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今年8月22日是伟人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曾经提倡"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并树立了"古为今用"的榜样.历史证明,邓小平不仅是"洋为中用"的典范,而且以其远见卓识影响世界,创造了"中为洋用"的业绩.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 世界战略 国际关系
  • 简介:小平把主权视为国家的生命,强调主权问题没有回旋的余地,是不可以讨论的。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要进行有理有节、沉着冷静的斗争,对复杂的主权问题,要把坚定的原则性和解决途径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国力是国家主权的基石,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和世界和平环境。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是中国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全人类负责

  • 标签: 邓小平 国家主权 霸权 稳定 发展
  • 简介:关于反腐倡廉,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国情皆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论述。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必将指导我国反腐实践向纵深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的政治发展。

  • 标签: 邓小平 反腐倡廉 战略思想 权力 监督 政治民主化
  • 简介:小平教育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理论指南。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内涵进行了论述:教育是实现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事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要用“三个面向”指导教育改革;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发展教育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加快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抓紧抓好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坚持德育首位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等。

  • 标签: 邓小平教育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指南 邓小平同志 教育体制 教育工作
  • 简介:系统研究深入领会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柳瑟青三、关于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一邓小平同志坚持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属于第三世界"的战略方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同所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近邻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现在属于第三世界,将...

  • 标签: 邓小平外交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同志 中美关系 系统研究 第三世界国家
  • 简介:1983年3月,广西上思县文物征集小组在该县平福乡那明村附近的东坤山,永福父以来的墓地,发现了六块清朝光绪皇帝和越南国王阮福(王时)赠给以来的诰封碑。这六块碑,现陈列在钦州市博物馆(该馆设在永福故居三宣堂内)。笔者去年3月

  • 标签: 刘以 永福 刘永福故居 嗣德 上思县 文物征集
  • 简介:小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三次思想大解放则是贯穿这三个阶段的一条主线。第一次思想解放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开始,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第二次思想解放从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开始,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从1997年召开中共十五大开始,突破了“公”和“私”的束缚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 三个有利于 生产力 市场经济 公有制
  • 简介:子政,原名恭煌,1931年农历2月初二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闽清县是福建省的侨乡之一,早在本世纪初,著名华侨黄乃裳就曾组织了大批闽清移民前往砂捞越开垦荒地,建设城镇,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胼手胝足,流血流汗,把荒烟千里的砂捞越建设成为今日的繁荣。子政先生年幼时,于1936年随家人移居砂捞越,并在那里受过教育,1952年12月毕业于砂捞越诗巫卫理高级中学,1953年3月至1960年4月,在诗巫中正中学担任文史地教员。后来改从商,现经营木材生意,并参加马来西亚国籍。

  • 标签: 刘子政 刘恭 马来西亚华人 闽清县 荒烟 开垦荒地
  • 简介: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又以新的视野强调一些,调整一些,否定一些。他强调的是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调整的是: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之后加上“为主体”;否定的是:计划经济,从而在更高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标签: 社会主义本质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 简介:这些年来,政林最感到自豪的不是东亚科技每年营收成长以及毛利率的数字,而是在这十几年间,东亚科技高层主管干部的流动率是"零".

  • 标签: 东亚 科技 高层主管 流动率 毛利率 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