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国家权力的实质性内容及其表现是对重要自然地理空间的控制。随着科技的进步,太空成为人类新的地缘空间,空间技术成为21世纪的权力政治。自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紧随其后,美苏两国掀起太空争夺战,世界两极格局也扩大到太空。冷战后,国际地缘政治背景发生深刻变化,太空格局也从冷战时代的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化格局。走向太空的国家越来越多,太空探索呈现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而各国在太空展开的博弈,实际上是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在太空领域的延伸。

  • 标签: 太空 地缘政治 权力政治
  • 简介:本文从2010年4月奥巴马在“21世纪太空探索”会议上的讲话、同年6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太空政策》及2011年1月出台的《国家安全太空战略》三份文件出发,结合美国太空政策实践,对奥巴马太空“新政”进行了深入剖析。作者认为,与小布什单边主义进攻性太空政策不同,奥巴马政府追求一种更加现实、更加“平衡”的太空政策。不过,奥巴马太空“新政”虽然在方式、语气上不那么好战,但确保美国太空优势和领导地位的内核并无改变。

  • 标签: 美国 奥巴马 太空政策
  • 简介:近年来,日本利用国际太空竞争格局的调整,通过太空领域的官民协同和国际合作,积极促进其太空战略的转型与发展,迅速推进其太空战略的军事化、综合安全化、官民协同化和国际合作化。本文在介绍日本太空战略发展新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积极推进太空战略的动因,以及日本太空战略未来走向。

  • 标签: 太空战略 日本 国际合作 竞争格局 协同化 军事化
  • 简介:自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发利用太空以来,太空威慑作为美国与苏联战略博弈的手段之一就已经出现。冷战时期,太空能力的进步先是作为美国政治和技术实力的标志成为国家整体威慑战略的一部分,其后又与核威慑紧密结合,在美苏“相互确保摧毁”和“相互确保生存”的威慑态势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太空威慑 威慑战略 美国政治 演进 历史 开发利用
  • 简介:随着军事航天技术迅速发展,太空军事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太空军事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导弹和反导弹系统的矛盾较量和卫星与反卫星武器的矛盾较量.这两对矛盾不断激化而且相互交错,构成了未来发生“太空战争”的主要物质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导弹与反导弹系统的矛盾斗争就已开始,特别是在60年代中期,美苏展开了旨在“确保相互摧毁”的以洲际核弹道导弹为中心的军备竞赛.为了应对进攻性洲际弹道核导弹的发展,美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开始研制和部署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导弹与反导弹系统的矛盾较量从冷战时期-直延续下来,直至2017年“萨德”入韩在相关大国间引起激烈争端.1957年苏联发射第-颗人造卫星后,美苏迅速开始研制和发射军事卫星,卫星与反卫星武器的矛盾斗争也随之开始.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的军事卫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致这场战争被称为“最初的太空战争”.太空是在新科技革命强力驱动下发生深刻变化的国际安全战略新空间、新领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关乎国家安全顶层设计的太空军事战略课题.

  • 标签: 航天技术 导弹与反导弹系统 卫星与反卫星武器 太空军事化 太空战争
  • 简介:威望作为国际政治的重要资源,包含平等诉求、荣誉渴望与位势追求等三个递增层级,是国家目标的精神维度。威望追求是体系内行为体的常见现象,大国的太空战略及博弈体现较为显著。近年来,印度太空事业发展迅速,其中就有着深刻的威望动机刺激。具体来说,印度大力推进太空开发及积极参与太空国际治理,以展示自己在体系中独立自主地位与参与世界事务的平等权利,并显扬本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以增强国家的荣誉与名望,最终极目标是促成大国地位的形塑与大国身份的被承认。可以说,威望是理解印度太空事业发展的深层视角,是洞悉印度国家大战略的独特路径。

  • 标签: 印度 太空事业 威望 平等 荣誉 位势