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几乎与世界所有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组织,都建立了伙伴关系。这种框架为中国营造一种良好的国际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外交中的伙伴关系一词,最早见于1995年12月4日,江泽民主席访问乌克兰与库奇马总统共同签署的联合

  • 标签: 中国 “伙伴关系” 外交关系 国家利益
  • 简介:外层空间已成为中国的战略新边疆,决策部门也急需一套系统而完备的外空安全与防务战略。本文着重阐述中国外空安全防务的战略目标,客观评估了影响外空战略目标实现的正向和负向约束因素,进而提出一个既符合中国外空安全与发展需求,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太空防务战略框架。从理念上看,中国外层空间防务战略需要从哲学上进行思考;从能力上看,要提升中国外空的防务技术;从软实力看,要提升掌握外空的制度性话语权;从形象上看,中国要进一步担负起外空的责任。

  • 标签: 外层空间 外空安全 防务战略 框架设计
  • 简介:欧洲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之处,也是"一带一路"路线体系的西端终点,欧盟方面的态度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欧盟决策共同体的三类主要行为体:欧盟最高决策层、欧洲智库和欧洲工商界,对"一带一路"战略做出了回应,按照其关注程度和回应频率的逐次增加,可将其认知与回应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欧盟最高决策层对该战略做出四次回应,表态渐趋明确。欧洲智库从五个层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和详细的评估。欧洲工商界也做出了回应。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欧盟的五项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有效对接的总体设想。

  • 标签: 欧盟 决策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 认知与回应
  • 简介:作为一部研究中国“丝路战略”软环境的著作,《丝路学研究》(时事出版社,2014年9月)一书重点研究了丝路辐射空间内的中国人文外交.从“新的视角”重审作为“文化线路”之一的丝路后发现,“丝绸之路”已衍化为“丝路辐射空间”,并从历史梳理、主要项目、反思与展望这三个方面论述中国人文外交,整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的项目.

  • 标签: 中国特色 外交 人文 阐释 塑形 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