公共外交的作用.放眼权利政治时代的来临,全球治理和公共外交将互为依托,相互促进.

  • 标签: 公共外交 联合国 政府间国际组织 舞台 全球治理 政治时代
  • 简介: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目前,对此的研究和报道大多集中在日本的军事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特别是八年抗战上。如果引入公共外交的视角,我们发现,"抗战文化"的打造,能够更好地连接历史与当下,连接中国与世界。"抗战文化"是什么

  • 标签: 抗战文化 公共外交 八年抗战 军事侵略 抗日斗争 仁安羌大捷
  • 简介: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进行援助不仅充分体现“睦邻”的周边政策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还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种途径.中国对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为中国在这一地区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援助金额的增加、援助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当地民众更多地了解和接受中国的文化,改善中国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印象,但还需进一步改进援助的方式和技巧.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 中国 国家 “和谐世界” 持久和平 外交理念
  • 简介:公共外交能否达到预期甚至意外的效果?在民众中产生何样影响?回答这些问题,在今天这个传媒发达、民意主导的世界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艺术研究院的“世博与国家形象研究项目”就2010上海世博主要参展国家馆的公共外交目的、手段和效果开展了实证调研,对各国在世博会上的表现做出了科学的评价.

  • 标签: 上海世博会 公共外交 舞台 上海交通大学 艺术研究院 形象研究
  • 简介:中国怀疑论者又重新集结起来,认为中国很可能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牺牲品.但是,通过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来推断中国经济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是错误的.与西方已经形成的一种自相矛盾的战略观念不同,中国通过一种过渡框架体系的安排来解决她所要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约束的问题.此外,与西方被困在一个不和谐的政治困境不同,中国不仅承诺实现而且有财力来实现这个策略.

  • 标签: 中国经济 大理 世界 可持续发展 中等收入 政治困境
  • 简介: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外交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公共外交面临以下挑战:西方国家继续战略防范、牵制和遏制中国;国际舆论环境中“西强我弱”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国内社会问题易被反华敌对势力利用.为此,中国公共外交要执行好四项策略:提高公共外交的战略地位,充分整合公共外交资源;充实公共外交理论,传播和谐世界理念;重视运用网络外交等新型外交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进工作方法.

  • 标签: 公共外交 遏制中国 经济全球化趋势 国际舆论环境 和谐世界理念 人才队伍建设
  • 简介:周恩来总理通过穿缅甸服、步行走过中缅边境线等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动,不仅有效地展现了亲民性、弱功利性、灵活性的特点,而且也加深了与缅甸政府及领导人的关系,赢得了中缅边民的团结与互信,为中缅边界长久、稳定的和平与友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缅甸政府 周恩来 边境问题 外交活动 中缅边界 边境线
  • 简介:孔子学院是中国公共外交最醒目的一张名片,不仅通过汉语教学帮助世界了解中国,而且在鼓励世界求解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中国模式的文化基石,达到理解乃至认同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及中国制度的目标.成立短短十年来,孔子学院成功传播了传统中国形象,在接下来的“两个一百年”,将重点塑造现代中国、全球中国形象,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主题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向殊途同归方向转化.

  • 标签: 公共外交 孔子学院 文化内涵 中国形象 中国梦 汉语教学
  • 简介: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媒体外交是属于观念政治的一部分,也是价值观外交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府采用新闻管理的手段,促使媒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外交事务.通过对比媒体外交和价值观外交,分析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引导、中介和参与重角色,可以看到媒体事件营销在提升国家巧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媒体外交 三重角色 公共外交 价值观外交 新闻管理 外交事务
  • 简介:近年来,我国佛教界对外交流事业风生水起.无论是派遣代表团出国交流,举办国际佛教文化节,还是翻译佛教经典等,都是我国佛教界进行的有益尝试.其中,广东六祖寺方丈释愿法师是重要人物之一.本刊编辑部专访了释愿法师,希望中国佛教界对外交流所积累的成功经验能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领域的公共外交工作有所启发.

  • 标签: 佛教经典 法师 方丈 专访 信仰 对外交流
  • 简介:2017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日益紧张,东亚地区形势出现较大变化。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日本安倍政府安保政策'冒险性'的双重作用下,亚太地区围绕'一岛海'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即在朝鲜半岛'一岛'以及东海、南海、台海等'海',出现了局部接近热战的可能性与紧迫性。其本质在于,中国和美日之间的安全竞争显示出超越双边层面的外溢性特征,呈现出地区性乃至全球性影响。

  • 标签: 美日安全政策 朝核危机 “一岛三海”形势
  • 简介:“一带一路”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规划,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博大心胸和良好国际形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路径,也为少儿文化公共外交在一带一路发挥作用定下了基调。本文作者就此问题分享了自己长期在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从事少儿文化国际交流的心得和体会。

  • 标签: 一带少儿 少儿文化 文化外交
  • 简介:爱国主义教育要在正确宣传世情、国情和历史使命的基础上,真实宣讲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大国,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世纪梦.这样才能引导国民鼓起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之劲,克服浮躁的情绪,避免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

  •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 世情 国情 发展中大国 相互依存 中华民族
  • 简介:中国对美公共外交个典型案例(熊猫外交、孔子学院和歌剧《秦始皇》外交)表明,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特征是致力于打造超越意识形态和体制的“中国”,不仅以“增进友谊”为目的,而且着力塑造“中国是和平美丽的国家”的国际形象.

  • 标签: 公共外交 《秦始皇》 “中国” 孔子学院 典型案例 熊猫
  • 简介:《第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卢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一书,介绍了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本质内涵、形成历史、管理组织方式以及非营利机构如何参与公共政策和推动民间外交。该书论及的“民间外交”的内涵和由社会组织所承担的公共外交内涵大体相同。该书既可以深入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外交,又可以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非营利机构 民间外交 美国外交 公共外交 执行主体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