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城市外交成为近年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亮点。2014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城市外交”,要求大力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工作,促进中外地方交流,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自此,城市外交的理念得以深化,各项制度举措得以充实,实践也更加丰富多样。总结中国城市外交的成就,对加强和改进今后的公共外交工作应有所启示。

  • 标签: 中国城市 制度实践 城市外交
  • 简介:在线环境公共外交通过有效克服地理空间上的物理隔阂、国界线的政治分割和纸质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时空瓶颈,空前地增大了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内组织、网民等在环境领域的互动能力与互动频次,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放大敏感环境议题,从而对一国、多国乃至全球环境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应当顺势而为,将在线环境公共外交作为维护自身利益、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线环境公共外交的内涵与功能在线环境公共外交是传统环境公共外交活动从线下场域向线上平台扩张

  • 标签: 中国战略 发展中国 在线环境
  • 简介:马木鲁克制度并不是仅仅出现于埃及的单一的历史现象,它深深根植于阿拉伯帝国尤其是阿拔斯王朝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中,同时与地区文明交汇往来的历史进程复杂交织.埃及马木鲁克统治与同时期阿拉伯帝国各个地区出现的马木鲁克政权统治有着相似的发生背景,又因埃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统治传统而与之相异.如果说马木鲁克制度在9世纪出现时仅仅是军事奴隶的引入和应用体系,那么到了13世纪马木鲁克势力在埃及的崛起则可看作马木鲁克制度向国家统治机制的成功转型.事实上,马木鲁克制度在阿拉伯帝国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当我们研究埃及马木鲁克制度的时候,更加关注的是埃及的马木鲁克群体和以之为主导的埃及政治统治模式.

  • 标签: 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贸易 马木鲁克制度 埃及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1954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向整个亚洲和全世界.21世纪初,中国提出的“合作共赢”新理念,将成为新环境下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初期 和平共处 世界大国 合作共赢 历史性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