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1991年3月27—29日,在万象召开了老挝人民革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来自各行各业的367名党员,代表全国6万余名党员出席了会议,中、苏、越、柬等国应邀派代表团参加了会议。老挝人民革命总书记凯山·丰威汉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和闭幕布词。会议听取了凯山·丰威汉所作的《政治报告》、乌东·卡蒂雅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坎赛·苏发努冯所作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报告》、艾·苏里雅中将所作的《关于国防防和治安工

  • 标签: 老挝人民革命党 苏发努冯 修改党章 主持会议 经济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制度
  • 简介:从历史和战略的角度来说.地中海地区横跨欧亚非,是三大洲交汇的要冲。其对欧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此.马库斯·汉指出“早在1992年,欧盟理事会就强调了‘发展与地中海国家全面关系的重要性”’,他进一步指出“欧盟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强调了马格里布地区和中东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地区的国家对欧盟而言‘具有安全与社会稳定方面的重大干系”’。

  • 标签: 巴塞罗那 欧盟理事会 地中海国家 评估 进程 地中海地区
  • 简介:2011年是世界极不寻常的一年,一些重大动向正在对世界形势的发展起着格外重要的影响。美国经济乏力、债务沉重,可能长时间陷于困境,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一旦被打破,必将冲击美国的世界霸权:欧盟在全球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打击下,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停滞;新兴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正在缩小.必将对国际秩序形成挑战,引发国际大变动;美国企图利用“阿拉伯之春”谋求扩大和巩固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结果导致中东乱局难有穷期;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提高.同时也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增加。

  • 标签: 国际形势 美国霸权 欧洲一体化 国际秩序 中东乱局 中国和平发展
  • 简介:曾经辉煌一时的俄罗斯共产,近几年来势力不断下降,甚至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在此情况下俄共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决定它命运的关键是能否与时俱进。

  • 标签: 俄罗斯共产党 俄罗斯政治 政党改革
  • 简介:共和“革命”与美国政局吴晋去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以来,美国政坛刮起了一股“金里奇旋风”──以现任众院议长金里奇为代表的共和极端保守派,以《美利坚契约》为纲领,在中期选举中获胜,一举夺得对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接着又乘胜追击,提出“彻底改造联邦政府...

  • 标签: 美国政坛 克林顿政府 总统候选人 里奇 第三党 乘胜追击
  • 简介:统一俄罗斯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政党,被称为“政权”。自从在2003年杜马选举中获胜后,该党把持杜马的控制权并凭借普京总统的支持,一步步向执政党迈进。作为俄国内的关键政治力量,国家的重要决定只有在该党的支持下才能得到实施。为谋求长久发展,近来该党内政治家提出建立本党思想体系,形成以“主权民主”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主权民主”思想是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符合普京执政时期政治体制的特点。

  • 标签: 统一俄罗斯党 主权民主 意识形态
  • 简介:苏联共产的前身是1898年3月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8年3月7大改名为俄国共产(布尔什维克)。1925年12月14大改为全苏联共产(布尔什维克)。1952年10月19大改为苏联共产。它迄今已有长达93年的历史。1991年'8·19'事件后,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向苏共发起全面进攻,以苏共领导人'参与政变'的理由停止苏共活动。在此情况下,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停止苏共在全苏境内活动。至此苏共处于完全解体状态。苏共之所以会有今天这个结局,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其中内因有历史上的,也有现实的。本文试将苏共自赫鲁晓夫时

  • 标签: 苏联共产党 苏共中央 激进民主派 苏联最高苏维埃 勃列日涅夫 持不同政见者
  • 简介:2016年7月的未遂政变是葛兰运动和正发关系彻底决裂的标志和政治权力斗争的顶峰。两者关系历史呈现戏剧性演变:最初面对参与政治的相似机遇与挑战。葛兰运动和正发分别选择社会伊斯兰和政治伊斯兰两条不同发展路径,此后因应对国家机构中根深蒂固的世俗势力的共同威胁而携手合作,世俗主义共同对手衰落后又因政治权力争夺反目成仇,最终正发确立了政治伊斯兰的霸权地位。葛兰运动与正发关系从结盟到决斗的历程.促进了土耳其社会的伊斯兰回潮以及政治秩序的伊斯兰化,实现伊斯兰运动内部发展的道路统一,同时突破了凯末尔主义者和世俗主义者坚守的“监护式民主”威权统治框架,推进土耳其政治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伊斯兰运动内部及其与世俗主义的权力争斗,将民主运行机制工具化,侵蚀了民主制度的法治基础,最终加剧土耳其伊斯兰民主模式危机。

  • 标签: 土耳其 葛兰运动 正发党 关系
  • 简介:2007年9月23至27日和9月30日至10月3日,英国工党和保守先后召开年会,将对英国政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英国工党 政局走向 年会 保守党
  • 简介:毛泽东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含义,第一次把实事求是上升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实事求是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创造性地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概括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中国共产自身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毛泽东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实事求是的
  • 简介:对时代的准确把握,是理解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亦是每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其发展道路作出正确战略和策略选择的必要前提.本文以越南为个案,试图分析越南共产党人在当今世界局势发生新的变动之后,是如何认识当今时代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越南国家应该具有的发展战略,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越南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国际环境 社会主义制度
  • 简介:近三年来马来西亚的政治发生很大的变化。构成国家政权基础的马来人,对本民族内部的政治多样化显得比较宽容了。事实上,从1990年大选的结果看,马来人已不再赋予执政党以在多种族体制内保护其利益的专利权。这些发展又影响到全国范围政治联盟的调整。过去33年中国家政治舞台上马来人政府与非马来人反对

  • 标签: 政治变化 政治联盟 伊斯兰党 民主行动党 国民阵线 持不同政见者
  • 简介:2005年2月泰国的大选结果引起了许多人关注,泰爱泰单独一个赢得了议会的绝对多数,第一次组成了一党政府,在泰国政坛第一次形成了一独大的局面。这是一种偶然现象吗?一独大制能在泰国巩固下来吗?它对泰国的社会发展究竟起什么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泰国 政党制度 过渡
  • 简介:<正>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从此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治统印度近二百年的历史,印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印共与国大党的关系,印共对国大党的评价和策略,与独立运动时期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独立前英国殖民主义者是印度最主要敌人,争取民族独立、赶走英国帝国主义是国共两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两彼此互为盟友彼此虽有许多矛盾但属于同一营垒内的非敌我性质矛盾。它们的矛盾不在于谁打倒谁,而在于谁是印度独立运动的旗手和领导者。由于共产本身力量弱小和路线政策上的偏

  • 标签: 国大党 印度政府 帝国主义 小资产阶级 共产党 民族资产阶级
  • 简介:素有“政坛常青树”之称的新加坡人民行动,自1959年执政以来,始终把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福利等民生事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近50年的执政实践中,改善民生的政策导向始终如一。让人民享受到看得见的利益和实惠,生活过得更美好,是人民行动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措施,不仅体现到执政党的政策和纲领上,而且在意识形态、干部教育、决策机制和政策输出等方面的工作,都凸显出改善民生的主题。这既是夯实其执政基础的“看家法宝”,也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带给他国执政党的启示。

  • 标签: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执政 民生
  • 简介:巴勃罗·伊格莱西亚斯(PabloIglesias),现年38岁,是西班牙学者与政治家、我们可以党领导人。生于左翼思想之家的伊格莱西亚斯,其政策主张可总结为平等化和民主化两大特点,在西班牙内政上主张改革现行政治体制,反对腐败,政策制定更多反映民众诉求;经济上力推公平和福利,反对财政紧缩;对外关系上攻击外国政治精英,团结各国左翼人士,主张欧盟向民主化方向改革。

  • 标签: 西班牙 西亚 总书记 政策主张 左翼思想 政治体制
  • 简介:从历史的缘起看,民主集中制有多个版本。其中列宁版的布尔什维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从集中制中分化出来的,是个分析命题。而孟什维克更钟情于民主制,它所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个综合命题。列宁是在吸收包括孟什维克在内的批评者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将集中制改为民主集中制的。可见,布尔什维克民主集中制思想中的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绝非平行的并列关系,民主是对集中的限定和保障,集中制才是其主体和核心内容。

  • 标签: 布尔什维克党 民主集中制 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